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晶英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各界對教育問題日益看重,中學的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在當前的社會環(huán)境下極受重視,而隨著社會的進步與人們思想的不斷提升,問題引領的教學方法也在當今極受推崇。所謂問題引領,即是指中學數學學科的授課教師在課堂進行授課實踐時,通過對問題的提出引導學生對課堂內容的重點知識進行深思,用問題為導向,在一定程度上與導學案所起的引導作用大同小異。通過問題的提問能夠勾起學生的探索和求知欲望,對這種求知欲望加以把握再結合中學數學知識要點,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本文就中學數學課堂的有效教學提問進行闡述,分析教學提問的有效性及具體時機,以期切實提升數學整體教學水平。
關鍵詞:問題引領;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提問
在課堂上對中學生實行數學知識的教學,不僅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專業(yè)、獨立的學習環(huán)境,還能夠使其明確自身對于學習這種互動性極強的行為產生認可,明確學習要有自身主觀性的參與才能取得期望中的理想效果。尊重課堂在學校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并通過課堂勾起學生自身發(fā)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以課堂為媒介強調自身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在提高了中學生對數學學習的參與度的同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而且通過在課堂上進行教學,能夠便于授課教師對學生點的掌握程度進行了解,并結合學生的吸收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彈性的組合,因材施教地進行課堂教學。
一、中學數學授課教師進行課堂教學實踐活動時應遵循的有效提問原則
提問自身也是有學問的,而在中學的數學提問中,還應結合實際知識內容與學生吸收需要進行多方因素的考慮,提升提問的效果和質量,而不是為了提問而提問。在課堂教學時進行提問時應該進行基本原則的遵循與把握,結合實踐經驗,相關原則為以下幾點:
(一)遵循難度適配原則
中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提問難度應該與學生當前的知識儲備與接受能力、思維能力相適配,其中的道理就與現實生活中的電子產品和電池型號需要進行匹配是一樣的。進行中學數學課堂的知識點提問時,需要教師在正式課前對每位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有一定了解,并結合當節(jié)內容的知識難度進行提問問題的選擇,這種選擇不是盲目隨機的,而是要著重進行“難度適配原則”的考量。將教學內容和該被提問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緊密結合,對數學學科基礎稍差的學生提問難度降低,反之,則應提升提問的問題難度。
(二)遵循提問頻率適當的原則
雖然在當前的中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以問題為引領的教學方式十分重要,但是在進行實際教學時也不能一味地在整堂課中將提問比重置于過多地使用位置。在課堂上積極進行知識內容的提問固然能夠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并加深提問知識點的記憶深度,但是如若提問環(huán)節(jié)或提問活動在課堂的所占比重過多時,會產生反作用,尤其對于中學的學生來說,其正處于對待事物有自己的意見見解階段,過多的提問難免使其產生抗拒心理。因而在實際教學中數學教師還需要注意相應的提問頻率,進行提問時適度地把握時機,頻率講究適當,不宜過多更不宜過少。
二、提升中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提問的有效性的具體措施
(一)課堂提問時創(chuàng)設相應情境
對于一些數學基礎稍差的學生來說,其會形成固有的數學知識既難又枯燥乏味的思想認知,對于此類學生亟須從當下出發(fā)進行數學興趣的喚醒,而設立相應情境,使學生角色融入,再從情境中進行數學知識點的提問對此類學生的針對性更強、更大。進行數學課堂教學實踐活動時可以給每位學生分配到一個數值,從最初始簡單的大小比對到難度的相應提升,加之對以往知識內容的梳理與串聯,奇數、偶數、復數、根號、集合等。中學生對于數學中的比大小一定得心應手,但是當通過這種簡單的情境設置,將數學考察難度進行不斷提升,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活躍課堂氛圍,使學生輕松完成對知識點的吸收,最終達成提升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目的。
(二)進行針對性問題的提問同時把握提問時機
中學課堂教學的實踐活動中所提到的針對性既要針對當節(jié)課所教授知識點內容,又要針對被提問學生現階段的基礎掌握情況,與此同時,還應注意提問的時機,比如當此知識內容已經過渡時進行問題的提問,導致本就對知識掌握程度不深的學生后續(xù)出現知識點的混淆。除此之外,還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根據問題養(yǎng)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與能力。
三、結語
為了有效提升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及學生學習質量,在中學的數學教學課堂上采取有效教學提問已經成為當前中學數學任教老師進行課堂教學實踐活動時的主要輔助性教學手段。而提問本身就是一門藝術,將這種藝術行為應用到中學的數學教學課堂,更有助于幫助學生認清當節(jié)知識內容的重點,幫助其加深記憶與理解。這就要求數學教師進行提問時要注重問題的科學性和提問時機,方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葉朝開.問題引領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有效互動——“雞兔同籠”教學片段與思考[J].小學數學教育,2019(023):43-44.
[2]徐增芬.淺議問題引領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有效互動[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0,005(006):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