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劍瑋,白明海,汪寧
長沙市口腔醫(yī)院正畸科,湖南長沙 410000
口腔正畸學是口腔醫(yī)學一個分支學科,該學科與口腔專業(yè)其他專業(yè)有緊密聯(lián)系,該學科主要對錯畸形的病因、發(fā)病機制、診斷分析、預防、治療進行研究,該學科具有較強實踐性,并且理論內容較抽象,學生理解難度較大,在實踐過程中難以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無法滿足臨床需求[1-2]。為了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邏輯思維、協(xié)作、表達、組織等綜合能力,使學生將理論有效應用到實踐中,在教學過程中需采取有效教學模式,以往教師采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主要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學生主動學習能力較差,無法將理論知識融入實踐中,無法滿足臨床對綜合型人才需求[3-4]。隨著教學模式不斷創(chuàng)新,PBL教學模式被應用到口腔正畸教學中,PBL教學模式是一種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模式,可滿足當前口腔正畸教學需求。該研究選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間80名口腔正畸專業(yè)學生為研究對象,分析PBL教學法在口腔正畸教學中應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80名口腔專業(yè)學生為該次研究對象,對口腔專業(yè)學生進行分組,選取隨機數(shù)表法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40名學生,研究組40名學生。對照組學生最大年齡23歲,最小年齡21歲,平均年齡(20.45±1.55)歲;其中男性21名,女性19名。研究組學生最大年齡22歲,最小年齡20歲,平均年齡(20.26±1.38)歲;其中男性22名,女性18名。研究組學生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與對照組學生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學生間可進行比較。
對照組教學方法:常規(guī)教學模式。教師根據(jù)全國高職高專衛(wèi)生部規(guī)劃教材《口腔正畸學》對口腔正畸專業(yè)學生進行教學,教師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講解,對實踐操作進行演示,學生根據(jù)教師要求完成實踐。
研究組教學方法:PBL教學模式。①教師向學會生講述PBL教學流程及要求,同時向學生介紹教學內容、課程中包含知識點及相應問題,將學生進行分組,以小組形式對教師設置問題進行研討解決。學生在課下自行查閱資料,小組間進行協(xié)作,對相關問題進行解決。②在第二節(jié)課,教師組織學生對上節(jié)課提出問題進行總結,每小組派一個代表進行發(fā)言,學生對其共同討論,解決問題。實踐課,教師根據(jù)實驗大綱,選取典型病例,根據(jù)病例設置相應問題,如選取完成矯正病例,要求學生根據(jù)該病例設計保持器,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討論,對問題進行分析,制定方案,實施方案,對保持器進行制作。③教師點評,待學生完成實驗操作后,教師根據(jù)學生保持器制作情況對其進行總結,針對學生在實驗中出現(xiàn)問題進行針對性指導,如固定裝置制作方法,教師點評結束后指導學生進行相互交流,總結經(jīng)驗,對操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糾正。
待研究組與對照組學生完成課程后對其理論知識、實踐操作進行考核,每項考核成績分值為0~100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教學效果越好。
在教學中教師對兩組學生綜合能力(自主學習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協(xié)作能力、表達能力、組織能力)及表現(xiàn)能力(求知欲、認識度、尋求真相、自信心)進行評估,綜合能力每項分值0~20分,表現(xiàn)能力每項分值0~25分。
利用自制問卷調查表對研究組與對照組學生教學滿意度進行評估,評估內容主要包括:教學方法、教學行為、人為關懷、教學質量,分值0~100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滿意度較高。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記錄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學生理論知識考核成績、實踐考核成績與對照組相比較高,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學生間考核成績對比[(±s),分]
表1 兩組學生間考核成績對比[(±s),分]
組別 理論知識 實踐操作研究組(n=40)對照組(n=40)t值P值94.23±2.38 88.76±2.59 9.835<0.001 95.65±2.51 89.45±2.29 11.540<0.001
研究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協(xié)作能力、表達能力、組織能力評分比對照組相比較高,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學生間綜合能力對比[(±s),分]
表2 兩組學生間綜合能力對比[(±s),分]
組別研究組(n=40)對照組(n=40)t值P值自主學習能力18.21±1.19 15.37±1.08 11.177<0.001邏輯思維能力 協(xié)作能力18.16±1.35 15.41±1.12 9.915<0.001 18.62±1.15 15.59±1.27 11.185<0.001表達能力 組織能力17.81±1.62 15.44±1.43 6.936<0.001 18.54±1.34 15.42±1.16 11.086<0.001
研究組學生求知欲、認識度、尋求真相、自信心評分與對照組相比較高,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學生間表現(xiàn)能力對比[(±s),分]
表3 兩組學生間表現(xiàn)能力對比[(±s),分]
組別研究組(n=40)對照組(n=40)t值P值求知欲23.24±1.47 17.82±1.51 16.266<0.001 23.16±1.42 16.79±1.38 20.346<0.001認知度 尋求真相22.89±1.51 16.55±1.67 17.809<0.001自信心22.79±1.42 17.06±1.68 16.474<0.001
研究組學生教學方法、教學行為、人為關懷、教學質量滿意度評分與對照組相比較高,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學生教學滿意度評分對比[(±s),分]
表4 兩組學生教學滿意度評分對比[(±s),分]
組別研究組(n=40)對照組(n=40)t值P值教學方法93.41±2.26 89.37±2.19 8.119<0.001 93.53±2.21 88.96±2.47 8.720<0.001教學行為 人為關懷92.79±2.41 89.74±2.39 5.683<0.001教學質量93.17±2.52 89.36±2.68 6.550<0.001
口腔正畸學在口腔醫(yī)學教育中具有一定特殊性,該學科實踐操作性較強,經(jīng)相關數(shù)據(jù)表明,近年來我國兒童與青少年錯牙合畸形發(fā)病率逐漸增加,因此口腔醫(yī)學的學生需對口腔正畸學知識進行熟練掌握[5-6]。由于目前口腔正畸學教時具有一定限制,因此要提高每節(jié)教學效果。
以往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主要根據(jù)教材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講解,學生學習較被動,學習積極性較低,在學習過程中存在一定困難,無法滿足當前臨床對口腔醫(yī)學生需求。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間更好理解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實踐能力,需對口腔正畸教學模式進行革新[7]。PBL教學模式是由美國神經(jīng)病學教授Barrows提出,該教學模式改變傳統(tǒng)以教師為主體,你講我聽的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基于問題,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分析,并解決問題,從而使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加深對理論知識掌握,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8-9]。PBL是一種醫(yī)學教育改革途徑,在加拿大、美國、英國等國家醫(yī)學院中得到廣泛應用。該教學方法主要以突出問題為中心,主要包括理論知識講解、臨床技能訓練、床旁教學、醫(yī)學基礎實驗等[10]。以小組討論形式開始實施,選取案例,提出問題,小組討論,對學習目標進行確定,通過咨詢查找資料,解決問題,通過小組模式討論可以培養(yǎng)學生溝通能力、協(xié)作能力、自學能力[11-12]。
該研究通過對口腔專業(yè)學生實施PBL教學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理論知識、實踐操作掌握度,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協(xié)作能力、表達能力、組織能力、求知欲、認識度、尋求真相、自信心,可滿足當前口腔教學需求。經(jīng)該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學生理論知識考核成績(94.23±2.38)分、實踐考核成績(95.65±2.51)分、自主學習能力(18.21±1.19)分、邏輯思維能力(18.16±1.35)分、協(xié)作能力(18.62±1.15)分、表達能力(17.81±1.62)分、組織能力評分(18.54±1.34)分、求知欲(23.24±1.47)分、認知度(23.16±1.42)分、尋求真相(22.89±1.51)分、自信心(22.79±1.42)分、教學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其主要原因通過組建小組,例舉案例,提出問題,學生自行查找資料,小組內進行討論,制訂方案,實施方案,在這一過程可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可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印象,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邏輯思維、協(xié)作、表達、組織等綜合能力。
綜上所述,PBL教學模式在口腔正畸教學中具有較高使用價值,該教學模式可使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充分融合,可提高口腔專業(yè)學生綜合能力與表現(xiàn)能力,滿足
當前口腔專業(yè)教學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