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民 徐回回 蘇偉
從事任何行業(yè)、任何領域、任何學科都需要一定的基本功。體育與健康課程是一項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發(fā)展學生體能,掌握運動技能為主要目的課程。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實踐中,不僅要向學生傳授體育與健康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學生傳授運動技能。處理教材的能力、精練的語言講解、準確的動作示范、有效的教學組織、勤于反思的習慣等都是體育教師的必備基本功。基本功的修煉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需要廣大體育教師付出艱辛的努力,尤其是剛工作的青年教師顯得尤為必要。筆者在新教師基本功比賽、骨干教師評選、晉升高級教師的面試過程中發(fā)現(xiàn),講解不清晰、動作示范不準確、教學組織混亂等現(xiàn)象比比皆是,究其原因就是教師平時缺少基本功的打磨。在查閱文獻資料、問卷調查、在多年的希望之星班學員培養(yǎng)過程中,我們提煉出體育教師教學基本功的修煉路徑如下:
1 立足課標深研教材,提高處理教材能力
課標是指導學校體育教學的綱領性文件,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雖然對體育學科的性質與特點、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都作了詳細的說明,但畢竟是指導性文件,體育教學具體教什么?如何教?需要廣大一線教師去深入研究。教師只有反復研讀課標,深刻領會課標精神,認真鉆研教材,將課程標準提出的目標任務分解到學年、學期、單元、課時計劃中,才能最終實現(xiàn)課程標準提出的總體要求。筆者通過對300中小學體育教師問卷調查后發(fā)現(xiàn),只有30.3%的教師看過課程標準,其中15.2%教師讀過兩遍,3.8%的教師讀過三遍;有69.7%的中小學體育教師至今沒有看過課程標準。由于體育教學缺乏系統(tǒng)性,中小學教學嚴重脫節(jié),導致“排球正面雙手墊球”“跨越式跳高”等內容,從小學教到高中能真正掌握的學生很少,雙杠、單杠、跳箱成了學校體育器材達標驗收的擺設?;诖耍覀冋J為教師必須反復研讀課標,在吃透課標精神的基礎上,認真鉆研教師用書和學生用書,教師用書對體育教師的教學提出了詳盡的指導。例如人教版《體育與健康教師用書》對課程目標、教學內容與課時分配、分章節(jié)就體育與健康教學內容與教學建議、體育教學實施建議等做了詳細介紹,只要一線體育教師按照要求結合地域、校情、學情實施教學,就能較好地完成課程標準提出的目標和任務。
2 苦練自身運動技能,練就過硬專業(yè)本領
體育與健康課程的主要目標和任務就是要學生傳授運動技能,在運動技能傳授的過程中,離不開教師的講解和示范,簡潔的語言,準確的示范都是在教師日常的教學實踐中練就的。以籃球的“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為例,教師用書對此動作方法進行了詳盡的描述,我們仔細分析就可以比較簡潔的語言表述為:“以右手投籃為例,行進間運球,當球從地面反彈時,右腳跨出一大步同時雙手抱球,接著上左腳用力蹬地起跳,用單手肩上投籃動作將球投出”。這樣的表述既簡潔又明了,因為“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是在掌握了“行進間運球”和“單手肩上投籃”基礎上而教的,學生已經知曉“行進間運球”和“單手肩上投籃”的動作概念,并已掌握了這兩項動作技術,教師沒有必要再過多解釋出手后的手指撥球動作等。教師在講清動作方法后,在學生練習的過程中可以用“跨步接球要連貫,單手托球要穩(wěn)定,屈碗撥球要柔和”語言提示。又如“籃球體前變向換手運球”的動作方法,教師在仔細分析教師用書后,可以這樣講解:“以右手運球為例,變向時,右手按拍球的右后上方,使球從自己的體前右側反彈到左側前方,同時右腳蹬地向前跨出,上體左轉,用肩保護好球,換左手運球,向前推進”。學生練習時教師適時語言提示:“變向運球動作快,運球高度要降低;蹬跨轉體探肩快,換手護球不能忘”。
在運動技能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動作示范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這就需要教師熟練掌握課標、教師用書、教材規(guī)定的動作技能,需要平時反復練習,才能保證在教學過程中向學生展示正確、準確的動作示范?!岸拙崾狡鹋堋薄翱鐧谂堋薄翱缭绞教摺薄岸拙崾教h”“挺身式跳遠”“雙手頭后向前擲實心球”“側向滑步推鉛球”“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行進間低手上籃”“單手肩上投籃”“正面雙手墊球”“正面上手發(fā)球”“排球的傳球”“腳內側踢球”“外腳背運球”“前滾翻”“后滾翻”“雙杠支撐擺動挺身下”“單杠一腳蹬地翻身上”“乒乓球”“羽毛球”等都是體育教師平時反復練習的運動技能。正確準確的動作示范,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給人賞心悅目的感受。體育教師的自身運動技能是體育教師的必備專業(yè)本領之一。
3 扎根體育教學實踐,提高課堂組織能力
體育實踐課的本質特點是實踐性,是需要在室外、體育場館完成的。由于體育課堂的開放性、復雜性,需要體育教師練就較好的課堂教學組織能力。
體育教學過程中的教師、學生、內容三者相互發(fā)生作用,讓體育教學過程成了一個動態(tài)而又復雜的過程,為了達到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和諧共生,需要教師具備較好的課堂組織能力。教師的課堂組織能力主要體現(xiàn)在抓好體育課堂常規(guī),安排好各階段的組織教學,要根據(jù)不同的教材內容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與手段,要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特點組織教學。
課堂常規(guī)是保證體育課順利開展的基本規(guī)則,包括課前常規(guī)、課中常規(guī)、課后常規(guī)。課前常規(guī)主要指教師場地器材的準備,學生運動服裝、鞋帽的要求;課堂常規(guī)主要包括體育委員報告人數(shù),師生問好,教師檢查服裝,安排見習生,安全教育,學生課堂學習時的要求等;課后常規(guī)指課結束時幫助教師收還器材等。抓課堂常規(guī)要讓學生明確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的目的,必須要嚴格要求和常抓不懈,必須把課堂常規(guī)教育滲透在體育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
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的教學要有機融合在一起。準備部分的活動安排要為基本部分服務,要能自然過渡,準備部分要讓學生充分活動開,為基本部分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準備部分要新穎,不能總是慢跑,徒手操。好的準備活動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盡快進入課堂狀態(tài)?;静糠謨热莅才乓袧u進性,要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由分解到完整練習的原則。基本部分的內容安排要考慮教材的合理搭配,注意上下肢的配合。運動負荷的安排要適切,要遵循動作技能的形成規(guī)律。教師一定要做到精講多練,要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練習,運動技能的掌握需要大量的練習才能形成。教學的組織形式也要多樣,要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特點,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要多采用比賽法、游戲法等,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練興趣。結束部分主要是整理放松小結,要充分讓學生放松,可選擇舞蹈、放松操等,有效幫助學生放松身心,要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的情境,要讓學生期待下一次課。
4 勤于課后教學反思,提升教學設計水平
教學反思是一個教師迅速成長的有效路徑,課后寫教學反思可以迫使教師開動腦筋,深度思考課堂教學中的得與失。教學反思可以從上一節(jié)課上的怎么樣?即教學目標達成度如何?學生參與學習的程度如何?課的總體效果如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哪些亮點和創(chuàng)新的方法手段?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哪些值得點贊的地方?上一節(jié)課不足之處是哪些?對上一節(jié)課的改進建議是什么?等幾個方面入手。經常寫教學反思可以迅速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可以提升自己今后的教學設計水平,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字表達能力,最終提升自己教學與研究的水平。
教學設計是對一節(jié)課的整體規(guī)劃,一個好的教學設計是上好一節(jié)課的前提。體育教師必須根據(jù)國家課程標準的要求,合理制定好年度教學計劃、學期教學計劃、單元教學計劃、課時計劃。教學設計水平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累積的過程,需要持之以恒去研究。教師平時要善于模仿好的課時計劃,要多研究公開課、比賽課的計劃。在設計一節(jié)課時,教學目標的確定要適合學生的認知技能基礎,要以學生的身心特點為依據(jù),目標要具體明確并可觀察、可測量。課的重點要突出,難點把握要精準,教學方法、手段的選擇與運用要能抓住教學重點,要能有效突破難點。教學內容的搭配要體現(xiàn)身體全面發(fā)展的要求,場地器材、分組學練要能保證學生足夠的練習密度。運動負荷的安排要適中,每一節(jié)課都要讓學生學有所獲,要時刻追問,本節(jié)課學生學到了什么知識?發(fā)展了哪些體能?掌握了什么技能?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設計水平。
總之,體育教師的教學基本功需要長期的打磨,需要堅守一顆“我一定要成為一名優(yōu)秀教師”的初心,需要立足課堂深入研究才能練就過硬的體育教學本領。
(作者單位:江南大學附屬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