蹤志玲,王楠楠
(山東省煙臺市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潮水中心衛(wèi)生院,山東 煙臺)
糖尿病目前在臨床中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造成糖尿病出現(xiàn)的原因為患者體內的胰島素分泌缺少,使得患者的整體身體循環(huán)不通暢,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疾病癥狀為消瘦、多飲、多食、多尿等,俗稱“三多一少癥狀”[1]。糖尿病這種疾病的病癥時間較長,一旦患病即要伴隨患者終身,而隨著糖尿病病癥的不斷發(fā)展,疾病程度不斷變得嚴重,還會有很多合并癥發(fā)生,例如合并慢性腎功能衰竭、合并心血管病等,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很大的損傷,還影響患者的心理健康。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與生命質量[2]。由此,本次研究將內科護理措施應用到糖尿病患者的護理中,效果佳。
研究資料為本單位在一定時期內收集到的確診為糖尿病的患者共計106 例,經(jīng)過相關檢測,全部患者均確診為糖尿病,隨后將全部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有53 例患者。在對照組53 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6例,其余為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齡為44 歲到73 歲之間,中位年齡為(63.2±2.2)歲,患者的病程為15 天到14 年,平均病程為(6.2±2.0)年。在觀察組53 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33 例,其余為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齡為45 歲到75 歲之間,中位年齡為(65.0±2.5)歲,患者的病程為15 天到15 年,平均病程為(7.0±2.5)年。對組間基礎資料做了對比,沒有差異性(P>0.05),具備較強的可比較性[3]。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措施,嚴格遵醫(yī)囑實施護理措施,嚴格觀察患者的情況,一旦出現(xiàn)異常則要及時通知醫(yī)生來處理。
觀察組:應用內科護理干預措施,主要內容如下。
1.2.1 心理護理
以目前的治療水平來說,糖尿病這種疾病是不能被治愈的一種疾病,一旦患上糖尿病,患者則要長期配合治療,疾病給患者造成的痛苦還有很多其他一些不利因素的干擾[4],會使患者出現(xiàn)不良心理,所以,很多患者存在焦慮、抑郁、擔憂等不良的心理,如果患者出現(xiàn)了不良心理,那么則很容易影響疾病的治療,甚至導致疾病治療失敗的后果,所以,護理人員要積極為患者制定有效的心理護理干預措施,主動與患者交流與溝通,耐心地對待患者,要及時回答患者的問題,開導患者,促進患者信心的增加,減少患者的不良心理[5]。
1.2.2 飲食護理
依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給患者制定針對性強的飲食計劃,為患者計算出每天的進食方案并囑患者要嚴格按照計劃進行進食,禁止刺激性飲食的攝入。飲食原則為少食多餐,多吃新鮮的蔬菜與水果,但是要注意限制糖分的攝入[6]。
1.2.3 運動護理
適當?shù)倪\動在糖尿病的護理過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內容,作為護理人員,要多關心與鼓勵患者,進行適當運動,依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合理科學地安排運動計劃于運動內容,每次運動時間要超過30min,在運動過程中要注意患者情況,一旦患者出現(xiàn)不適狀態(tài),那么要馬上停止運動,并及時就醫(yī)[7]。
采用SPSS 20.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與分析兩組患者的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以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我們要求糖尿病患者要定時測量空腹血糖水平與餐后2h 血糖水平,這種檢測指標是能夠反映治療效果的,所以,本次研究在對患者進行干預后分別對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與餐后2h 血糖水平進行了檢測,通過比較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較為平穩(wěn),說明觀察組患者的疾病控制情況較好,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后的空腹血糖值和飯后2h 血糖值情況(mmol/L)
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能夠間接反應護理效果,本次在對患者實施護理之后對兩組患者實施了滿意度的評價,對患者實施的評價主要是應用滿意度評價表實施評價,且滿意度評價表主要是本院根據(jù)本次研究的具體情況所制定的,其中包括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分別統(tǒng)計兩組患者達到這些標準的例數(shù)且計算兩組的滿意度,并對兩組患者的滿意度進行比較,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情況
糖尿病是一種發(fā)病率很高的全身代謝性疾病,一旦患上糖尿病,會嚴重危害患者的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而且這種疾病目前沒有治愈方法,往往會終身伴隨患者,正是因為這種疾病反反復復發(fā)生,總是存在,患者需要長期通過服藥來將血糖水平控制在良好的范圍內[8],所以,這樣的情況讓很多患者感到苦惱,由此很多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容易產(chǎn)生不良心理,很難積極配合,這樣也會直接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9]。
在對糖尿病患者實施護理的過程中,應用內科護理模式非常實用與重要,其中主要內容有對患者開展有效的健康宣教,通過簡單易懂的講解使患者明確疾病的相關知識與治療方法等,使患者明白很多誘因會誘發(fā)疾病,并且使患者了解疾病的治療重要作用,與此同時還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情況,并對患者實施有效的心理護理,讓患者的迷茫感減少,心態(tài)恢復健康積極[10]。通過對患者實施飲食護理干預措施,使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使患者的血糖水平得以良好控制。制定合理科學的運動方案,提升患者身體免疫力的同時還對于血糖的控制十分有利。
總之,在對糖尿病患者實施護理的過程中實施內科護理措施,能夠很好地控制患者的血糖情況,而且患者的滿意度顯著提升,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值得在臨床中推廣[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