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艷 孟海燕 宋紅霞 劉盎
【摘要】目的 探討綜合護理干預聯(lián)合有氧運動對房顫射頻消融術后患者心理與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擇2019年4月---2020年4月在我院行射頻消融術治療的70例房顫患者, 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將納入研究的全體病例均分成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35例。對照組實施綜合護理干預,研究組在綜合護理干預基礎上聯(lián)合有氧運動。2組分別干預大于12周,評估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心理狀態(tài)及生活質量的變化。結果 干預后研究組SAS、SDS評分較對照組明顯降低,差異顯著(P<0.05);研究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 房顫射頻消融術后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聯(lián)合有氧運動,對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和生活質量效果顯著,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綜合護理干預;有氧運動;房顫射頻消融術;心理;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2026-5328(2021)01-091-03
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AF)是較為常見的心律失常疾病之一,其發(fā)病率隨著年齡逐漸升高,還能引起多種心臟病,嚴重危害人類健康[1]。射頻消融術作為一種可以有效終止、減少房顫發(fā)生的治療方法,被廣泛應用于臨床。但如果治療和護理不當,術后患者的心理及生活質量會受到嚴重影響,導致焦慮、抑郁等精神心理問題[2]。綜合護理以護理程序為核心,對患者進行心理、行為和認知等方面的干預,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負性心理情緒。有氧運動指運動強度較低、有節(jié)奏、持續(xù)時間較長的體育鍛煉。已有多項研究表明有氧運動在心臟疾病的改善中發(fā)揮重要作用[3]。因此,本研究通過觀察綜合護理干預聯(lián)合有氧運動對房顫射頻消融術后患者的心理和生活質量的影響,制定房顫射頻消融患者的術后康復方案。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4月1日~2020年4月30日在我院進行射頻消融術治療的70例房顫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35例。病例納入標準: 符合歐洲心臟協(xié)會發(fā)布的房顫診治指南中的陣發(fā)性房顫診斷標準;年齡 36~75 歲;無骨骼、關節(jié)系統(tǒng)疾病;可以正常活動。排除標準: 心房舒張末期內徑>60mm;甲狀腺功能亢進;風濕性心臟瓣膜病;3 級以上的心功能不全;患有其它嚴重疾病,預期壽命不足一年。兩組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觀察組的運動強度均經主管醫(yī)生知情同意。2 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組患者術前護理方法相同,術后均服用華法林抗凝,并監(jiān)測凝血酶原時間的國際標準化比值以達到2~3。對照組術后即刻開始實施綜合護理干預聯(lián)合有氧運動,具體方案如下。
1.2.1綜合護理干預(1)心理護理,術后責任護士與患者交流,深入了解其心理狀態(tài),認真回答患者提出的問題,消除顧慮;(2)知識教育干預,普及房顫的相關知識及用藥的注意事項,使患者對自身疾病有正確的認識;(3)基礎護理及作息計劃,為患者制定針對性平衡膳食,少食多餐,清淡易消化飲食,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根據身體狀況適量活動,利于身體康復。(4)出院后定期進行隨訪。
1.2.2 有氧運動 經主管醫(yī)生評估患者的身體機能,從術后3--5天進行有氧運動干預:尊重患者以往的運動習慣,根據個體體質、病情、生活方式,由主管護士指導和檢測,教會患者設計適合自己的運動方案,以太極拳、騎自行車、健身舞,瑜伽、游泳或慢跑等運動方式為主,在運動中采取集體或結伴進行,以增進情感交流,愉悅心情、增強信心,保持情緒平穩(wěn);地點要空氣清新,溫度適宜,地面平坦,居家運動也可,在餐后 1h 后進行。教會患者自測心率,鼓勵帶運動手表或手環(huán)檢測心率,運動時長以30分鐘至1小時不等,運動頻率為每周3~4次或隔天進行,運動強度以不超過最大運動心率為宜,最大運動心率=(220-年齡)×0.8;運動后身心舒暢,身體微汗。運動過程中如出現(xiàn)身體不適,立即停止運動,就地休息,必要時通知家人或撥打120急救。出院后隨訪醫(yī)生和護士通過電話,QQ,微信、和門診等方式定期了解患者病情、有氧運動、心理狀況、生活質量等。解答患者疑問,必要時遵醫(yī)囑適當增加或減少運動量,保證有效運動和患者安全。
1.3 觀察指標
對2組射頻消融術患者干預后的心理狀態(tài)(SAS評分評價焦慮程度,SDS評分評價抑郁程度;SAS 和SDS 量表評分各有 20 個項目,每項 1~4 分 ,總分 20~80分,評分越高表明心理壓力程度越嚴重。)和生活質量(采用生活質量量表評估,主要包括總體健康、社會功能、身體機能、軀體角色4項,每項評分 100 分,評分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佳)進行觀察分析。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SDS、SAS評分比較 ?干預后,研究組SDS、S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
研究組房顫射頻消融術后患者干預后的生活質量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房顫射頻消融術是將電極導管經靜脈或動脈血管送入心腔特定部位,釋放射頻電流導致局部心內膜及心內膜下心肌凝固性壞死,達到阻斷快速心律失常異常傳導束和起源點的介入性技術,近幾年來已廣泛應用于臨床。由于射頻消融術后有一定的復發(fā)率,且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的缺乏,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焦慮、抑郁、恐懼等心理壓力。此外,術中釋放的高頻電流對患者亦是強烈的應激源,引起交感神經的興奮性增加,同時刺激組織釋放更多的兒茶酚胺,使患者產生各種不良心理反應,形成一種惡性循環(huán),影響患者的康復及精神狀態(tài),也對患者以后的生活質量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采取積極有效措施緩解房顫術后患者的負性心理,對改善其生活質量有積極的意義。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12周后,研究組患者SDS和S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且研究組的生活質量分項評分上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提示綜合護理干預聯(lián)合有氧運動對房顫射頻消融術后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不僅可顯著改善其焦慮、抑郁等不良的心理壓力,而且可提升身體機能,提高生活質量。綜合護理是以護理程序為核心,結合患者病情,從患者的心理、飲食、用藥、隨訪等多個方面進行護理,可以提高患者認知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緩解心理壓力,降低患者焦慮、抑郁,改善生活質量。有氧運動一般指運動強度較低、有節(jié)奏的、持續(xù)時間較長的體育鍛煉。對于提高人類健康尤其是增強心血管系統(tǒng)功能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其特點在于低強度運動結合穩(wěn)定快速心率可以有效提高心肺耐力和血液循。也有研究表明,有氧運動會導致運動者產生良好積極的心理情緒并至少保持到運動結束后 60min;消極情緒在運動中是一直下降的,并且在運動后60min內一直保持下降趨勢。進行系統(tǒng)科學的有氧運動療法,可改善患者生理狀態(tài),提高機體抵抗力,同時積極健康的有氧運動能夠排擠患者不良情緒,對心理狀態(tài)調整有輔助作用。
本研究通過綜合護理干預聯(lián)合有氧運動,可幫助患者學習房顫及射頻消融術的基本知識,糾正以往的錯誤認知,建立正確科學的干預方式,使患者堅持適合自己的有氧運動,提高認知水平和身體素質,調整各個器官的生理機能,使患者能夠修心養(yǎng)性,平靜內心,更有效的適應社會生活,提高生活質量。
4 小結
綜合護理干預聯(lián)合有氧運動對房顫射頻消融術后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不僅可顯著改善其焦慮、抑郁等心理壓力,而且可顯著提高其生活質量,改善預后。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實際實施中,患者的年齡與身體狀況相差甚大,有氧運動的強度和方式較難統(tǒng)一;(2)隨訪方式可能存在偏差。在今后的研究中會增大樣本量以獲取更為科學可靠的結論。
參考文獻
[1] Corradi D.Atrial fibrillation from the pathologist’S perspective[J].Cardiovasc Path01.2014.23(2):7l-84.
[2]黃穎梅 ,邱赟 ,黃亞聰,等 . 綜合護理干預對行射頻消融術心房顫動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6,27(20):3978-3979.
[3]沈玉芹,宋浩明,王樂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氧運動康復治療[J].中華內科雜志,2010,49(4):342-344.
作者簡介:李紅艷,女,漢族,1976年12月生,山東濟南人,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心內科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