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黎黎
摘 要:高校是人才培養(yǎng)的基地,承擔著立德樹人的重要任務。立德樹人的教育任務不能僅依靠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還要貫穿到教育教學的全過程中去,因此,除思政課程以外,高校的其它課程也要挖掘思政資源,承擔育人重任。高校英語課程是大學生的必修課程,受眾面比較廣,學時比較長,因此,要深挖英語課程里面的思政元素,實現(xiàn)由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的轉變,真正的實現(xiàn)全程育人。文章分析了課程思政融入高校英語教學的意義,闡述了課程思政融入高校英語教學的可行性,指出當前高校英語教學課程思政面臨的問題,給出了課程思政融入高校英語教學的路徑,以期為高校的育人工作提供借鑒。
關鍵詞:高校英語;課程思政;融合;路徑;分析
高校英語課程具有受眾覆蓋面大及授課學時長的特點,在高校英語課程發(fā)展過程中,開展課程思政具有必然性。作為英語課程教師,其不僅是語言知識技能的傳授者,同時也是文化浸潤的傳播者,在實踐教學中,英語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使學生掌握英語技能,并深入挖掘語言背后隱藏的意識形態(tài)。而且通過在英語教學中融入課程思政,還能夠幫助英語學科教學始終保持正確的政治導向,為國家建設培養(yǎng)出更多具有堅定政治理想信念的高素質(zhì)人才。
一、英語“課程思政”特色教學的核心理念
國家關于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中進一步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論,在當前新形勢下,在實踐教學中也需要對“課程思政”特色教學的歷史使命與深化改革的時代任務有一個深刻的認知。在當前高校英語教學中,基于國家戰(zhàn)略高度而言,英語教學的開展能夠對國家經(jīng)濟、政治和文化各領域的建設起到強有力的支撐。這也要求英語課程的開展,要重視培養(yǎng)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及跨文化交流能力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谶@種新發(fā)展理論,英語教師需要做好“課程思政”在英語課堂中的貫徹落實工作。一直以來我國英語教學更側重于應用性,對于學生人文思想發(fā)展缺乏有效的關注,而且英語教學模式也一直追隨英語國家的標準,對于中西方語言教育的目的差異較為忽略。針對這種情況,在當前高校英語教學中,急需發(fā)展具有特色的教學理論,需要在實踐教學中通過對比中西方文化和核心價值觀等,以批判的視角來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而高校英語“課程思政”教學即是一個創(chuàng)新性的探索。
二、高校英語“課程思政”教學實踐路徑
1. 明確課程思政教學目標。當前高校英語課程教學目標設置要求與高校思政理論課的教學目標保持一致,即要求在現(xiàn)有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的基礎上,與課程內(nèi)容相結合來適當?shù)脑黾拥掠繕?。在課程思政教學開展之前,教師需要了解具體的學情,針對學生開展調(diào)查,掌握學生綜合素養(yǎng)和學習需求,從而為制定德育目標提供重要的參考。
2. 深入挖掘教材。增強高校英語教學的系統(tǒng)性和邏輯性,選擇合適的教學內(nèi)容,將英語基本知識和文字內(nèi)涵有效的涵蓋其中,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和價值觀念。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重視語言知識教學的基礎上,深入挖掘語言素材蘊含的思想,以此來提高課程思政教學的水平。通過在英語教學中挖掘思政元素,可以增強學生的家國情懷,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文化素養(yǎng)和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
3.?注重課堂教學設計。在英語課程思政實踐教學中,教師需要精心進行教學設計,具體要細化到課堂導入、課堂知識學習及課后任務,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思政教育。如在英語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可以通過我國取得的成就來激發(fā)學生愛國情懷和學習動力,在具體課堂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地運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鞏固專業(yè)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思辨能力和職業(yè)素養(yǎng)。
4.?優(yōu)化課程考評機制。在當前高校英語課程考評中,主要采用的是動態(tài)化的評價模式,而課程思政通過在整體評價中進行有機滲透,在各個評分板塊中都融合思政元素,這樣整體考核中就滲透了思政的評價成分。在具體考核時,教師需要在前期針對思政目標進行有效梳理,并對思政模塊進行細化,合理設計具體的活動內(nèi)容和布置作業(yè),從而在測試中能夠更好地體現(xiàn)出學科能力和個人素養(yǎng),通過考核來促進課程思政目的的實現(xiàn),促進學生知識、能力和素養(yǎng)提升。
5.?培養(yǎng)專業(yè)英語課教師的思政能力。課程思政在高校英語課程教學的推進過程中,英語教師是關鍵所在。由于一直以來高校專業(yè)英語課教師都是以傳統(tǒng)模式開展英語教學,對課程思政認識不足,因此在當前課程思政開展過程中,需要增強英語教師的課程思政意識,使教師在具體課程教學中深入挖掘課程中蘊藏的思政元素,引導學生全面、客觀地認識中國和世界。學校還需要積極搭建平臺,重視對英語教師思政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全面提高英語教師思政理論水平。通過系統(tǒng)學習馬列主義基本思念,并對國情、黨史有深入了解,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在實踐教學中將思政內(nèi)容有效地融入其中,來全面提高英語教學課程思政教學的設計能力和課程思政的教學水平。
結束語
高校英語課程是受眾面比較廣的基礎課程,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加強大學生思政教育的良好途徑。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要認識到大學生家國情懷培養(yǎng)的重要性,將思政元素滲透到英語教學中去,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過程中接受思政教育。將課程思政融入到高校英語教學中,挖掘英語的人文價值,提煉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內(nèi)涵,更好的培養(yǎng)綜合型英語專業(yè)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朱毅,陳世潤.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思政教育體系構建研究[J].職教論壇,2017(32):26-30.
[2]蘇燕.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的實踐[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20(09):34-35.
[3]丁水芳.協(xié)同育人: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模式建構研究[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01):67-70.
[4]盧楊,劉芳.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關鍵點位思考[J].高教學刊,2019(23):164-166.
[5]劉曉陽.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的實施路徑研究[J].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18(05):126-128.
[6]李晨,丁瑩.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可行性分析及其實施路徑[J].淮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9(06):40-43.
[7]武文菲.建構主義理論視域下高校課程思政實效性探討[J].高教學刊,2019(06):155-157.
[8]和偉.課程思政融入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路徑探究[J].中州大學學報,2019(06):96-100.
[9]覃春華.地方高校英語課程教學中實施“課程思政”的現(xiàn)實價值與路徑[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20(03):42-43.
空軍航空大學基礎部外語教研室? 1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