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婕
中圖分類號:A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0-092
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是人類的另一個(gè)世界,讀書便是到這個(gè)世界“察言觀色”。季羨林先生說:“書能給人以知識,給人以智慧,給人以快樂,給人以希望?!弊阋姇莻€(gè)好東西。
讀書于我而言,大抵有幾個(gè)原因:一是為了讀書而讀書;二是因?yàn)樽x書可以帶來樂趣;三是好奇于文人墨客,古今明賢的奇聞異事。
我自小則與書打交道。父母均只念過初中幾天學(xué),沒多少文化,但還算開明,于是買了一堆他們認(rèn)為的好書給我讀,時(shí)常又給我講一些大道理,久而久之在父母的大道理中,我對“讀書才能改變命運(yùn)”、“多讀課外書才能提高語文成績”這樣的話語早已有了烙印,甚至認(rèn)為是真理。現(xiàn)在看來,為了讀書而讀書也并非是一件壞事,起碼它著實(shí)讓我在語文上找到了自信,看到了希望。人一旦嘗到了某方面的甜頭,就會不自覺地養(yǎng)成一種習(xí)慣。如今,讀書于我而言也是一種習(xí)慣。
我喜歡一個(gè)人蹲坐在角落里讀書,把書捧在手里,默默地,癡癡地看上一晌午,在那里無拘束地徜徉在書中,可以憨笑,可以哭泣,可以垂涎欲滴,毫無顧忌自己的形象。此時(shí),萬萬不能有他物來干擾,否則我會生氣,會發(fā)怒,進(jìn)而一整天的心情都會像陰云密布一般,不能“撥云見日”。如果沒有人來干擾,讀書于我而言,會帶來十足的樂趣,這種樂趣似乎不能言說,只能體會。倘若微風(fēng)習(xí)習(xí),書與輕飔想吻,那甜蜜,那愜意便會流淌在心底,再從心底流向字里行間。說真的,我是多么喜歡獨(dú)自一人在靜謐時(shí)讀書的樂趣!
讀書于我而言,除了形成一種習(xí)慣,享受一份樂趣,更有追逐幾縷好奇。
讀“四書五經(jīng)”、“諸子百家”好奇于古代先賢是如何育人子弟,如何“為天地立心,為生命立命,為往圣繼絕學(xué),為萬世開太平”?讀“唐詩宋詞”好奇于墨客騷人如何喟嘆生死前程,為國安命?讀“散文小說”好奇于才子佳人如何訴說家國情懷、兒女長情?
讀《論語》,深感至圣先師的諄諄教誨,雖弟子三千,七十二賢人,但“因材施教”的育人理念卻代代相傳??桌戏蜃右簧藷o數(shù),為天地立心,誨人不倦,正因如此,儒家文化才傳承至今。讀《誡子書》,我看到了一個(gè)滿腹智慧的父親對兒子的殷殷期許,那“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的育人思想可謂家喻戶曉。讀《陋室銘》,被劉禹錫安貧樂道、高潔傲岸、超凡脫俗的情操所征折服。讀《登飛來峰》,一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 層”讓我認(rèn)識了王安石那鐵骨錚錚的形象。讀《鄧稼先》,我仰望一顆巨星照耀在干涸的沙漠,然后升起蘑菇般的煙云,那是用生命,用鮮血鑄成的煙云。翻開《海底兩萬里》跟隨儒勒.凡爾納去品味海底世界。
常言道:“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既是自我娛樂又是與名人對話,“知己知彼”方能在煙波浩渺的書海遨游。
于我而言,讀書是不可取代的上乘生活方式。
指導(dǎo)教師:楊曉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