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靜
初中階段是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重要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生往往富有鮮明的個性化特征,對身邊的事物有獨到的見解。在初中寫作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挖掘學生的個性,結合新課標的具體要求,進一步提高寫作教學的效率。
為了進一步提高初中寫作教學的效率,教師應當開展積極有效的寫作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感悟生活,在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不斷提升作文水平。
一、培養(yǎng)寫作興趣,引導趣味化寫作
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寫作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就成了教學的關鍵。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就成為了教師一直積極探索的問題。首先,教師可以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并鼓勵學生積極思考,比如,文章主要敘述了什么事情、文章的中心是什么、運用了哪些寫作方法,如此一來,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更增強了語言的條理性。當然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能夠感受語言的魅力,從而對寫作產(chǎn)生興趣。其次,引導學生主動觀察身邊的人和事,讓學生不僅要會寫,還要會看、會說、會聽。寫作是語言的藝術,更是一種感悟的藝術,從生活中獲得的感悟,從親身體驗中得到的收獲都是學生寫作的靈感來源,能激勵學生產(chǎn)生寫作的動力,進一步培養(yǎng)其寫作興趣。最后,還可以通過積累素材來提升寫作能力,初中生對于社會的認知還處在懵懂階段,因此閱讀變成了學生拓寬眼界,激活思維的最好方式。課前和課后,教師都可以利用五分鐘的時間,讓學生分享優(yōu)美的句子,或者摘抄優(yōu)美段落,久而久之,學生養(yǎng)成了良好的積累習慣,作文不再空洞乏味,寫作積極性也會越來越高。總之,寫作應該是從培養(yǎng)興趣開始,不斷引導學生進行趣味化寫作,從而提高寫作教學的效率。
二、創(chuàng)設寫作情境,引導學生真實寫作
在寫作教學中,我們不能拋開學生所處的環(huán)境,而讓學生脫離實際,泛泛而談。因此,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一定的寫作情境,讓學生融入其中,與作文的主題產(chǎn)生共鳴,進一步領會文章主題,讓學生的作文更加生動真實。例如在開展愛國主題的寫作時,教師可以先播放《我和我的祖國》影片片段以及歌曲,讓學生在頭腦中產(chǎn)生一定的畫面,融入到愛國這一具體的寫作情境中,對愛國形成更加具體的概念。教師可以進一步講解我們祖國是如何的強大、繁榮,讓學生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形成生動感人的文字。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知識面不斷地拓展,寫作時就會有感而發(fā),有話可說,作文內(nèi)容也會更加真實。此外,教師還可以從學生的生活出發(fā),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讓學生參與其中。例如在“感恩父母”的主題寫作中,教師可以布置任務,讓學生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從實際行動中體會親情,當然也可以在課堂上再現(xiàn)情境,然后組織學生分享感受,回憶當時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寫作靈感。在寫作過程中創(chuàng)設具體寫作情境,可以進一步提高寫作的效率。
三、重視寫作過程評價,引導學生反思性寫作
寫作過程中,教師往往只重視作文結果的評價,學生作文的好壞“一錘定音”。新課標明確提出,要將多種評價方式結合起來。因此我們要發(fā)揮寫作評價的優(yōu)勢,讓學生能夠從自身的不斷反思中,提升作文水平。我們倡導的寫作過程評價,并非是打亂學生的寫作思路,中斷學生的寫作過程,而是合理、有序地規(guī)范學生的寫作過程。例如教師可以在學生產(chǎn)生寫作思路后,引導學生分享,這種分享可以是小范圍的,這就解決了學生寫作離題、偏題的問題,有效地避免了學生在后續(xù)的寫作上浪費時間。此外,教師也可以組織“一句話小課堂”活動,讓學生用一句話概括自己寫的文章內(nèi)容,組織學生討論這樣寫的好處與壞處,教師及時評價,引導學生反思,從而促使學生作文水平的提升。寫作過程的評價不是單一的,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個性化特征,提出有針對性的評改意見,對癥下藥,以鼓勵為主,引導學生思考分析,不斷地提升作文水平,從而提高寫作教學的效率。
初中寫作教學應當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注重寫作素材的積累。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引導的同時,還要創(chuàng)設一定的寫作情境,拓寬學生的寫作視野,激活學生的寫作思維,從而進一步為學生的寫作增添動力。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開展寫作評價,督促學生進行寫作反思,只有將這些融入到日常寫作教學中,才能提高初中寫作教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