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標在評價建議中指出:“評價的過程即學習的過程”,這是關于課程評價功能的一種新認識和新提法,應引起我們的注意。以“家鄉(xiāng)文化生活”單元教學實踐為例,探索“評價即學習”理念的評價方式。主要圍繞“真實評價”的內涵和“如何設計真實評價任務”兩個方面進行闡述,主張讓“評價即學習”真實發(fā)生。
關鍵詞:評價即學習;家鄉(xiāng)文化生活;真實評價設計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在評價建議中指出:“評價的過程即學習的過程”,這是關于課程評價功能的一種新認識和新提法,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上冊第四單元為“家鄉(xiāng)文化生活”實踐活動單元,實踐活動單元是新教材設計的亮點,也是根據(jù)新課改精神新增加的內容,是新課程理念的體現(xiàn)。擬以“家鄉(xiāng)文化生活”單元教學實踐為例,探索“評價即學習”理念的評價方式。
一、如何理解“真實評價”
新課標要求圍繞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建設語文課程,強調以任務群為語文學習的主要內容,讓學生參與真實的言語實踐活動,廣泛聯(lián)系社會生活,全面提升語文素養(yǎng)。這些要求有一個共同點,都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強調學習過程的重要性,這就對語文課程的評價提出了一個新的要求,即評價要完整地反應學生在真實語言情境中的學習表現(xiàn),準確體現(xiàn)學生在實現(xiàn)個性化需求方面的語文素養(yǎng)發(fā)展。因此,在語文學習中引入真實評價理念,讓評價過程伴隨學習過程,準確、完整地體現(xiàn)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狀態(tài)和表現(xiàn),是“評價過程即學習過程”的基本意義。
最能體現(xiàn)“評價即學習”理念的評價方式即“真實評價”。丹尼·哈特認為:“當一個評價使學生進入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任務中時,這個評價就是真實的。這樣的評價看起來像是學習活動,而不是傳統(tǒng)的測驗。”他提出了真實評價設計原則,主要包括:
把握基本學習活動的中心和對我們有意義的理解及能力。
富有教育意義和吸引力。
是課程的一部分,而不是除了“等級評定”以外沒有任何其他目的的干擾。
反映真實的生活、學科間的挑戰(zhàn)。
經常終止于學生完成的作品或設計師或者學生的表現(xiàn)。
給學生呈現(xiàn)復雜的、不確定、開放式的問題,以及整合知識和技能的任務。
認可和重視學生的多種能力、各種學習風格,以及各種文化背景。
這些評價原則的核心是讓評價伴隨學習過程、反映真實生活、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從“真實評價“的內涵和設計原則來看,它非常適用于語文綜合實踐學習活動。筆者在開展“家鄉(xiāng)文化生活”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真實評價設計來自學習任務中的活動主題、選題及要求等,活動的內容為拍攝一段與“家鄉(xiāng)文化生活”相關的短視頻(本次活動統(tǒng)一以蘇州為調研對象),要求主題明確,以小組的形式合作完成。短視頻可以多樣化,時間不超過5分鐘,在片頭或片尾需注明組員分工情況。提供的選題參考如下:《聽吳儂軟語——蘇州語言文化調查》;《多些責任,少些遺憾——蘇州非遺保護與傳承》;《最“蘇州”——不同領域中的蘇州特色》;《朋友與不約——蘇州業(yè)余文化生活調查》;《文化自信——調研蘇州文化類公共場所》;《節(jié)氣下的蘇州——蘇城節(jié)氣民俗調查》;《小窗口、大世界——社區(qū)宣傳欄文化調查》;《食在蘇州——蘇州美食文化之旅》;《蘇州名人風云——發(fā)現(xiàn)蘇城歷史名人》;《與“文明”為鄰——發(fā)現(xiàn)、尋找蘇城的“文明”》。以上選題僅供參考,學生也可以在提供的選題方向范圍內自由發(fā)揮或者另行選題。但是一定要圍繞“蘇州文化生活”這一核心主題選擇具有蘇州文化特點的人、事、景、物等,從而表現(xiàn)其中所蘊含的文化精神。
針對上述學生任務的主題和選題參考,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選題并且在班級做開題報告,闡述小組選題的可行性、活動方案、價值意義等,這本質上是使學習主體變成評價主體,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參與評價內容選擇、評價標準制定的反思等等,這對接下來學習活動的進行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同時,教師在此活動中也要對小組選題進行口頭或書面評價,從而更好地明確評價標準。“真實評價”的觀念,有助于學生懂得評價的根本目的是服務于學習、促進學習。
二、如何設計“真實評價”任務
“真實評價”要求運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包括評價主體、評價內容和評價方式的多元化。但長期以來,學生一直習慣處在被評價的位置,其在學習活動中的“評價主體”意識欠缺。因此,教師在引入學生評價的時候應引導學生做好必要的準備。
首先是知識上的準備。一是關于語文學習評價方面的知識,讓學生對語文學習評價有所了解;二是關于本次學習任務中所涉及的文體知識,比如筆者在“家鄉(xiāng)文化生活”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有這樣兩個學習任務:總結和反思,撰寫調查報告,呈現(xiàn)對家鄉(xiāng)文化的理解與反思;共建或傳承,寫倡議書,增進對家鄉(xiāng)文化的認同感。這兩個學習任務涉及的文體為調查報告和倡議書,對于這兩個學習成果的評價一定要基于學生對“調查報告”“倡議書”的文體格式要求與寫作特點把握的前提之下操作。
此外,評價任務的設計還要注意如下原則:
首先,讓評價活動、評價任務具有真實性。比如,在“家鄉(xiāng)文化生活”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對于學習任務“家鄉(xiāng)短視頻”的拍攝作品的評價,可以設計成這樣的評價任務:作為班級公眾號“基米花”的負責人,認真審核各小組上傳的視頻投稿,為通過審核的視頻寫一段推薦詞,對于未能通過審核的視頻提出修改意見。這樣的評價任務是在真實情境中完成的,評價過程即學習過程,讓學生真正成為評價的主體,并且在評價過程中通過對評價標準的深入思考和實踐,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思辨能力以及寫作能力等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其次,評價內容要具體,對象要明確、要求要實在,并且要設計明確的步驟和評價要求。這樣能讓學生對評價意圖、評價內容和評價要求更加清楚,方便學生的評價操作。例如,筆者對學生訪談提綱評價設計了以下評分表,如表1所示:
在小組完成訪談提綱后,教師和學生根據(jù)訪談提綱評價表進行評價,評價過程是學習的過程,也是本次“家鄉(xiāng)文化生活”實踐活動的難點和重點。學生通過評價打分對訪談提綱及訪談的實施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能夠優(yōu)化訪談提綱及訪談方案,以保證最佳訪談效果。例如,有的學生就“蘇州古建筑及文物”這一選題,對蘇州博物館副研究館員錢玉成老先生進行了訪談:
學生:錢爺爺,您能跟我們聊聊蘇州博物館的歷史嗎?
錢先生:蘇州博物館成立于1960年,迄今為止已有60年了。一開始,建立在太平天國忠王府,后來遷到了貝聿銘設計的蘇州博物館。
學生:蘇州博物館現(xiàn)存藏品狀況怎樣?
錢先生:蘇州博物館館藏文物4萬余件,尤以歷年考古出土文物、明清書畫、工藝品見長。東面展廳中有許多來源于國外的文物。
學生:我先前機緣巧合參與修復了一尊大佛。但我想到,文物都會受到歷史的沖刷,那么怎么做好這個危防的工作,修繕的程度又是多少呢?
錢先生:文物保護是一個很大的課題,文物修繕有一個基本原則,叫做修舊如舊。我們要修,就要保持原來的材料,原來的形式,原來的組合,原來的功能。一切都要保持原狀。
學生:既然這么復雜,那我們?yōu)槭裁匆獔猿炙兀课奈镉性鯓拥臍v史意義?
錢先生:文物象征一些思想、思維這些代表一個民族和國家的靈魂的東西,對于這些,我們得繼承并尊重前輩的遺產,但同時得克服它的弊病,不畏過程中的困難。
學生:隨著社會的進步,大量外來文化流入,對于現(xiàn)代社會的人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視程度你有什么見解?
錢先生:傳統(tǒng)文化是一個基礎。我們現(xiàn)代人對于東方的文化,對于東方的思想,都是需要繼承的。因為我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有一些基本的文化知識和技能。只有有了他們,我們才可以工作,才可以為社會創(chuàng)造財富。
從以上訪談片段可以看出采訪者的提問思路清晰,層層深入,轉換自然。并且采訪者提出的問題明確,角度多樣,都緊扣“蘇州古建筑及文物”這一主題展開,并且談及到文化的內核。
最后,充分利用新媒介優(yōu)勢,更好地體現(xiàn)評價多元性。比如,對于發(fā)布在班級公眾號“基米花報“上的“家鄉(xiāng)文化生活”視頻作品,可以采用“我最喜歡的作品”投票方式以及參考各小組作品“周閱讀量”進行評價。這樣不僅體現(xiàn)了評價形式的多元于創(chuàng)新,更加能激發(fā)學生參與的興趣,也能突破評價主體的師生單一限制,體現(xiàn)了評價主體的多元性原則。
三、結語
語文學習應該回歸真實的生活,通過參與社會實踐和真實學習的過程去提升語文素養(yǎng)。語文教師應把所有的學習設計指向學習過程本身,學習評價作為課程設計的一部分,更應得到重視,體現(xiàn)出新課標“評價即學習”理念的評價方式。在教學實踐中,不僅要讓“評價即學習”真實發(fā)生,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習”真實發(fā)生。高中語文教材中的“當代文化參與”任務群,是以核心素養(yǎng)為綱,以語文實踐為主線,是對“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綜合能力的運用和體現(xiàn)。如上述“家鄉(xiāng)文化生活”實踐活動單元的真實評價活動的設計的實踐與探索,是以學生實踐為中心的教學過程,同時也是真實語文情境中的深度學習,對此我們還需要進行不斷地探索實踐,以期真正達到新課標所提出的要求。
作者簡介:趙琳琳(1985— ),女,西安交通大學蘇州附屬中學一級教師,主研方向為高中語文閱讀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