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成康,李 亮,王 齊
(1.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甘孜醫(yī)院(甘孜州人民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康定 626000;2.東部戰(zhàn)區(qū)總醫(yī)院急診醫(yī)學科,南京 210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OPD)為臨床常見呼吸系統(tǒng)疾病,好發(fā)于老年人群,具有病程長、預后不良等特點[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是COPD患者在短時間內(nèi)呼系統(tǒng)癥狀加重的臨床事件,發(fā)病急、進展快,病死率較高[2]。目前,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呼吸道感染是引起AECOPD的主要原因,炎癥反應、免疫機制等均能參與疾病進程[3]。肺泡表面活性物質(zhì)蛋白D(SP-D)主要由肺泡型上皮細胞分泌,參與機體肺部防御及免疫調(diào)節(jié)反應,近年有學者發(fā)現(xiàn),SP-D與AECOPD病情發(fā)展密切相關(guān)[4]。超敏C反應蛋白(hs-CRP)及降鈣素原(PCT)為臨床評估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常用指標,其血清水平均與感染程度呈相關(guān),故在評估AECOPD病情發(fā)展及預后中均有重要作用[5]。基于此,本研究回顧性分析我院128例AECOPD患者臨床資料,以評估SP-D、hs-CRP、PCT對病情發(fā)展及預后的影響,為臨床治療提供新靶點,如下。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2017年2月~2020年6月我院128例AECOPD患者臨床資料。納入標準: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診治中國專家共識(2017年更新版)》[6]中AECOPD診斷標準者;年齡為20~75歲;資料齊全。排除標準:合并支氣管擴張、支氣管哮喘、肺栓塞、腫瘤性疾??;伴自身免疫性疾?。桓文I功能障礙;凝血功能障礙;近6個月內(nèi)外傷史或手術(shù)史;近2周內(nèi)使用抗菌藥物治療。128例AECOPD患者男性80例,女性48例;年齡54~75(65.91±7.05)歲;體質(zhì)量指數(shù)(BMI)19~28(24.85±3.01)kg/m2。
1.2 方法128例AECOPD患者入院后均按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診治中國專家共識(2017年更新版)》,給予糖皮質(zhì)激素吸入、β2受體激動劑、抗膽堿藥物及祛痰藥物治療,且根據(jù)感染情況選擇敏感性抗菌藥物治療。在患者治療前(入院時)及治療7d后,收集其血標本,采用雙抗體夾心法(試劑盒由北京百晶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提供)檢測血清SP-D,使用免疫透射比濁法(試劑盒由北京北方生物技術(shù)研究所提供)檢測血清hs-CRP,采用化學發(fā)光免疫法(試劑盒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檢測血清PCT;并使用肺功能儀(日本捷斯特,型號:HI-101)檢測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氣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第一秒用力呼氣量占預計量百分比(FEV1%)。
1.3 統(tǒng)計學方法使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使用Kolmogorov-Smirnov正態(tài)性檢驗、Levene方差齊性檢驗,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mean±SD表示;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統(tǒng)計學方法包括配對樣本t檢驗、獨立樣本t檢驗、χ2檢驗及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OC曲線),給出的統(tǒng)計值t值、χ2、P值。檢驗水準α=0.05。
2.1 治療前后血清SP-D、hs-CRP、PCT水平及肺功能變化情況128例AECOPD患者治療7d時,無死亡病例。治療7d后,128例AECOPD患者血清SP-D、hs-CRP、PCT均較治療前降低(P<0.05),F(xiàn)EV1/FVC、FEV1%則較治療前升高(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血清SP-D、hs-CRP、PCT及FEV1/FVC、FEV1%比較
2.2 存活組及死亡組一般資料比較128例AECOPD患者治療28d時,生存99例(77.34%),納入存活組;死亡29例(22.66%),納入死亡組。兩組性別、年齡、BMI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存活組入院時FEV1/FVC、FEV1%均高于死亡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2.3 存活組及死亡組入院時血清SP-D、hs-CRP、PCT水平比較存活組入院時血清SP-D、hs-CRP、PCT均低于死亡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入院時血清SP-D、hs-CRP、PCT水平比較
2.4 入院時血清SP-D、hs-CRP、PCT及FEV1/FVC、FEV1%對AECOPD患者不良預后的預測價值經(jīng)ROC曲線分析,發(fā)現(xiàn)入院時血清SP-D、hs-CRP、PCT及FEV1/FVC、FEV1%對AECOPD患者不良預后均具有較高診斷效能(P<0.05),靈敏度分別為82.76%、89.66%、75.86%、89.66%、96.55%,特異度分別為62.63%、86.87%、91.92%、70.71%、73.74%,截斷值分別為147.090 ng/mL、48.880 mg/L、8.935μg/L、53.500 %、39.500,見表4、圖1。
表4 入院時血清SP-D、hs-CRP、PCT及FEV1/FVC、FEV1%對AECOPD患者不良預后的診斷效能
圖1 入院時血清SP-D、hs-CRP、PCT及FEV1/FVC、FEV1%診斷AECOPD患者不良預后的ROC曲線
SP-D為呼吸道上皮細胞的主要分泌物之一,屬于膠原凝集家族蛋白,具有天然免疫功能,能抑制炎癥發(fā)生發(fā)展,并協(xié)助機體免疫系統(tǒng)清除病原體,在保護肺功能方面也具有一定作用[7]。hs-CRP為一種由肝細胞合成敏感性較高的急性時相蛋白,在機體出現(xiàn)感染、炎癥時,其血清含量可迅速升高[8]。PCT現(xiàn)已作為鑒別細菌感染的新型標志物,在正常機體中含量極少,但受到細菌毒素及炎性反應刺激時,可顯著升高[9]。故SP-D、hs-CRP、PCT在AECOPD病情發(fā)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對此,本研究就血清SP-D、hs-CRP、PCT在AECOPD患者治療前后變化情況及對患者預后預測價值展開分析,以評估血清學指標的應用的效果,為臨床診療提供新思路。
AECOPD患者肺功能受限較為嚴重,肺康復為治療的主要內(nèi)容,故患者肺功能變化情況也能輔助評估臨床療效[10]。本研究發(fā)現(xiàn),128例AECOPD患者治療后肺功能(FEV1/FVC、FEV1%)較治療前升高。這也說明,在AECOPD診治中國專家共識的引導下,積極治療,能有效改善肺功能,緩解患者臨床癥狀。且128例AECOPD患者治療后血清SP-D、hs-CRP、PCT均較治療前降低。提示SP-D、hs-CRP、PCT能參與AECOPD的發(fā)生發(fā)展,并隨患者病情轉(zhuǎn)歸,血清含量下降,與Lin[11]及?olak[12]等學者研究結(jié)果一致。另外,存活組入院時FEV1/FVC、FEV1%均高于死亡組。這也可能與入院時肺功能損傷越嚴重的AECOPD患者,肺組織及肺血管炎癥反應也更為強烈,治療難度大,預后較差有關(guān)[13]。且FEV1/FVC、FEV1%對AECOPD患者不良預后均具有較高診斷效能。也證實,F(xiàn)EV1/FVC、FEV1%在評估患者病情進展中能發(fā)揮重要作用。但肺功能檢查只能評估肺廣泛病變的病理生理變化,對輕微的局限性病灶診斷效能較低,還需聯(lián)合血清學指標,以全面評估病情進展方向[14]。
SP-D作為一種肺表面活性物質(zhì),具有降低肺泡表面張力、提高肺順應性、促進肺換氣等作用,且在肺急性損傷時也能參與防御功能,能保護肺組織結(jié)構(gòu)及功能[15]。肺損傷后,SP-D可由四聚體變?yōu)閱尉垠w,肺血管通透性增加,使SP-D易由肺泡向血清轉(zhuǎn)運,導致血清含量升高[16]。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存活組入院時血清SP-D低于死亡組,且血清SP-D對AECOPD患者不良預后均具有較高診斷效能,靈敏度及特異度分別為82.76%、62.63%。該結(jié)果表明,入院時血清SP-D能輔助評估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并預測患者病情進展,對預后判斷有較高應用價值。分析其原因與AECOPD患者肺損傷嚴重時,機體防御功能升高,使SP-D大量釋放,導致血清水平升高有關(guān)[17]。
hs-CRP則在組織損傷、炎癥或感染時,迅速分泌,血清含量與機體炎癥反應及感染嚴重程度呈顯著正相關(guān)[18]。本研究中,存活組入院時血清hs-CRP低于死亡組,且血清hs-CRP對AECOPD患者不良預后均具有較高診斷效能,靈敏度及特異度高達89.66%、86.87%。考慮該結(jié)果與入院時病情嚴重AECOPD患者,炎癥反應更為強烈,hs-CRP被大量釋放入血,進一步刺激炎癥反應,形成惡性循環(huán),導致患者預后不良有關(guān)[19]。
不僅如此,PCT是由甲狀腺C細胞分泌的降鈣素前體物質(zhì),機體受到感染侵襲時,可顯著升高,在膿毒癥診斷中發(fā)揮重要作用,而AECOPD多由感染引起,故PCT對AECOPD病情評估也有一定意義[20]。本研究結(jié)果也證實,存活組入院時血清PCT低于死亡組,且血清PCT對AECOPD患者不良預后均具有較高診斷效能,且截斷值為8.935μg/L。提示,入院時血清PCT水平越高者,病情程度越嚴重,預后越不良,且在血清PCT>8.935μg/L時,患者出現(xiàn)死亡預后的風險極高,臨床需予以重視。
綜上所述,AECOPD患者治療后血清SP-D、hs-CRP、PCT可顯著降低,且入院時血清SP-D、hs-CRP、PCT水平較高者,預后較差,臨床應對此類患者予以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