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浩東 張子東 蘇慧琳 李雨昕 匡海學 王秋紅
中圖分類號 R283;R28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1-0408(2021)17-2159-05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1.17.19
摘 要 目的:了解炮制對知母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的影響,為知母飲片的深入開發(fā)利用提供參考。方法:以“知母”“炮制工藝”“化學成分”“藥理作用”“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ge.”“processing procedure”“chemical constituent”“pharmacological action”等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維普網、PubMed等數據庫中組合查詢1999年6月-2020年12月發(fā)表的相關文獻,將知母的現代炮制工藝及炮制對知母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的影響進行整理與總結。結果與結論:目前知母主要的炮制工藝有鹽炙、酒炙、炒制。知母經鹽炙后,多種單體皂苷、芒果苷和多糖類成分含量均升高;經酒炙后,知母皂苷Ⅰ、知母皂苷AⅢ、芒果苷、新芒果苷、異芒果苷和多糖類成分含量均升高;經炒制后,菝葜皂苷元、知母皂苷Ⅰ、芒果苷和多糖類成分含量均升高。知母炮制后藥理作用的改變主要體現在降血糖、改善甲狀腺功能亢進、解熱、抗炎等方面。然而知母炮制后藥理作用的改變與化學成分之間的對應關系研究尚不深入,后續(xù)應將知母炮制后的化學成分變化規(guī)律與藥理作用之間的相關性作為研究重點,應用現代研究技術闡明知母炮制原理,著力探討知母炮制前后藥理作用改變的內在原因。
關鍵詞 知母;炮制工藝;化學成分;藥理作用
知母為百合科植物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ge.的干燥根莖,性寒,味苦、甘,歸肺、胃、腎、大腸經,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1]。知母首次記載于《神農本草經》,主消渴熱中、除邪氣、下水、補不足、益氣[2]。知母生品苦寒、清泄滑利,善于清肺、胃實熱,生津潤燥;鹽炙后可引藥下行,專于入腎,善于滋陰降火[2]。現階段,有關生知母的研究較為全面,而其炮制品的研究雖然在不斷地深入,但關于其炮制前后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變化的研究相對較少,難以歸納出其成分變化與藥理作用之間的規(guī)律。因此,筆者以“知母”“炮制工藝”“ 化學成分”“藥理作用”“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ge.”“processing procedure”“chemical constituent”“pharmacological action”等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維普網、PubMed等數據庫中組合查詢1999年6月-2020年12月發(fā)表的相關文獻,將知母的現代炮制工藝及炮制對知母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的影響進行整理與總結,為知母的深入開發(fā)利用提供參考。
1 知母炮制工藝研究概況
2020年版《中國藥典》中記載知母的制法為:除去雜質,洗凈,潤透,切厚片,干燥,去毛屑;鹽知母的制法為:取知母片,照鹽水炙法[2020年版《中國藥典》(四部)通則0213]炒干[1]。2020年版《吉林省中藥飲片炮制規(guī)范》中記載酒知母的制法為:取知母片,照酒炙法[2020年版《中國藥典》(四部)通則0213]炒干至切面顏色加深時取出[3]。2018年版《上海市中藥飲片炮制規(guī)范》中記載炒知母的制法為:取知母,照清炒法炒至微具焦斑,取出,放涼,篩去灰屑[4]。
1.1 鹽炙工藝
李習平等[5]以芒果苷的含量作為評價指標,以用鹽量、炒制溫度、炒制時間為參數,優(yōu)化鹽知母的炮制工藝,得到其最優(yōu)炮制工藝為:每100 g知母加2 g鹽,潤透,在160 ℃條件下炒制4 min。王曉婷等[6]以具有藥理活性的知母皂苷BⅡ、AⅢ和芒果苷含量作為評價指標,以用鹽量、炒制時間、炒炙溫度為考察因素,采用CCD響應面法優(yōu)化鹽知母的炮制工藝,得到其最優(yōu)炮制工藝為:每100 g知母加3 g鹽,在150 ℃條件下炒制12 min。馮倩茹等[7]以知母皂苷BⅡ、AⅢ和芒果苷含量作為評價指標,采用操作方便、控制穩(wěn)定的微波法優(yōu)化其炮制工藝,得到的最優(yōu)炮制方法為:每100 g知母加2 g鹽,悶潤40 min,以60%微波強度加熱2 min。
1.2 酒炙工藝
陳麗等[8]以知母皂苷BⅡ含量為指標,以炒制時間、悶潤時間和炒制溫度為考察因素,對知母酒炙工藝進行優(yōu)化。結果發(fā)現,炒制溫度對知母皂苷BⅡ的影響較大,炒制時間影響次之,悶潤時間的影響最小;所得最優(yōu)工藝為:每100 g知母加18 g 黃酒,拌勻,悶潤0.5 h,在80 ℃條件下炒制20 min。
2 知母炮制前后化學成分含量的變化
中藥在炮制過程中,其凈制、切制、火制與加輔料制均可影響中藥藥性和臨床療效[9]。知母生品主要用于肺、胃熱,以除煩渴;知母鹽炙品主要用于滋腎陰、滑腸、退虛熱。由此推測,知母炮制前后其藥理作用發(fā)生改變的原因可能與其主要化學成分的改變有關?;诖耍P者對知母炮制前后的皂苷類、黃酮類及多糖類成分含量的變化情況進行歸納總結。
2.1 皂苷類成分
皂苷類成分是知母中主要的藥效成分,知母根莖中皂苷含量為6%[10]。邵志愿等[11]采用高效液相色譜-蒸發(fā)光檢測器法(HPLC-ELSD)測定知母炮制前后皂苷類成分的含量。結果發(fā)現,鹽炙后,知母皂苷BⅡ含量降低,知母皂苷AⅢ含量升高;由此推測,知母炮制后部分知母皂苷BⅡ可能會轉化成知母皂苷AⅢ。黨小平等[12]同樣采用HPLC-ELSD法分析了知母鹽炙前后菝葜皂苷元的含量變化。結果發(fā)現,與知母生品比較,知母鹽炙品中菝葜皂苷元含量略高;由此推測,知母與輔料加熱過程中部分皂苷發(fā)生了分解,使得知母鹽炙后菝葜皂苷元含量水平更高。季德等[13]通過建立HPLC-串聯質譜法(HPLC-MS)分析知母炮制前后知母皂苷E1、BⅡ、BⅢ、Ⅰ、AⅡ、AⅢ含量的變化。結果發(fā)現,知母鹽炙后知母皂苷AⅡ、AⅢ含量變化不明顯,知母皂苷E1、BⅡ、Ⅰ含量降低,知母皂苷BⅢ含量升高;由此推測,知母皂苷E1、BⅡ、Ⅰ在炮制過程中可能會轉化成知母皂苷BⅢ。陳麗[14]采用HPLC法測定知母酒炙前后皂苷類成分的含量,結果發(fā)現,酒炙后知母皂苷BⅡ含量的下降水平和知母皂苷AⅢ含量的升高水平均為1%左右,由此推測兩者之間可能存在轉化關系。高慧等[15]采用HPLC法比較了知母炮制前后菝葜皂苷元的含量,結果發(fā)現,知母炒制、鹽炙后菝葜皂苷元的含量均有所升高。鄭威等[16]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譜(UPLC)-MS法測定生知母、鹽知母中知母皂苷AⅠ、AⅡ、 AⅢ、BⅡ、BⅢ、Ⅰ、Ⅰa的含量。結果發(fā)現,這7種知母皂苷的含量均升高;其中,知母皂苷 AⅢ、BⅡ、BⅢ、Ⅰ、Ⅰa 的含量升高顯著,分別增加了43.78%、38.77%、25.84%、28.21%、22.51%。閆麗等[17]采用HPLC -電霧式檢測器法(HPLC-CAD)比較了知母鹽炙前后知母皂苷AⅢ、BⅡ、BⅢ、E的含量變化,結果發(fā)現,知母皂苷AⅢ、BⅢ含量升高,知母皂苷E含量降低。Zhao等[18]探討了不同炮制方法對知母化學成分的影響,采用HPLC法對知母皂苷BⅢ、AⅢ、Ⅰ進行含量測定,結果發(fā)現,知母酒炙后知母皂苷Ⅰ含量增加,炒制后知母皂苷BⅢ含量降低。王曉婷[19]采用UPLC-MS法測定生知母和鹽知母中知母皂苷AⅢ、BⅢ的含量,結果發(fā)現,與生知母比較,鹽知母中知母皂苷AⅢ、BⅢ含量升高。上述知母炮制前后皂苷類成分的含量變化情況見表1。
2.2 黃酮類成分
知母中黃酮類成分是其發(fā)揮清熱和抗炎作用的物質基礎[20-21]。邵志愿等[11]采用HPLC -紫外檢測器法(HPLC-UV)測定知母中黃酮類成分,結果發(fā)現,知母鹽炙后新芒果苷、芒果苷的含量降低,異芒果苷的含量無明顯變化。劉敏等[22]采用HPLC法分析生知母、炒知母中芒果苷、新芒果苷的含量變化情況,結果發(fā)現,炒制后知母中新芒果苷含量降低、芒果苷含量升高。這可能是由于炒制后新芒果苷上的糖苷基(Glc-O)穩(wěn)定性變差,使得糖苷鍵斷裂轉化為芒果苷,其轉化過程詳見圖1。
李習平等[23]比較了不同知母炮制品中芒果苷含量的變化,結果發(fā)現,各知母炮制品中芒果苷含量均升高,且鹽炙品中芒果苷含量最高;由此推測芒果苷含量升高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新芒果苷中部分糖苷鍵發(fā)生斷裂,一方面可能是鹽的加入使得異芒果苷發(fā)生結構變化,但具體的原因有待進一步研究。陳麗[14]采用HPLC法測定知母酒炙前后黃酮類成分含量的變化,結果發(fā)現,知母酒炙后芒果苷含量升高了0.25%、異芒果苷含量升高了0.11%。王曉婷[19]采用UPLC-MS法測定生知母和鹽知母中芒果苷的含量,結果發(fā)現,與生知母比較,鹽知母中芒果苷含量升高。黨小平等[12]的研究也發(fā)現,知母經過鹽炙后芒果苷含量有所升高。宋澤璧等[24]采用硅膠柱色譜技術從知母生品和鹽炙品的70%乙醇提取物中分離得到了牡荊素,并通過HPLC法測定了知母炮制前后牡荊素的含量,結果發(fā)現,知母經鹽炙后牡荊素的含量降低。上述知母炮制前后黃酮類成分的含量變化情況見表2。
2.3 多糖類成分
知母多糖是知母發(fā)揮藥效作用的物質基礎之一。研究表明,知母多糖具有明顯的降血糖、抗炎、抗氧化作用[25]。徐芳等[26]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知母生品及其不同炮制品中多糖的含量,結果發(fā)現,知母各炮制品中多糖含量均有所升高,且鹽知母中多糖含量最高,酒知母中次之 ;由此推測,知母炮制品中多糖含量升高可能是因為炮制過程中溫度升高,使部分糖蛋白的糖肽鍵發(fā)生了斷裂。李習平等[27]采用苯酚-硫酸法測定知母炮制前后的多糖含量,結果發(fā)現,知母不同炮制品中多糖含量有所不同,依次為鹽炙品>清炒品>酒炙品>生品。雷霞等[28]采用UPLC-MS法和苯酚硫酸法對知母炮制前后的化學成分進行比較,結果發(fā)現,知母鹽炙后多糖含量高于其生品。陳麗[14]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知母炮制前后多糖的含量,結果發(fā)現,知母經酒炙后,其多糖含量升高了1.82%。上述知母炮制前后多糖類成分的含量變化情況見表3。
3 知母炮制前后藥理作用的變化
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知母在降血糖、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解熱、抗腫瘤和抗病原微生物等方面具有顯著的藥理作用?;诖?,筆者對知母炮制前后藥理作用的變化進行歸納總結。
3.1 降血糖作用
糖尿病是目前危害人體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其在臨床上常見口渴、尿多、尿頻等癥狀,屬于中醫(yī)上的“消渴”范疇。研究表明,知母鹽炙后清熱利濕作用增強,同時入腎經能力增強、補腎作用增加,從而更有利于糖尿病的治療[29]。α-葡萄糖苷酶是一類糖苷水解酶,主要功能為水解葡萄糖苷鍵、釋放葡萄糖,因此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被認為是治療2型糖尿病最有效的方法[30]。張爽等[31]通過建立Caco-2單層細胞模型,并采用CCK-8法比較知母鹽制前后的降血糖作用,結果發(fā)現,生知母、鹽知母水煎液對蔗糖酶、麥芽糖酶的活性均有抑制作用,且鹽知母優(yōu)于生知母;而在抑制葡萄糖吸收方面,鹽知母的抑制效果略高于生知母,由此推測,鹽知母的降血糖機制可能與抑制蔗糖酶、麥芽糖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有關。另有研究發(fā)現,生知母、鹽知母和酒知母均能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且酒知母的抑制作用更強[32]。高慧等[33]對四氧嘧啶誘導的糖尿病模型大鼠分別灌胃生知母、鹽知母水煎液,并在給藥7 d后測定大鼠的血糖值。結果發(fā)現,生知母、鹽知母水煎液均能降低大鼠血糖,且鹽知母水煎液的降血糖作用更為顯著。鄭威等[16]以生知母、鹽知母的醇提物干預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并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檢測了小鼠血清中的空腹胰島素(FINS)、瘦素(LEP)、糖化血紅蛋白(HbA1c)、糖化白蛋白(GA)和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水平。結果發(fā)現,生知母、鹽知母醇提物對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均具有顯著的降糖作用,且鹽知母醇提物能促進胰島素分泌、增強降血糖作用。
3.2 改善甲狀腺功能亢進
現代醫(yī)學認為,甲狀腺功能亢進與Na+-K+-ATP酶活性異常升高有關:當Na+-K+-ATP酶活性升高時,將激活細胞膜上鈉鉀泵的活動,導致人體能量代謝發(fā)生改變,使基礎代謝率增高、熱量增加,從而表現出甲狀腺功能亢進[34]。佟連琨等[35]用生知母、鹽知母水煎液灌胃甲狀腺功能亢進模型大鼠,結果發(fā)現,與生知母水煎液比較,鹽知母水煎液可顯著降低模型大鼠紅細胞膜上Na+-K+- ATP酶活性。吳瑩等[36]選擇血清中的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游離甲狀腺素(FT4)和尿中17-羥皮質類甾醇(17-OHCS)為指標,考察生知母、鹽知母的水煎液對甲亢陰虛模型大鼠的影響。結果發(fā)現,生知母、鹽知母水煎液均能降低模型大鼠血清中FT3、FT4和尿中17- OHCS的含量,且鹽知母水煎液改善大鼠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狀的效果更好。郭志力等[37]的研究表明,生知母和鹽知母均能改善小鼠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狀,且鹽知母的效果優(yōu)于生知母。
3.3 解熱作用
高慧等[15]比較了知母炮制前后對發(fā)熱模型大鼠的解熱作用,結果發(fā)現,生知母、鹽知母水煎液均能顯著降低大鼠的體溫,且鹽知母水煎液較生知母水煎液的降溫效果更明顯。賈小舟[38]比較了生知母多糖與鹽知母多糖對發(fā)熱模型大鼠的解熱作用,結果發(fā)現,生知母多糖和鹽知母多糖均具有顯著的解熱作用,且鹽知母多糖的解熱作用優(yōu)于生知母多糖。
3.4 其他藥理作用
雷霞等[28]研究發(fā)現,生知母、鹽知母水煎液均能促進便秘模型大鼠的腸道蠕動,且生知母水煎液的通便作用明顯弱于鹽知母水煎液;進一步研究發(fā)現,知母炮制后潤腸通便作用增強的原因可能與多糖類成分增加有關。韓云霞等[39]以最低抑菌濃度為指標,考察不同知母炮制品提取物的體外抗菌活性。結果發(fā)現,知母經過酒炙、鹽炙以及炒制后的提取物對痢疾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知母鹽炙品提取物對痢疾桿菌的抑菌作用最強,不同知母炮制品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濃度無差異。支美汝等[40]的研究表明,生知母、鹽知母均能降低炎癥模型小鼠的耳腫脹度、足趾腫脹度,并能抑制巨噬細胞分泌NO,從而發(fā)揮抗炎作用,且鹽知母的抗炎作用優(yōu)于生知母。
4 討論
由知母炮制工藝現狀可知,知母的炮制由于輔料和炮制方法的不同而呈現為多種不同類型的飲片,如酒知母、鹽知母和炒知母等,而現行2020年版《中國藥典》只收錄了知母(生品)和鹽知母兩種飲片規(guī)格[1]。通過查閱相關文獻發(fā)現,知母現代炮制工藝主要以知母皂苷BⅡ、AⅢ和芒果苷作為質量評價指標,但這并不能全面反映知母炮制前后的化學成分差異?,F代研究發(fā)現,植物多糖作為生物體內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具有廣泛的藥理活性[8],因此筆者建議在知母以往的評價指標基礎上,將知母多糖也作為其炮制的評價指標之一。
研究發(fā)現,中藥炮制后其化學成分主要是通過分解反應、異構化反應、氧化反應等幾個途徑達到藥物的增效減毒作用[41]。知母經過炮制后,主要表現在黃酮類、皂苷類以及多糖類成分的變化;其炮制前后藥效存在差異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知母經鹽炙、酒炙、炒制后,化學成分含量及種類均不同程度地改變。與生知母比較,知母經鹽炙后,多種單體皂苷、芒果苷和多糖類成分含量均升高;經酒炙后,知母皂苷Ⅰ、知母皂苷AⅢ、芒果苷、新芒果苷、異芒果苷和多糖類成分含量均升高;經炒制后,菝葜皂苷元、知母皂苷Ⅰ、芒果苷和多糖類成分含量均升高。知母炮制后藥理作用的改變主要體現在降血糖、改善甲狀腺功能亢進、解熱、抗炎等方面。例如知母鹽炙后,其降血糖作用、改善甲狀腺功能亢進作用增強,這可能與知母鹽炙后知母皂苷Ⅰ、AⅢ等成分含量升高,知母皂苷E、E1含量降低有關。
綜上所述,知母炮制前后在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方面均存在變化,但具體藥理作用的改變與化學成分之間的對應關系研究尚不深入。筆者認為在今后的研究中,應將知母炮制后的化學成分變化規(guī)律與藥理作用之間的相關性作為研究重點,應用現代研究技術闡明知母炮制原理,著力探討知母炮制前后藥理作用改變的內在原因,以期為知母飲片的綜合開發(fā)提供基礎。
參考文獻
[ 1 ]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S]. 2020年版.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20:222.
[ 2 ] 神農本草經[M].顧觀光,重輯.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55:58.
[ 3 ] 吉林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吉林省中藥飲片炮制規(guī)范[S]. 長春: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20:155.
[ 4 ] 上海市衛(wèi)生局.上海市中藥飲片炮制規(guī)范[S].上海:上??茖W普及出版社,2018:105.
[ 5 ] 李習平,楊梓懿,石繼連,等.正交試驗法優(yōu)選知母鹽炙工藝[J].中國藥師,2012,15(8):1116-1117,1155.
[ 6 ] 王曉婷,閆麗,孫冬月,等.星點設計-效應面法優(yōu)化知母鹽制的炮制工藝[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8,8(3):42-46,50.
[ 7 ] 馮倩茹,高妮.知母常用炮制工藝的比較研究[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2,19(5):815-817.
[ 8 ] 陳麗,孫紫薇,宿瑩,等.酒炙知母炮制工藝研究[J].人參研究,2017,29(6):51-53.
[ 9 ] 范順明,張春玲,王佳琪,等.知母炮制的現代研究進展[J].中藥材,2020,43(2):510-516.
[10] 廖洪利,王偉新,趙福勝,等.知母化學成分研究進展[J].藥學實踐雜志,2005,23(1):12-14.
[11] 邵志愿,李露,吳德玲,等.知母飲片炮制前后黃酮類和皂苷類成分變化研究[J].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20,44(3):301-308.
[12] 黨小平,毛春芹,陸兔林,等. HPLC法測定生知母和鹽知母中芒果苷和菝葜皂苷元[J].中草藥,2009,40(2):236- 238.
[13] 季德,蘇曉楠,黃紫炎,等. HPLC-MS法測定知母鹽炙前后8種成分量變化[J].中草藥,2017,48(9):1784-1790.
[14] 陳麗.酒知母質量標準及其化學成分對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研究[D].長春:長春中醫(yī)藥大學,2019.
[15] 高慧,侯宇,賈天柱.知母鹽制前后化學成分的變化[J]. 中成藥,2009,31(10):1567-1571.
[16] 鄭威,閆麗,高慧.知母鹽制前后化學成分含量及改善2型糖尿病小鼠胰島素抵抗作用的差異分析[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20,26(22):140-147.
[17] 閆麗,吳瑩,高慧. HPLC-CAD法測定知母鹽炙前后4種皂苷含量[J].現代中藥研究與實踐,2019,33(1):46-49.
[18] ZHAO L,LIU F,PENG Y,KANG T. Effects of different processing methods on five main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ge. studi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J]. Se Pu,2012,30(12) :1271-1275.
[19] 王曉婷.鹽知母增量成分降糖活性及藥代動力學研究[D].沈陽:遼寧中醫(yī)藥大學,2018.
[20] MORAIS T C,ARRUDA B R,DE SOUSA MAGALH?ES H,et al. Mangiferin ameliorates the intestinal 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the impaired 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 in mouse model of postoperative ileus[J]. Naunyn Schmiedebergs Arch Pharmacol,2015,388(5) :531-538.
[21] MIURA T,IWAMOTO N,KATO M,et al. The suppressive effect of mangiferin with exercise on blood lipids in type 2 diabetes[J]. Biol Pharm Bull,2001,24(9):1091- 1102.
[22] 劉敏,趙白云,趙亮,等.炮制前后知母中芒果苷和新芒果苷的含量變化[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2006,27(5):528-530.
[23] 李習平,楊梓懿,石繼連,等.不同炮制方法對知母中芒果苷含量的影響[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1,22(10):2502- 2503.
[24] 宋澤璧,吳瑩,高慧.知母中牡荊素的分離及鹽炙前后含量比較[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14,21(12):79-81.
[25] 賈小舟,張子東,何建鑫,等.知母多糖的研究進展[J].中醫(yī)藥信息,2020,37(2):111-115.
[26] 徐芳,王弋然.知母不同炮制品中多糖含量測定[J].時珍國醫(yī)國藥,1999,10(6):450.
[27] 李習平,楊梓懿,彭一波,等.不同炮制方法對知母中多糖含量的影響[J].中南藥學,2010,8(3):184-187.
[28] 雷霞,張婕,李媛,等.基于炮制學理論初探知母潤腸通便作用的有效成分[J].中國中藥雜志,2015,40(7):1283- 1286.
[29] 王倩,張歡,張效科.知母主治消渴熱中及降糖研究進展[J].陜西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20,43(6):94-97,107.
[30] HOSSAIN U,DAS A K,GHOSH S. An overview on the role of bioactive α-glucosidase inhibitors in ameliorating diabetic complications[J]. Food Chem Toxicol,2020,145:111738.
[31] 張爽,高雁,王曉婷,等.知母鹽炙前后體外降血糖作用的研究[J].現代藥物與臨床,2016,31(12):1883-1886.
[32] 吳瑩,高慧,宋澤璧.知母鹽制前后對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比較[J].醫(yī)學研究雜志,2014,43(10):40-42.
[33] 高慧,陳繽,賈天柱.知母鹽制前后的藥效學比較研究[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0,21(1):41-42.
[34] BILLIMORIA F R ,DAVE B N ,KATYARE S S . Neonatal hypothyroidism alters the kinetic properties of Na+,K+-ATPase in synaptic plasma membranes from rat brain[J]. Brain Res Bull,2006,70(1):55-61.
[35] 佟連琨,高慧,賈天柱.知母及鹽知母對大鼠能量代謝影響的比較研究[C]//中華中醫(yī)藥學會. 2010中藥炮制技術、學術交流暨產業(yè)發(fā)展高峰論壇論文集.成都:中華中醫(yī)藥學會,2010:450-452.
[36] 吳瑩,宋澤璧,徐月,等.知母鹽炙前后滋陰作用比較[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3,19(24):211-214.
[37] 郭志力,陸兔林,季德,等.知母不同炮制品滋陰作用研究[J].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2008,14(5):386-387.
[38] 賈小舟.鹽炙知母多糖及其入腎經相關藥理作用的研究[D].哈爾濱: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20.
[39] 韓云霞,周燕,袁榮獻.不同炮制方法對知母體外抗菌活性的影響[J].中國藥業(yè),2008,17(2):25.
[40] 支美汝,許金凱,劉凱洋,等.生知母和鹽知母抗炎作用比較[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20,35(12):6345-6349.
[41] 張淑娟,張育貴,辛二旦,等.中藥炮制對中藥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的影響[J].中獸醫(yī)醫(yī)藥雜志,2020,39(2):40- 42.
(收稿日期:2021-02-09 修回日期:2021-07-06)
(編輯:唐曉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