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杰
近年來,高考語文總是與時代脈搏緊密相連,高考作文也總是關注時代熱點。在這樣的背景下,時評文的寫作就成了考生們備考的重點,如何寫好時評文,如何突破時評文寫作的思維瓶頸也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敖裹c討論法”為思維路徑很好地幫助學生們突破時評文寫作的思維瓶頸。
這一方法包括四個層面??陀^性層面:處理信息和感官的覺察;這一環(huán)節(jié)可提出問題、困難,描述時評材料中的人物事件行為,事件的發(fā)生等。提出關于事實、外部現實或印象的問題。反應性層面:有關個人的反應和聯想;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回憶,聯想,說出自己的擔心、感受。讓外部世界與自己的內部經驗相聯系,喚起個人對信息反應的問題,幫助學生找準材料的核心問題。詮釋性層面:關于意義、重要性和含義,思考主題、思想,事件的原因,發(fā)現其中的意義、價值、重要性、含義的問題。決定性層面:關注解決方案。思考“怎么辦”的問題,就是基于以上過程得出結論或做出決定。
這四個步驟其實就是遵循了人類認知的內部過程:知覺、反應、判斷和決定。這四個步驟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突破時評文寫作思維瓶頸,讓學生的思考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審題過程中不至于慌亂,不再眉毛胡子一把抓,或者舍本逐末。
例如,我們的一次時評文寫作小訓練,我們試著以“焦點討論法”為思維路徑來解讀兩則材料,找到寫作的重點。首先是認識過程,先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材料中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其次,是認知過程的感性反應,也屬于認知過程;接下來引導學生們談談自己對這兩則材料的感受。第三,引發(fā)對方更多的理性思考、深入探索緣由并尋找更多的可能性;為什么會有這些不同,請學生們談談原因。然后到最后一步,聚焦到“當官要當什么樣的官?”這個問題上來。同學們擬定了“常懷為民之心”“為官者,為人也”“做官為民,風氣需正”等精彩的標題。
由此可見,“焦點討論法”其實就是對材料的循序漸進的認識過程,通過提問的方式,從客觀現實入手,關注學生的感受和看法,發(fā)散的理性思考,形成一個思維閉環(huán),比較準確地找到寫作的最佳立意?!敖裹c討論法”能引導學生整體關注材料,既能聚焦材料中的核心人物和核心事件,啟發(fā)學生感悟材料,打開學生的思維,找出最刺激學生內心的寫作點,又能引導學生思考該怎樣做,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從而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數,言之有物,不失為時評文寫作突破思維瓶頸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