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珊,王 虹,鄧文嬌,郭 萌,黃芳芳
(南方醫(yī)科大學附屬深圳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門診,廣東 深圳 518000)
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是一種臨床表現(xiàn)以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等為主要特征的兒科常見內分泌疾病,其疾病的發(fā)生主要與患兒甲狀腺的先天性不足具有密切的聯(lián)系[1],其可能是一種先天性缺陷,也有可能是因為其母體在孕期缺碘所致[1]。如果不能給予患兒實施及時有效的治療措施,將會嚴重影響其身體茁壯生長和智力發(fā)育,甚至還會產(chǎn)生相關的并發(fā)癥狀,危及生命安全。相關醫(yī)學研究專家表示,左旋甲狀腺素治療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效果顯著,但是需要對用藥劑量進行有效控制[2]。因此,本次研究中將針對不同劑量左旋甲狀腺素治療的效果進行探析,為疾病患兒的臨床治療措施提供更多依據(jù)。
1.1一般資料:本次研究中納入的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患兒60例均為 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間我院所收治,將所有研究對象進行統(tǒng)一編號后按照數(shù)字法分為兩組,每組30例;常規(guī)組,患兒日齡14~38 d,平均(25.6±4.2)d;其中男18例,女12例;試驗組,患兒日齡14~38 d,平均(25.6±4.8)d;其中男16例,女14例;所有患兒家屬均對于此次研究內容表示認可并進行簽字確認,由我院相關倫理委員會進行監(jiān)督核準。兩組納入研究患兒的日齡、性別等相關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3]:①均經(jīng)我院相關輔助檢查后符合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疾病診斷標準的患兒;②無精神疾病史,其他甲狀腺疾病以及合并嚴重器質性疾病的患兒;③病史資料齊全,對所有研究藥物無過敏史的患兒;④排除家長自愿退出或者依從性較差的患兒。
1.2方法:兩組患兒均經(jīng)我院相關輔助檢查確診后實施維生素D、補鈣等常規(guī)治療方案,同時由醫(yī)護人員分別針對患兒采取不同劑量同一藥物的專項治療方案,治療藥物均選取左旋甲狀腺素(生產(chǎn)廠家:德國默克Merck KGaA;注冊證號 H20140052;規(guī)格:50 μg×100片),其中常規(guī)組用藥劑量為6.0~10.0 μg/(kg·d),試驗組用藥劑量為10.1~15.0 μg/(kg·d),兩組在用藥后均需要嚴密觀察患兒的臨床相關生命體征及甲狀腺功能指標水平,并進行及時記錄,治療時間為6個月[4]。
1.3觀察指標:①觀察記錄兩組患兒用藥治療后的甲狀腺功能指標水平,并作以有效的對比和分析。其中甲狀腺功能指標水平主要包括:促甲狀腺素(TSH)、游離甲狀腺素(FT4)、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②對兩組患兒治療隨訪半年后的身長、體重、頭圍以及智力情況進行詳細觀察,并作以有效的對比和分析。其中患兒的智力情況采用“兒童智力量表”進行綜合評估,55~75分為輕度智力障礙。
2.1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的甲狀腺功能指標水平比較: 常規(guī)組和試驗組治療前的甲狀腺功能指標水平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實施不同劑量藥物治療后試驗組的FT4水平和FT3水平均高于常規(guī)組,且TSH水平較低,經(jīng)對比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甲狀腺功能指標水平比較
2.2兩組患兒的預后治療效果比較:常規(guī)組和試驗組治療前的患兒的身長、體重、頭圍等預后情況對比,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實施不同劑量藥物治療隨訪半年后,試驗組的智力評分為(86.5±11.6)分,常規(guī)組的智力評分為(85.9±11.5)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201,P=0.841);且試驗組和常規(guī)組患兒的身長、體重、頭圍等預后情況對比,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的預后治療效果比較
參考相關文獻資料發(fā)現(xiàn),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屬于一種先天性缺陷疾病,其發(fā)生原因主要由于患兒在胚胎期和出生前后甲狀腺軸的發(fā)育和功能代謝與正常新生兒不同,進而引發(fā)的一種出生后出現(xiàn)的甲狀腺功能低下癥狀[5]。該疾病的發(fā)生會直接影響患兒的體格生長及智力發(fā)育障礙,導致患兒在正常成長過程中的發(fā)育較為遲緩[6],并逐漸出現(xiàn)智力低下的現(xiàn)象,一旦被家長和臨床醫(yī)生忽視或者漏診,不僅會影響患兒的一生,還會給患兒的家庭及父母造成一定的經(jīng)濟和精神壓力。
本次研究中通過對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患兒采用不同劑量左旋甲狀腺素治療后的結果表示:10.1~15.0 μg/(kg·d)劑量左旋甲狀腺素治療后患兒的FT4、FT3水平明顯升高,且TSH水平降低;相比6.0~10.0 μg/(kg·d)劑量左旋甲狀腺素治療效果更加明顯,經(jīng)對比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高初始劑量的左旋甲狀腺素對于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明顯;甲狀腺可以合成三碘甲腺原氨酸和甲狀腺素,其中甲狀腺激素的存在對于患兒機體本身的生長發(fā)育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同時該指標水平還可以調節(jié)患兒體內蛋白質、脂肪、糖等物質代謝[7];在患兒機體新陳代謝和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生成發(fā)育過程中,甲狀腺激素能加速細胞內物質的氧化,增強酶的活性,進而起到?jīng)Q定性作用。也就是說,當人體內甲狀腺功能不全或者相關激素水平不足時,其機體無法進行正常的生長和發(fā)育,其中包括智力發(fā)育[8]。而本次研究結果中也針對這一結論提供了重要依據(jù),即常規(guī)組和試驗組治療前的患兒的身長、體重、頭圍等預后情況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實施不同劑量藥物治療隨訪半年后,試驗組的智力評分為(86.5±11.6)分,常規(guī)組的智力評分為(85.9±11.5)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201,P=0.841);且試驗組和常規(guī)組患兒的身長、體重、頭圍等預后情況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左旋甲狀腺素對于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患兒的智力、身長、體重、頭圍等發(fā)育情況均具有顯著的改善作用,但是不同劑量之間并不存在明顯的差異性。左甲狀腺素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四碘甲狀腺原氨酸類藥物,其主要成分含有甲狀腺素,并且患兒在服用藥物之后,甲狀腺素會直接進入靶細胞并轉化為甲狀腺原氨酸,適時地與核內特異性受體進行結合,不僅可以促進患兒蛋白質的合成,還可以有效調控甲狀腺激素的靶基因轉錄和表達,整體提高患者的用藥安全性[9];同時該種藥物在臨床治療中還具有起效慢、平衡、刺激性小等服藥特點,對于嬰幼兒來說具有一定的藥物治療療效和使用安全性,應用效果顯著[10]。
綜上所述,臨床中針對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患兒采用高初始計量[10.1~15.0 μg/(kg·d)]左旋甲狀腺素治療效果顯著。不僅可以幫助患兒改善其相關的甲狀腺功能指標水平,同時還具有一定的藥物使用安全性,可得到患兒家長的高度認可,具有一定的臨床推廣和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