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最好不要有太多的光環(huán)在頭頂上。光環(huán)越多,頭腦就越容易發(fā)昏,反而教不好書。
回想30余年的從教經歷,王躍平依舊感謝那一份機遇。大學畢業(yè),王躍平就一直在鄉(xiāng)鎮(zhèn)中學教書,二十幾年的堅持,不僅打磨了王躍平的教學能力,更培養(yǎng)了他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情。在一次自貢市的賽課比賽中,王躍平成為唯一一個獲得一等獎的農村中學教師,也正是在那場比賽上,他的才干被匯東實驗學校的校長發(fā)掘,很快,王躍平收到來自校長的橄欖枝,也正是這樣一份機遇,讓他邁步到匯東實驗學校這個更高的平臺。
讀書,是王躍平一直以來的愛好。在鄉(xiāng)村中學教書時,身邊的老師都不愛看書,但自己偏偏是個例外。王躍平癡迷于書籍,常常一看就是一宿。鄉(xiāng)村的條件不比城市,甚至宿舍外墻都已經被雨水沖刷得只剩一半,不過只要有書籍做伴,王躍平就常常能忘記條件的艱苦。記得一個晚上,王躍平挑著微弱的燈光,通宵讀完了海明威的長篇《喪鐘為誰而鳴》。結尾時主人公犧牲,戰(zhàn)友想象他在通紅的旭日中走來。讀到這里,外面剛好天亮,遠處山坡上,一抹朝陽冉冉升起,王躍平眺望初升旭日,仿佛看到主人公從晨光中向自己走來。那一刻,王躍平深刻地感受到,讀書實在是一件無比幸福的事!
在王躍平看來,語文學科的教學,不能僅僅停留在課本上,因此王躍平也會將閱讀帶上課堂。他的教材有一些“特殊”,除了統(tǒng)一的語文教材外,還包括不少課后讀物,譬如《宋詞三百首》等。上課的時候,王躍平常常跟孩子們分享一些名著中的經典情節(jié),當講到最精彩的地方,又故意停下,等孩子們都津津有味地等著聽后面的故事時,他便拋出一句:“看著我干嘛,回去自己看唄!”就這樣,孩子們的閱讀興趣被提了起來,王躍平也就趁機把這些書籍推薦給了他們,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像引誘魚兒上鉤一樣讓孩子愛上閱讀”。
王躍平自稱是“性情中人”,他的語文課從不按部就班,要講什么完全隨性。岳飛的《滿江紅》是王躍平眼中的宋詞之冠,每一個學生都應該知道,所以《滿江紅》成了王躍平課堂里的必修課文。不過王躍平在講課時也不會停留于詞本身,而是通過講述那段歷史,再結合自己親游岳飛古跡的感受,帶學生領會岳飛的英豪形象,從而更好地體會詞中表達的意境。講完這些以后,王躍平又會拋出問題:“當初岳飛可否抗命不回而免遭殺身之禍?是否可憐了他才二十歲的英才兒子岳云?”引導學生課后積極思考、討論,而不是學完就罷。
在王躍平的教學生涯,有件事讓他一直難以忘懷。一次家長會后,他收到一名家長的留言。這名家長是一個性格內向的女孩的母親,她在留言中說,王躍平連續(xù)幾次叫錯女孩的名字,讓女孩很難過,感覺老師對自己完全不在意。王躍平驚愕于自己犯了大錯卻渾然不覺,為了彌補,王躍平開始經常找機會跟女孩說話,還選她做課代表,能更多地和老師交流。后來女孩逐漸變得開朗,中考甚至以695分的優(yōu)異成績考上了國家級重點中學。畢業(yè)后,孩子的母親專程來信感謝王躍平,稱他為孩子生命中的貴人。不過在王躍平看來,他更應該感謝這位母親,是她讓自己學會關注每一位學生。
教書三十載,王躍平榮譽不少,但他對成績一向看得不太重,他說:“教師,最好不要有太多的光環(huán)在頭頂上。光環(huán)越多,頭腦就越容易發(fā)昏,反而教不好書?!痹诮處熯@個崗位,王躍平還是更想做一個“性情中人”,畢竟比起那些頭銜,能讓學生喜歡,才算是真正的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