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瑜玲 陳志超
【摘要】目的:對健康體檢中,老年人可疑青光眼的發(fā)病情況進行回顧分析,總結青光眼主要發(fā)病年齡、性別和發(fā)病程度。方法:選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期間,我院體檢中心體檢的老年人共計980例眼科體檢資料作為研究對象,對疑似青光眼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 結果:體檢者中有36例可疑青光眼,占比3.67%。男女所占比例基本持平,高發(fā)年齡多在70歲以上人群。結論:研究表明老年可疑青光眼的發(fā)生與年齡因素有關,年齡越大發(fā)病率越高。與性別無關,多為輕中度患者,以上可作為識別青光眼高危因素,可以此進行辨別診斷,做到早發(fā)現早治療。
【關鍵詞】老年眼科體檢;可疑青光眼;診斷
青光眼作為主要致盲因素之一,其視神經損害是不可逆的。臨床主要表現為視神經萎縮和視野缺損,且該病主要發(fā)病群體為60歲以上老年人,若未能及時診斷并治療,隨病情遷延容易導致失明。而臨床經驗表明,掌握老年青光眼的相關因素,對于疾病的早期發(fā)現有重要意義,特別是對于可疑青光眼,即有青光眼可疑癥狀、或家族相關病史的患者,更有利于其確診病情。本次研究對60歲以上體檢者眼科體檢資料進行回顧分析,對相關誘發(fā)因素進行探索,具體內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基本資料
選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期間,我院體檢中心體檢的老年人共計980例眼科體檢資料作為研究對象,男性患者534例,女性患者446例。體檢最小年齡60歲,最大年齡89歲,平均年齡(68.2±6.1)歲。排除標準:已經確診為青光眼或行青光眼手術者。
1.2方法
對研究對象眼科體檢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內容涉及體檢者性別、年齡、視力狀況、辨色能力、眼壓狀況、前房狀況、眼底狀況,以及可疑青光眼特征、嚴重程度等。體檢中,視力檢查以國際視力表為標準,對體檢者裸眼視力和矯正視力進行檢測,采用俞自萍色盲本對體檢者辨色能力進行檢查,對體檢者左右眼、雙眼眼別進行記錄,采用非接觸眼壓計對體檢者眼壓進行測量。以眼科健康體檢標準對體檢者眼房深度進行淺前房、中前房、深度前房的劃分。
1.3評價標準
對體檢者可疑青光眼進行診斷,并就嚴重程度進行劃分。其中,若體檢者眼杯眼盤比值>0.6或差值>0.2,無論單眼、雙眼,即可判定為可疑青光眼。當眼壓在21mmHg以上或雙眼眼壓差值在5mmHg及以上、視神經出現青光眼損害或相關改變、視神經乳頭杯盤比值偏大或者雙眼杯盤比值差偏大、出現高度近視、前房深度小于角膜厚度的1/4,出現以上情況時,需進行相關青光眼確診檢查。對于已經確診為可疑青光眼體檢者,若其眼底杯盤比值在0.6及0.7之間,為輕度,若比值在0.7及0.8之間,為中度,若比值在0.8及0.9之間,為重度.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軟件進行數據統(tǒng)計,計量資料用(X±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用卡方值檢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可疑青光眼診斷情況
對所有體檢者進行眼科檢查,結果發(fā)現有36例為可疑青光眼,占比3.67%。
2.2可疑青光眼與年齡因素
分析可疑青光眼發(fā)病與年齡的關系,顯示該病的發(fā)生與年齡成正相關,具體數據見表1.
2.3可疑青光眼與性別因素
分析可疑青光眼發(fā)病與性別的關系,顯示36例可疑青光眼中,男性20例,占比3.75%。女性16例,占比3.59%??梢?,可疑青光眼的發(fā)病與年齡無相關。
2.4可疑青光眼嚴重程度劃分
在36例可疑青光眼患者中,輕度患者22例,占61.11%,中度患者9例,占比25.0%,重度患者5例,占比13.89%。
3結論
青光眼在我國人口中發(fā)病率在1%左右,非先天性青光眼的發(fā)病率在0.52%,而年齡較大青光眼患者(>50歲)的發(fā)病率約為2.07%。而原發(fā)性青光眼患者中,多為開角型青光眼,且該病具有相當隱匿性,有近九成的開角型青光眼,和近一般的閉角型青光眼患者未曾知曉或檢查出自己患有青光眼,導致病情未能及時治療,部分患者已經發(fā)展到視神經功能的損害以及視野損害,病情不可逆轉。在我國,有10%的青光眼患者出現失明,給患者自身生活、家庭經濟都帶來很大負擔,所以早發(fā)現、早治療,有效控制病情對可疑青光眼患者而言至關重要。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對年齡在60歲以上的老年體檢者的眼體檢狀況進行回顧分析,特別是對可疑青光眼患者的相關因素進行觀察,分別從年齡、性別、嚴重程度等方面進行分析,結果顯示980例體檢者中,有36例為可疑青光眼,占比3.67%??梢汕喙庋鄣陌l(fā)生與性別無明顯聯系,而與年齡有正相關關系,年齡越大患青光眼的幾率越高。此外,就患病程度方面,年齡偏大者患病程度越重,為此在該病的臨床診斷中,除相關病癥外,患者的年齡因素是重要參考因素。
總之,青光眼早期診斷對疾病治療有積極意義,應鼓勵大眾,特別是60歲以上人群,積極參與眼科體檢,多宣傳先進的眼科檢查手段,降低民眾恐懼心理,同時對青光眼的相關知識、危害性有效宣傳,醫(yī)護工作者更要注意青光眼的相關臨床癥狀和誘發(fā)因素,提高診斷率,降低失誤率。
參考文獻:
[1]任慶芬, 陳振超, 黃巧枝, 等. 深圳市寶安區(qū)街道老年人青光眼的篩查研究. 中華眼科醫(yī)學雜志(電子版), 2018, 8(2):70-75.
[2]閆娟, 楊莉萍, 龐麟. 2986例體檢人群青光眼篩查的臨床分析. 寧夏醫(yī)學雜志, 2016, 38(8):742-744.
[3]馬曉蕾. 健康體檢中原發(fā)性開角型青光眼的機會篩查探討. 基層醫(yī)學論壇, 2016, 20(17):2356-2357.
[4]陳煒, 房傳凱. 青光眼行相關檢查對視功能評估的有效性探索. 國際眼科雜志, 2015, 15(6):1091-1093.
[5]李丹若, 王春蓉, 王蔚昕. 眼科健康體檢中發(fā)現可疑青光眼的情況分析. 今日健康, 2015, 14(2):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