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太興
摘要:綠肥植物種類繁多,大多不僅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還擁有優(yōu)秀的耐貧瘠能力,應用于園林綠化中,能在豐富園林景觀層次性、為居民提供優(yōu)美的園林景觀的同時,凈化空氣、改善土壤成分、保水固沙,對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恢復和保護具有非常關鍵的意義,國內許多城市都存在土壤條件差的問題,利用觀賞性好的綠肥植物,不僅能提高園林植物的存活率,豐富物種多樣性,還能有效改善城市土壤,促進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恢復。本文結合綠肥植物在園林中的應用原則,探討了其于園林綠化中的應用方式。
關鍵詞:綠肥植物;園林;應用
0? 引言
園林景觀建設在近幾年來得到了蓬勃發(fā)展的機會,不斷有全新的設計理念被提出。其中受關注程度較大的,就是要在追求園林藝術性、改善城市環(huán)境的同時,突出植物循環(huán)利用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特點。植物材料是園林綠化的造景元素之一,有喬木、灌木、草本等種類,地域分布廣泛,大多數(shù)品種的葉片、花、果實都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在我國有上千個品種,分散在全國各地,應用于園林綠化中,綜合價值較高。綠肥植物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具有節(jié)約成本、促進園林生態(tài)效益與社會效益統(tǒng)一的作用。
1? 綠肥植物的概念
綠肥植物是可用來改良土壤質地、養(yǎng)分的栽培植物的總稱。綠肥植物包括豆科、禾木科和十字花科,其中大部分都是豆科植物。豆科綠肥植物具有根系發(fā)達、適應性強、耐貧瘠、成活率高等特點,在園林綠化中具有廣泛的應用潛力,具有較高觀賞價值、可應用在園林綠化中的品種很多,但當下園林綠化實際工作中,所應有的綠肥植物種類較少。此問題的產(chǎn)生原因,在于現(xiàn)如今過度追求美觀性、不考慮植物對環(huán)境適應性的設計理念,在國內依然有較高的認同度。而在這種理念支持下建設的園林綠化景觀,往往會出現(xiàn)管理不精細、植株大面積枯萎等問題,嚴重影響景觀效果。
2? 綠肥植物特性
2.1? 改良土壤
綠肥植物能夠固定空氣中的氮素,將其作為綠化材料,可改良土壤中養(yǎng)分構成,降低化肥使用,同時其易成活的特點,能有效降低成本。此外,綠肥植物還能改善城市土壤,活化土壤中的養(yǎng)分,并能吸收和分解城市土壤中的有毒物質,對環(huán)境保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豆科植物為例,其根瘤菌中的氮酶能將空氣中的氮素轉化為氨,之后再將轉化成的氨轉化成氮的化合物。根瘤菌與豆科植物屬共生關系,如大豆植株中一半左右的氮來自生物固氮。全球生物固氮量,當下依然遙遙領先與全世界的工業(yè)固氮量。植物培育、生長對氮肥的需求量較大,每年針對氮肥的投資金額也很高,全面開發(fā)綠肥植物的固氮作用,是未來植物培育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
植物培育階段,若長期施用化學氮肥,則會影響苗木生長,并會為土壤及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負面影響。園林綠化需要合理地配置、栽植綠化植物,才能促進園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健康發(fā)展。
2.2? 生態(tài)效益顯著
利用綠肥植物的栽種,能夠減少化肥的使用量,深化園林綠化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效果。綠肥植物擁有卓越的固碳能力,在固碳量上較森林更為優(yōu)秀。此外,綠肥植物的耐貧瘠性,使其能種植在土壤遭嚴重破壞的區(qū)域,可發(fā)揮鹽堿地治理、防風固沙、緩解水土流失等作用。
2.3? 養(yǎng)護簡單,經(jīng)濟性強
綠肥植物具有很強的環(huán)境適應性,易栽培,生長速度快,管理養(yǎng)護簡單。應用于園林綠化中,只需定期進行水分灌溉、清理雜草,不需其他的養(yǎng)護步驟或精細的管理技術,可在較大限度上節(jié)省養(yǎng)護工作量和養(yǎng)護材料,降低了養(yǎng)護難度。
3? 綠肥植物在園林綠化的應用原則
綠肥植物應用于園林綠化,可作為單獨的綠化景觀,還能與假山、水體等進行搭配,或與建筑、樹木、花卉相配合,共同構建具有獨特藝術性的空間景觀。綠肥植物的應用,不僅能美化園林景觀的觀賞效果,還能創(chuàng)新園林規(guī)劃的設計思路,開創(chuàng)新的綠化設計模式。
3.1? 功能性原則
不同性質和功能的園林綠地景觀,對綠肥植物的要求也有所差異。如園林入口處的綠地,可使用植株低矮、外形整體的云實等小灌木,與時令花草搭配,以鮮艷的顏色或組成圖案,來吸引觀賞人群。在山林綠地,可使用具備護坡作用的綠肥植物來防止水土流失,也可選用山皂莢等高大的喬木體現(xiàn)山林的特點。在園林道路兩側,可結合周邊環(huán)境與道路設計,選擇開花的喬木植物,為園路塑造獨特的效果。
3.2? 美學性原則
園林藝術設計是將人工美與自然美完美結合,集多種藝術為一體的綜合性工作。園林綠地設計要結合園林藝術的規(guī)律,將綠肥植物的配置與整體園林布局達到統(tǒng)一,構建和諧的園林景觀。實踐中,可利用綠肥植物的花期、花色等特點進行搭配,建造豐富多樣的綠化景觀,并保持與周邊環(huán)境的和諧一致,做好不同景觀空間的銜接,向人們展示富有層次的、多樣化的園林風景。
3.3? 生態(tài)性原則
綠肥植物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要遵循園林整體規(guī)劃設計的要求,并要綜合考慮生態(tài)、環(huán)境因素。如在廣場、場館等位置,可設計大色塊來表現(xiàn)群體美,在山腳附近可通過搭配高低不同的植物來增加層次感。
4? 綠肥植物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研究
4.1? 用作園林地被植物
園林地被植物是將地面全部覆蓋,緩解水土流失、美化景觀,所使用的植物以低矮的綠化植物為主,一般不超過60cm。用作地被植物的綠肥植物具有莖葉旺盛的特點,多為草本植物。綠肥植物中常一二年生及多年生草本較為常見,如白三葉、紅三葉、羅頓豆等,都是常見的園林綠化地被植物。
4.2? 用于花壇和花境
花壇和花境是園林綠化建設的常見形式,主要利用花卉及其葉片構建具有群體美的景觀。綠肥植物在花壇和花境中的應用,需具有較強的觀賞性,植株應有一定的整體性、緊湊性,以便于將不同的植物物種依照高度、花色、花期等因素,進行組合搭配,形成多樣性的綠化景觀。常用的綠肥植物有小冠花、百脈根等低矮的草本植物,具有易于管理的優(yōu)勢,在國內園林綠化景觀中應用較多。
4.3? 用于邊坡、水土保持
將綠肥植物種植在需要保護的坡面上,采取生物措施來控制其水土流失,改善環(huán)境條件,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方式之一。應用在邊坡及水土保持區(qū)域的綠肥植物,應有根系發(fā)達、抗性好、管理粗放等特點,能在貧瘠的土壤中大面積繁殖。利用植物進行護坡,對地表幾乎不會產(chǎn)生破壞作用,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手段。綠肥植物中有很多品種都具有固土護坡的作用,常用的有銀合歡、胡枝子等。
4.4? 用于垂直綠化和綠籬
垂直綠化是利用立體空間的綠化方式,不占用土地空間,所應用的植物要有較好的攀援、吸附能力,多見于花架、墻體等。綠籬通常是將灌木進行修剪后形成綠籬墻,有隔檔的作用。常用于垂直綠化的綠肥植物以葛藤為主,綠籬植物則多為木豆、胡枝子等
4.5? 幾種常見的綠肥植物及其應用
紫荊,云實亞科,原產(chǎn)于中國,耐寒性較好,但耐貧瘠能力不足,對光照要求較高。在園林綠化中常栽種在草坪、建筑前,觀賞效果較好。
合歡,落葉喬木,花期長,多作為行道樹、園景樹,也可用于保護生態(tài)的地域。
苜蓿,在中國是一種常見的牲畜飼料,具有極強的耐旱性,根系強大,蓄水保水能力強,既可作為觀賞性野花,也可栽種在鹽堿地及貧瘠土地上,在防止暴雨沖刷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距瓣豆,耐寒、耐蔭蔽性能強,其花、莖均具觀賞性,多于于墻邊、廊架。
檸條,灌木,根系發(fā)達,耐高溫、耐旱、耐旱,具有極強的固土護坡作用。大面積的檸條帶,可降低風速,緩解土壤的風蝕問題,是我國西北、華北、東北西部主要的固沙造林樹種之一,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對減少貧瘠地塊的水土流失有著關鍵的意義。
地三葉草,草本植物,喜陰,不耐熱,一般用作園林地被植物和邊緣綠化上。
5? 結語
加大綠肥植物的合理開發(fā)利用力度,對園林綠化景觀建設和維護是非常必要的。園林綠化植物的選擇與配置,會形成不同的景觀效果,為人們帶來豐富多樣的感官體驗。但在植物搭配上,需要考慮植物的花期、花色、莖葉形狀等,不可胡亂搭配,避免出現(xiàn)顏色雜亂等問題,盡可能強化園林綠化的觀賞效果。綠肥植物花色豐富,可觀賞時間各異,有的一年只有一次的開花期才具有觀賞性,有的只有果實具有較強的觀賞價值,還有一些綠肥植物一年中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具有良好的觀賞效果。在利用綠肥植物進行園林綠化設計和配置時,要考慮其特有的觀賞性,進行合理的搭配,以構建優(yōu)美、獨特的綠化景觀。此外,綠肥植物以落葉喬木、草本、藤本為主,單憑綠肥植物的組合無法滿足人們四季的觀景需求。因而,綠肥植物應與其他植物搭配使用,來豐富植物多樣性,為人們提供形式多變的景觀。
參考文獻
[1] 陳子英,孫小鳳,韓梅,等.國內外綠肥研究進展[J].青海農(nóng)林科技,2020(3):54-58.
[2] 李培培,黃柯銘,申鳳敏,等.綠肥間作與氮肥減施對砂姜黑土微生物的影響[J].華北農(nóng)學報,2020,35(4):145-152.
[3] 盛聞.漯河市公園綠地豆科植物多樣性分析及其應用[J].園藝與種苗,2019,39(6):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