葉瓊
摘要:任務型教學法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完成由英語教師布置的循序漸進、由易入難且符合其認知發(fā)展水平的任務,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增加學生與教師間的交流溝通,最終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和學習興趣。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很好地適用于現(xiàn)在的初中英語課堂,任務型教學法的優(yōu)勢要求初中英語教師在正確掌握這種教學方法情況下,能夠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熟練地使用這種教學方法。
關鍵詞:任務型教學法;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任務型教學法是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強調讓學生在“做中學”。學生在教師的帶領和指導下,通過完成由教師設計的具有真實性、開放性的教學任務來學習知識、完成學習目標。
一、任務型教學法的應用原則
(一)真實性原則
該原則是指教師在設計英語教學任務時,與任務相關的閱讀材料最好源自真實生活,并且設計的教學活動最好貼近學生的真實生活,這樣學生可以積極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進行閱讀分析,并且可以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真實存在的問題。
(二)功能原則
該原則是在真實性原則基礎上的再發(fā)展。功能原則指出了語言形式與功能間的關系,讓學生在英語閱讀中體會語言形式和功能的關系,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連貫性原則
該原則是指教師在運用任務型教學法進行閱讀教學時,應確保設置的閱讀問題符合教學和邏輯上的連貫性,這樣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閱讀的框架。任務型教學法是通過完成一系列相互關聯(lián)且目標統(tǒng)一的任務來達到教學目標。
(四)可操作性原則
該原則是指教師在設計閱讀任務時應確保任務的可行性,而不應該一味追求閱讀任務的數量和難度。教師應在初中生閱讀能力范圍內設置閱讀任務。
(五)實用性原則
該原則是指教師在設置閱讀任務時應該注重任務效果,而不應該只重視形式。任務不是為設計而設計的,而應該是為教學服務的。
(六)趣味性原則
該原則是指教師在設置閱讀任務時應注重任務的趣味性,設置種類多樣的閱讀任務。多樣的教學任務可以使學生積極投入課堂之中,提高課堂的活躍性。
二、任務型教學法在初中英語閱讀課中的應用
(一)標題
以八年級上冊Unit7“Will People Have Robots”為例,首先,教師向學生展示不同的機器人照片,并且詢問學生是否了解有關機器人的知識。其次,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來討論機器人的長相和機器人的功能。最后,鼓勵學生展示經小組討論后的成果。第二,詢問學生是否想擁有自己的機器人,并且讓學生通過閱讀文章題目來猜測文章內容。第一階段的導入是任務教學的準備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吸引學生的興趣。因此在上課伊始向學生展示機器人的照片,讓學生以組為單位討論機器人的模樣和用途,并詢問學生是否想擁有自己的機器人。該任務的設計體現(xiàn)了任務型教學法中的“趣味性原則”,以學生對機器人的興趣為切入點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閱讀
1.快速閱讀
任務:要求學生閱讀文章后,總結每個段落的大意。對學生來說,是否能通過快速閱讀文章概括出文章主旨大意和每段大意是檢驗學生閱讀能力的一項重要指標。該環(huán)節(jié)主要考查學生在快速閱讀的過程中,通過概括每段文字大意來回答教師提出的中心問題的能力,有助于訓練學生快速閱讀的能力。
2.仔細閱讀
任務1:要求學生聽一遍這篇文章的錄音,并且注意錄音中的正確發(fā)音。學生在聽錄音的過程中,圈畫出每段的中心句。對學生來說,閱讀和聽力都是重要能力。該環(huán)節(jié)首先讓學生聽這篇文章的錄音,學生在聽的過程中需要畫出每一段的中心句,這同時鍛煉了學生聽的能力和讀的能力。
任務2:要求學生完成表格。What can robots do now?What will robots be able to do in the future?該環(huán)節(jié)是對上一個環(huán)節(jié)學生完成情況的檢驗,學生在完成這個表格后可以清楚地了解機器人現(xiàn)在可以做的事情和未來能做的事情,并且可以通過這個表格將文章進行復述,為下面的學習作鋪墊。
任務3:要求學生再次聽錄音,并且正確地完成句子填空。Robots can_________in factories.They can do_____jobs many times and never get bored.Some robots can________and________.細節(jié)理解題是初中英語閱讀理解中常見的一種題型。該環(huán)節(jié)主要是訓練學生尋找細節(jié)信息的能力,學生需要在排除文章中干擾信息的情況下,總結出正確形式的答案并完成句子中的空缺。要求學生在小組活動中說出他們心目中最好的機器人并陳述原因。
3.讀后
任務:假如你是個機器人,請向我們做個自我介紹。該環(huán)節(jié)符合任務型教學法中“做中學”的原則。學生在“機器人”這個身份下進行自我介紹,加深了本節(jié)課的學習。在未來的生活中如果遇到有關機器人的問題,學生也可以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
4.作業(yè)
任務:學生們進行小組活動,對其他種類的機器人進行調查研究,并且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每人寫一篇小短文。該環(huán)節(jié)屬于任務型教學的任務后階段。該環(huán)節(jié)首先要求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對其他種類的機器人進行調查研究,加強了學生之間相互合作溝通的意識。其次,學生寫一篇短文有效地把從課堂上輸入的知識轉換為語言的輸出。教師在批改完學生的作業(yè)后,應該幫助學生分析任務的執(zhí)行情況,對學生知識的輸入與輸出進行評價。
三、結語
任務型教學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以教師布置的一系列任務為主線,以積極參與課堂的學生為主體,以教師對學生的輔導為輔,使課堂更具趣味性、動態(tài)性。在英語課堂上,教師布置的任務與閱讀活動相互結合,使英語課堂呈現(xiàn)出整體性。在運用任務型教學法開展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時,教師設計的任務常常需要學生之間互相合作、交流討論,這樣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在學習積極性。
參考文獻:
[1]魯子問.任務型教學的課堂教學程序探討[M].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2002(2):12-13.
[2]王薔.英語教學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