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小燕
摘 要:高中化學的知識體系復雜,知識點比較零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感覺到一定的難度.教師要善于根據學生的學情,幫助其梳理化學知識體系,整理知識框架.思維導圖是高中化學知識整理教學常用的一種手段.利用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建構核心概念,優(yōu)化知識結構,進而提高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問題觀察與分析能力等,對于學生的思維發(fā)展與良好學習習慣養(yǎng)成有著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思維導圖;知識結構化;高中化學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333(2021)03-0083-02
化學知識結構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化學知識體系,即化學知識的整合.化學知識結構化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看待化學知識間存在的關聯(lián)性,幫助學生建立化學知識結構;另一部分則是學生需要從主觀意識上能夠實現(xiàn)化學知識的關聯(lián),將知識結構向著認知結構進行轉變.思維導圖是學生實現(xiàn)化學知識結構化的重要途徑,教師要提出引導學生養(yǎng)成構建思維導圖的習慣,促進化學教學質量的提升.
一、高中化學知識結構化的教學現(xiàn)狀
1.教師缺乏知識結構化教學的意識
大部分的高中生認為高中化學知識結構呈現(xiàn)松散的狀態(tài),運用普通的教學方法無法完全解決此類問題,這從側面說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缺乏知識結構化的教學意識,但這不是說教師缺乏知識結構化的能力.恰恰相反,在教案擬寫以及備課之中,教師往往會應用到知識結構化方法,這說明教師存在良好的教學能力,但是缺乏指導學生知識結構化的意識.
2.學生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高中化學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其中大部分的學生認為自己只有通過教師的幫助才能夠解決問題,缺乏自主探索的意識和能力.對于高中化學知識的歸納整理習慣來講,大部分學生認為教師歸納的知識體系更為全面,自己無法主動的去進行梳理,構建知識框架,甚至有極少部分學生完全沒有整理知識的意識和習慣.
3.教師缺乏知識結構化教學的恒心和耐心
部分教師為了幫助學生儲存和記憶化學知識,會引導他們整理化學知識體系,但是通過一段時間的證明后,教師會發(fā)現(xiàn),這種方法僅僅在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中更為實用,對于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講會增加他們的學習負擔,反而不利于學習的成長;同時因為教學進度的需求,教師在運用一段時間沒有效果之后便難以堅持,因為這會占用大量的時間,影響教學效率,導致學生缺乏對于化學學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二、思維導圖在高中化學結構化過程中的應用策略
1.面向教材的高中化學知識結構化過程中的思維導圖應用策略
為了符合高中生的認知規(guī)律,高中化學教材摒棄了純理論知識的弊端,將大量的圖片、解說文字融合在一起,給予學生一定的視覺享受.同時高中化學教材注重知識的連接性,例如,在元素化合物這一章節(jié)的內容安排在鈉和鋁之后,其目的就是利用鈉和鋁作為例子,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其他元素化合物,起到鋪墊的效果.對于不同化學教材來說,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性更加緊密,如必修二第一章和必修一第三章第四章都是以元素周期律為主;必修一將金屬和非金屬內容單獨講述,而必修二則是將兩種融合在一起講述,以此減少了學生學習的負擔.
基于這種規(guī)律下的思維導圖可以將不同年級段的化學知識串聯(lián)在一個思維導圖體系之中.其大致的規(guī)律為:以高中化學這個概念將其展開,進行一級分支,分支的依據為高中化學的五本書,即必修一,必修二,選修3、選修4和選修5.二級分支主題則為每本書的相關單元內,如必修一之中包含的:物質及其變化、元素化合物;必修二包括元素周期律、化學反應與能量等內容;選修三的結構化學;選修四則是化學反應與能量化學平衡等,三級分支則是每單元的具體內容,物質及其變化之中包含離子反應、氧化還原反應;元素包含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化學平衡包括離子平衡、電化學平衡;結構化學包括物質結構與性質等.為了追求知識點的清晰,可以將分支繼續(xù)細化.
利用思維導圖對教材內容進行整理,利用其中包含的線條、圖形以及各種顏色,給予學生一定的視覺享受.同時對于邏輯思維較差的學生來講,可以從思維導圖上直接找到某一化學知識點的所在教材,從而節(jié)省了查找資料的時間,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2.面向師生的高中化學知識結構化過程中思維導圖應用策略
教師引導學生構建化學知識思維導圖,可以培養(yǎng)其歸納整理的意識與習慣.尤其是在課前預習、課堂筆記和課后復習等環(huán)節(jié)有著極大的幫助.
(1)課前預習階段
教師引導學生繪制思維導圖進行預習,可以明確知識重點與難點,并進行重點標記.學生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哪些知識是已經講過的內容,哪些是陌生的內容,從而有針對性的聽講,讓下一節(jié)課內容變得高效、高質.
例如,在“氯氣”這一節(jié)課的預習中,將氯氣作為核心,將其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及制備作為第一分支.在物理性質中,氯氣的顏色、密度、溶解性等內容是第二分支;化學性質中,氯氣與金屬單質的反應,與氫氣的反應,與水的反應,與堿的反應則是第二分支;氯水的成分探究,與液氯的區(qū)別等則是第二分支.這是較為簡單的思維導圖,但是通過這一思維導圖,學生能夠直接明確重點內容,在課堂上有針對性聽講.
(2)課堂筆記階段
在高中化學課堂上,許多學生做筆記的方式就是將教師的板書完全抄下來,這不僅因為分心而耽誤了聽課的質量,還缺乏相應的思考,難以長期記憶這些知識點.為了高效記筆記,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來記錄知識點.
以“乙炔”為例,乙炔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結構式以及用途等第一級標題列好,利用四種不同的顏色來區(qū)分.并且將第二級標題以及后續(xù)標題內容整理出思維導圖的框架,將具體的內容預留出一定的空間.教師講了哪一部分內容,學生便在那一部分內容進行填寫.這樣學生既能夠認真聽教師講課,又可以以“完形填空”的方式來補充思維導圖,從而實現(xiàn)聽課、筆記兩不誤.
(3)課后復習階段
課后復習是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對知識的重復記憶.化學知識點繁多,且許多內容是類似的,差距較小,學生容易因為掌握不準確而混淆.為此教師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上來建立思維導圖.
以金屬為例,同一主族的金屬其性質有很多內容是類似的,為此教師可以按照某一個冶煉方法繪制思維導圖.鉀鈣鈉鎂鋁的冶煉方法為電解法,為此引導學生繪制“電解”思維導圖;鋅鐵鉛銅的冶煉方法為熱還原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繪制“熱還原”思維導圖;汞和銀則是可以繪制“熱解”導圖.通過此類思維導圖的整理,學生可以清晰的掌握不同物質之間的相類似性質.
3.指向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化學知識結構化過程中思維導圖應用策略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學要注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以提高高中生的綜合能力.教師引導學生構建和應用思維導圖,可以促進他們思維的邏輯化和嚴謹化.
以“制備氫氧化鋁途徑”為核心構建的思維導圖,能夠梳理學生的思路,幫助學生系統(tǒng)性的了解制備途徑.方案一,實用可溶性的偏鋁酸鹽加入酸來制備;方案二,鋁離子加入氫氧根來制備;然后制作偏鋁酸鹽和鋁離子的途徑又分為多種,通過綜合整理,繪制出一個完整的思維導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化學思維得到發(fā)散,且更加嚴謹,對于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培育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
高中化學知識點較為零散,知識跨越度大,知識結構松散,加之學生缺少歸納總結的意識,知識結構化能夠將雜亂的知識關聯(lián)化,促進學生的長期記憶.思維導圖是實現(xiàn)知識結構化的有效策略之一,教師可以在板書設計以及教案整理中運用,學生則是可以在預習、筆記、復習等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運用,對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以及科學、嚴謹思維的培養(yǎng)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從而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吳振峰.高中化學“知識結構化”的實踐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8(10).
[2]陳佳陽.思維導圖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8(11).
[責任編輯:季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