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潔
摘要:特殊學校是我國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教育體系中占據著重要的作用,特殊學校主要負責對特殊學生進行教育,是國民教學體系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特殊教育學校與常規(guī)學校有著很大的不同,老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時候,應該更加結合實際,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柔性化心理健康是特殊教學過程當中的重要心理健康方式,本文將圍繞特殊教育學校游戲化心理健康的作用為話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特殊學校;心理健康;教學工作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28-274
前言
特殊學校和普通學校在辦學目標和心理健康方式上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特殊學校主要是針對特殊學校開辦的學習,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讓學生可以感受到老師的關心和照顧,所謂的特殊學生基本上是包括聽力或者智力上存在明顯缺陷的學生,這些學生在溝通和交流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也有受教育的權利,為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需要特殊學校開展特殊教學工作,提高學生的自理能力,幫助學生掃清障礙,讓學生可以學習到更多的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老師的耐心和愛心。
1特殊教育學校的內涵
特殊教育學校,顧名思義,就是針對于比較特殊的學生開展教育活動,讓特殊學生可以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在開展特殊教育過程當中,需要學校和老師采取特殊的方式開展教學工作,目前我國特殊教學活動當中接收了很多存在聽力障礙和智力障礙的學生,這些特殊學生和學生、老師之間的溝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果使用以往的教學方式,很難對學生進行教育,不能夠幫助學生收獲到良好的知識,而且這些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需要對學習和生活各個方面進行照顧和指導,以此來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獨立生活,提高學生自主性,幫助學生實現(xiàn)人生價值,幫助學生進行溝通,我國的特殊教育學校應該逐漸對柔性化心理健康極其重視,越來越多的特殊學校在心理健康過程當中采用柔性化心理健康措施,使得學生可以更好地進行學習,對特殊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2柔性心理健康的含義
柔性心理健康最先體現(xiàn)在了工業(yè)生產的過程當中,在教學領域中采用柔性心理健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通過柔性化心理健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人性化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人文特點,在開展教學過程當中,應該采用柔性化心理健康理念,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采用非強制的心理健康方式對特殊學生進行教育,通過潛移默化的教育,讓學生學習到更多的理論知識,同時,還需要根據特殊學生的心理成長發(fā)展需求進行說服,引導學生更好進行學習,柔性心理健康有著明確的教學理念,通過柔性化心理健康的決策和獎勵機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學生學習,這種獎勵不僅是物質上,更多是體現(xiàn)在精神上,通過柔性化心理健康,能夠增加學生的學習信心,減輕學生的負擔,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同時,柔性化心理健康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想象力,能夠幫助心理健康者更好地適應外部的教學環(huán)境,與特殊學校能夠有效地結合在一起,以任務為驅動的主要心理健康方式,彌補傳統(tǒng)心理健康手段的不足,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特殊學校柔性心理健康理念對老師的要求
由于特殊學校的學生和普通學校的學習有很大的不同,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應該給予學生更多的關心和照顧,對學生要有耐心和細心,不論學生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中遇到困難,老師都應該積極引導學生,鼓勵學生,幫助學生建立自信,讓學生可以重拾興趣,提高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時對特殊學生進行教育的時候,要秉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使得學生可以得到全面發(fā)展,讓學生掌握基本生活技能。
4柔性心理健康在特殊教育心理健康中的具體應用策略
4.1柔性心理健康需要老師充分尊重學生的特殊情況
特殊教育是對特殊學生進行的一種教育方式,有些學生存在聽力和智力方面的阻礙,因此,對特殊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應該采取柔性的心理健康方式,柔性心理健康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尊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可以得到個性化的發(fā)展,這一點在特殊學校過程當中尤為重要,特殊學校的學生雖然在聽力和智力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能和老師、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但是這并不代表學生不能接受相關的教學內容,不能順利地表達自己的內心,也不代表學生沒有自己的個性和特點。
在開展教學過程當中,老師應該根據特殊學生的興趣愛好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可以學習到更多的知識,鼓勵和引導學生尋找自己的人生目標,在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積極面對生活中的困難,老師要鼓勵學生經歷過一次失敗之后,可以讓學生常受到成功的感受。這個過程當中,對學生開展良好的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自信,柔性心理健康的開展前提是老師能夠理解特殊學生的心理發(fā)展需求,對學生進行尊重和照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理論知識,提高學生的自身自理能力,使得學生可以更加適應社會發(fā)展,緊跟時代的步伐。
4.2柔性心理健康應該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對于特殊學校的學生而言,柔性心理健康十分重要,由于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老師學校及各社會各界給予更多的幫助,面對這樣的學生,老師和學校不能采用以往的寄宿式的心理健康教學手段,這樣不利于學生的良好發(fā)展,因此,特殊學校在開展教育活動過程當中,應該創(chuàng)設一種穩(wěn)定的教學方式,但是這種教學方式不能局限于封閉的教學環(huán)境,封閉的教學環(huán)境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更不利于學生接受文化知識,也不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因此,特殊學校在進行教學過程當中,應該注重人性化心理健康,利用柔性化心理健康方式滿足學生多方面的需求,讓學生可以發(fā)揮自己的個性和特點,彰顯學生的主體性,首先,老師在日常教學過程當中,應該做到以身作則、親力親為,要給學生更加獨立的思想空間,使得學生能夠照顧自己、心理健康自己,提高學生的自我認知,為學生以后步入社會奠定良好的基礎,培養(yǎng)學生的自理能力,同時,老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當中,應該和家長進行良好的溝通,使得學校和家長達成教育意見的一致,給學生更多的鼓勵和支持,讓學生可以受到激勵,對學生的取得的進步要給予贊美,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自信心,減輕學生學習的負擔。
4.3柔性輔助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
在講解課程過程當中,老師不僅要對學生傳授基本的理論知識,還要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特殊學校教學過程當中老師開展教學工作時,由于學生的文化水平和認知能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老師應該采取分層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同時,學生的思想品德方面也要注重教育,特殊學校教學過程當中德育和理論知識同樣重要,這一點需要老師和學校引起重視,學校應該給予學生更多的幫助,借助一些多元化的社會活動方式讓學生可以得到幫助,同時也可以為特殊學校搭建良好的社會平臺,為學生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讓學生可以有更多機會與社會的人員進行接觸,消除學生不自信的心理,使得學生可以與社會的人員進行良好的溝通,消除膽怯的心理,這樣的教學效果可以得到一定的提高,在課堂上開展特殊教育,可以與社會進行良好的掛鉤,學校和老師應該考慮到課程的發(fā)展情況,為學生提供更加適合的材料和學習環(huán)境,使得學生可以更好地進行學習,在開展對于教學過程當中,老師和學校應該注重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讓學生具備一定的道德素養(yǎng),使得學生能夠得到全面發(fā)展。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特殊學校進行教育的時候應該采用柔性化的心理健康模式,老師要認清柔性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將柔性心理健康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始終,對特殊學生要給予更多的關心,提高學生的自理能力,使得學生可以和社會發(fā)展趨勢相協(xié)調,為社會發(fā)展做出自己的貢獻,提高學生的成就感和責任感。
參考文獻
[1] 曹本林.淺析柔性心理健康在特殊學校班級心理健康中的應用[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0,(18):271-272.
[2] 崔秀平.淺析人文關懷在特殊學校心理健康中的應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9,13(1):5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