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云標
摘要:馬克思對小生產(chǎn)者有過這樣的描述:他們需要一個好皇帝,希望這個高高在上的皇帝從上面恩賜給他們以雨露和陽光。墨子代表的自由民和勞動者,主體意識有了有了一定的覺醒,本身的力量又不足,唯一的希望是在圣明之君的領導下,社會安定統(tǒng)一,人民安居樂業(yè)。這就是墨子的尚同管理思想。
關鍵詞:上德下效;下情上述;禁止私行
墨子將社會劃分為家、里、鄉(xiāng)、諸侯、天下。一家的事務統(tǒng)一到家長,若干家的事務和思想統(tǒng)一到里長,若干里長的事務和思想統(tǒng)一到鄉(xiāng)長,若干鄉(xiāng)長事務和思想統(tǒng)一到諸侯,若干諸侯國的事務和思想統(tǒng)一到天子。從家到整個天下,建立起統(tǒng)一、有序、穩(wěn)定的領導秩序,這就是尚同。這一理論大致包括如下內(nèi)容。
一、上德下效
尚同理論是在尚賢說的基礎上建立的。墨子將人們的思想和行為統(tǒng)一到領導者那里,前提在于領導者是賢人。
賢者當政,是墨子在考察人類社會管理起源時得出的結論。在社會發(fā)展初期,社會一片混亂,“一人則一義,二人則二義,十人則十義”,人與人觀點不同,彼此爭斗不休,“是以人是其義,以非人之義,故交相攻也”。解決人類爭斗的辦法,無非兩條途徑:西方的霍布斯等人是以契約論解決的,墨子解決的途徑就是賢者當政。他說:“夫明乎天下之所以亂者,生于無政長。是故選天下之賢可者,立以為天子。天子立,以其力為未足,又選天下之賢可者,置立之以為三公。天子、三公既以立,以天下為博大,遠國異土之民,是非利害之辨,不可一二而明知,故畫分萬國,立諸侯國君。諸候國君既已立,以其力為未足,又選擇其國之賢可者,置立之以為正長。”
領導是為了解決社會混亂而產(chǎn)生的。他們的本質特征是賢。作為賢者的領導,本身是賢者,又號召下屬向賢者看齊,向領導學習,整個社會由此形成了上德下效,層層效法學習領導者美德的局面,從而保證社會管理秩序的整齊和統(tǒng)一。
墨子的上德下效策略,主張每一位領導都要保證自己成為賢者,這是統(tǒng)一天下和各個地方思想的基礎。
二、下情上述
墨子認為,領導的統(tǒng)一和有效,離不開信息的疏通。沒有良好的信息溝通,就沒有良好的領導。墨子認為,人事管理的成功,依賴于上下信息溝通?!吧现疄檎孪轮閯t治,不得下之情則亂?!敝挥猩畈烀袂?,方可賞善罰暴。“上之為政得下之情,則是明于民之善非也。若茍明于民之善非也,則得善人而賞之,得暴人而罰之也。善人賞而暴人罰,則國必治?!狈粗?,不知善惡,賞罰失當,必然導致混亂。
上下信息溝通,可以通過下述的諫舉,發(fā)現(xiàn)尚處于隱蔽狀態(tài)的事情的利益。“上有隱事遺利,下得而利之?!?/p>
既然信息溝通如此重要,那么怎么疏通信息溝通渠道呢?墨子認為,君主的個人力量是有限的,要求助于民眾。“一目之視也,不若二目之視也;一耳之聽也,不若二耳之聽也;一手之操也,不若二手之操也?!?/p>
一目、一耳、一手不如二目、二耳、二手的功能大,因此要借助于民眾的耳、目、手,“信身(即民)而從事”。這樣,就可以“與人謀事,先人得之;與人舉事,先人成之;光譽令聞,先人發(fā)之?!笨紤]事情必別人周到,版事情比別人先成功,美好的名聲比別人先傳出去。
墨子作為勞動群眾的思想家,充分認識到勞動群眾在社會管理過程中的作用,這就使其信息溝通的源泉更加廣泛,更加靠近實際。這種依靠群眾獲得信息的方法,即使在今天也不失其現(xiàn)實意義。
三、禁止私行
墨子的理想政治是“治天下之國若治一家,使天下之民若使一夫”,這是絕對統(tǒng)一的政治。為了實現(xiàn)政治統(tǒng)一,墨子主張政治體系中的人們必須養(yǎng)成去私服公的行為品格。
墨子說:“上同而下不比”?!吧贤?,即下級與上級同心,萬民與天子同意。“下比”,即臣民有異心,結黨營私,勇于私斗,不服公義。墨子要求每個人都要做到“上同”,去除“下比”。關于“上同”,墨子認為,天子、三公、諸侯、鄉(xiāng)長、家長,由下到上,都必須絕對服從,“上之所是,比亦是之,上之所非,比亦非之?!泵恳患壎家旑^上司保持統(tǒng)一,層層如此,最后統(tǒng)一于天子。這種逐級上屬的行為就是“公”??梢钥闯?,墨子所謂“公”的行為,也就是保持整個社會領導意志的貫徹和集中統(tǒng)一的行為。關于“私”,墨子認為就是那些不利于或有害于領導活動的行為。同領導異心,結黨營私,自搞一套,勢必同領導目標發(fā)生沖突,這種行為就是“私”。對“私”的行為必須取締,給予懲罰。墨子說:“古者圣王為五刑以治其民,譬若絲縷之有紀,罔罟之有綱,所(以)連收天下之百姓不尚同其上者也。”
不但要懲罰那些同上級對著干的行為,也要懲罰同謀,包庇或見惡不告者?!叭粢姁嘿\國不以告者,亦猶恁惡賊國者也?!?/p>
墨子是主張告密連坐的。他還主張在全國上下遍插暗探,對敢于去公行私的人進行監(jiān)督。
“尚同”說表現(xiàn)了墨子的理想主義色彩。他以上級一定是賢者為前提,確立了同上級保持絕對統(tǒng)一的法則。然而,領導者未必都是賢者,即是都是賢者,也不能保證不犯錯誤。一旦領導的意見是錯的,作為下屬和民眾仍然絕對服從,豈不荒謬?墨子似乎意識到了這種可能,抬出了“天”。他認為,天下尚同于天子,天子尚同于天。他說:“夫既尚同乎天子,而未尚同乎天者,則天災將猶未止也。故當若天降寒熱不節(jié),雪霜雨露不時,五谷不孰,六畜不遂,此天之降罰也,將以罰下人之不尚同乎天者也。”
如果天子不尚同于天,天就會降災示罰。天是尚同的終點站,是“尚同”活動的最后裁判。凡尚同于天,合天意者,將受天賞;凡不尚同于天,違天戾物,則受天罰。這看起來十分迷信,十分落后。但又是人民將權力交給君主之后,不得不做出的選擇?!吧型庇谔煊邢拗铺熳与S心所欲濫用權力的實踐意義,盡管在科學上是落后的,但在實踐上卻是積極的,具有人民性的。
總之,墨子以鮮明簡潔的語言,闡述了貫徹領導意志、保證政令暢通,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的必要性和途徑,以及了解下情,向賢者學習,正確地識人、選人、用人、管人等思想,都是寶貴的管理財富,值得今人借鑒。
中共西安市委黨校,陜西? ?西安? ?7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