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九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中職體育教學逐步受到了學校和教師的重視,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中職體育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也迫在眉睫。但是,目前的中職體育教學仍然存在著一些教學問題,尤其是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觀念嚴重阻礙著素質教育改革步伐,影響著學生綜合水平的提高。因此,筆者將對中職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展開研討。
中職體育教學不同于普通高中體育教學,體育教師在更新教學理念、優(yōu)化教學模式的過程中,要注意結合中職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心理需要、認知規(guī)律等方面,運用趣味橫生的游戲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此外,教師還要開展科學、合理的體育訓練規(guī)劃,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和學習觀念,在訓練中激發(fā)他們的體育潛能。
1 中職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大部分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進度延緩
中職階段的學生通常基礎學習能力較弱、不具備相對系統(tǒng)的學習習慣,對學習知識也一般沒有足夠的信心。中職學生經(jīng)常會對學習抱有抵觸心理,學習成績不理想導致的自卑心理使得他們不愿意跟隨教師的教學步伐。
此外,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的教學活動和教學內容也嚴重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心理和學習動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注重與學生展開互動與溝通,對學生的個性、心理需要沒有一個系統(tǒng)地了解,再加上師生互動的減少導致的師生關系變差,使得學生在面對自己不喜歡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時經(jīng)常抵觸教師的決定和安排,進而加劇了師生關系的緊張程度。不僅如此,大部分體育教師在傳授體育訓練中的注意事項和田徑理論知識過程中,很少給予學生相對自由的空間和時間,導致本就對學習有抵觸心理的學生更加反感教師的教學安排,體育知識對學生滲透力也隨之減弱。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種種錯誤的教學方式影響著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和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這主要是因為教師個人的傳統(tǒng)教學思維導致的。傳統(tǒng)的教學思維主要體現(xiàn)在不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方面,所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以展現(xiàn)自己的學習能力和體育潛能,心理需求也難以得到教師的滿足,這就在一定程度上疏離了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關系,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進度也逐漸延緩。
1.2 體育理論知識教學相對枯燥,學習效果差
中職體育教學一定離不開體育理論知識教學,這是因為體育理論知識為學生的體育訓練提供了豐富的經(jīng)驗內容,有利于學生在體育訓練過程中注意保護自己的身體健康,使他們通過正確的訓練方法、訓練節(jié)奏掌握各項體育運動,進而有效發(fā)展他們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但是,由于中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興趣不高,再加上教師在理論知識教學中沒有采用相對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導致教師傳授給學生的基本理論知識在很大程度上都沒有被他們充分理解和吸收,這就使得教師的教學成本和時間成本的投入不斷加大,體育訓練的進度也不斷被擱置。
體育教師理論知識教學相對枯燥的問題主要是因為教師采用的教學形式比較刻板、教學手段相對陳舊。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理論知識時,經(jīng)常以體育教材為依托,引導學生邊閱讀教材邊聆聽教師講授的知識內容,這一枯燥的教學形式使得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缺乏思考,注意力水平也逐步下降的同時拉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習效果也不理想。
1.3 體育訓練規(guī)劃不合理,學生的訓練效果差
中職體育訓練教學中,教師除了要帶領學生開展必備的熱身訓練以外,還要針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訓練進度規(guī)劃完整的訓練安排。但是,許多體育教師在規(guī)劃相應的體育訓練安排之前,很少擬定系統(tǒng)、完善的訓練計劃,這不僅嚴重影響了教學的教學進度,還不利于學生體育能力的提高和心理素質的增強。
一方面,體育教師鮮少分析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導致學生對自己的身體機能和訓練強度沒有一個科學的認知,這就不利于幫助學生在體育訓練過程中更好地保護自己。此外,教師很少針對不同訓練能力的學生開展分層教學也是影響學生訓練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實際上,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和能力有著很大程度的差異,有的學生適合長時間、低頻次的運動方式,有的學生更適合短時間、高爆發(fā)的運動方式,如果教師對擅長不同領域的學生擬定同樣的訓練計劃就會導致他們的優(yōu)質、特長難以得到有效發(fā)揮,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當中訓練會使學生對自身的學習能力、運動水平產(chǎn)生懷疑,進而影響學生的學習信心、加劇他們的自卑心理。
另一方面,體育教師鮮少了解學生的心理素質水平也是影響學生運動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要知道,學生的心理素質水平與他們能接受的運動強度之間不成正比,也就是說,運動水平高的學生不一定心理素質強,運動水平差的學生不一定心理素質弱。但是,如果體育教師鮮少了解班級學生的心理狀況,只針對學生的運動水平擬定訓練計劃就會加劇他們對體育訓練的抵觸心理,進而嚴重影響教師教學質量的提高。
2 中職體育教學問題的相應解決策略
2.1 利用體育游戲活動,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
中職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意味著他們需要在體育理論知識學習和體育訓練過程中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水平,有效調動自己的思維能力對知識內容展開細致、詳盡的理解和掌握?;诖耍新汅w育教師應當在理論知識教學和概念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在高昂的學習精神狀態(tài)中積極吸收體育知識內容,了解熱身運動對保護身體機能的重要作用,掌握不同運動項目的訓練方法和訓練技巧。
尤其是在體育訓練過程中,為了避免學生對跑步訓練、跳高訓練、跳遠訓練等相對枯燥的運動內容產(chǎn)生倦怠心理,中職體育教師要將有趣的游戲活動和體育訓練相結合,通過“丟手絹”“貓捉老鼠”等傳統(tǒng)體育有效鍛煉學生們的爆發(fā)力、反應能力和持久力,以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契機,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不再把學習看作一項任務,而是將體育學習轉變成為自己的樂趣、愛好、特長。
2.2 優(yōu)化體育理論知識教學,增加信息技術教學的成分
中職體育教師要想促進學生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水平的有效提高,體育理論知識教學的優(yōu)化是必不可少的。體育教師應當在理論知識教學過程中充分挖掘學生對知識的領會、記憶、掌握能力,引導學生將課上學習的理論知識內容精準應用到日常的體育訓練當中,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有效控制他們的體育訓練強度。
在體育理論知識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應當緊跟時代發(fā)展的步伐,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水準和教學能力,通過發(fā)揮網(wǎng)絡技術教學設備的強大功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教師可以在知識教學過程中展示有關田徑運動的相關內容,帶領學生了解長跑、短跑、鉛球、體操、跳高、跳遠等基本項目的內容和比賽規(guī)則,通過播放國際田徑運動會的相關視頻,使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對運動員萌生憧憬、向往之情。此外,教師還可以向學生們播放有關NBA等籃球賽事的相關視頻,激發(fā)學生對籃球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將課上的理論知識內容有效應用到課下的籃球運動過程中,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和體育專業(yè)素養(yǎng)。
2.3 擬定完善、合理的訓練計劃,發(fā)展學生的身心素質
在體育訓練方面,中職體育教師應當為不同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水平的學生規(guī)劃不同的體育訓練計劃。教師要在日常的體育訓練過程中觀察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挖掘學生的潛在可能性,通過制定相應的訓練時長和訓練項目激發(fā)學生的體育潛能,有效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使他們認識自身的體育強項和弱項,幫助他們更好的“揚長避短”。
教師在為中職學生擬定相關的體育訓練計劃時,可以同其他教師同事汲取經(jīng)驗,也可以通過查找相關的網(wǎng)絡教育資源總結操作性強的經(jīng)驗內容,拓寬自己的信息獲取渠道的同時有效完善自己的訓練計劃擬定能力,保證學生能夠在體育訓練中有所收獲。
此外,中職體育教師除了要拓寬信息收集渠道和結合學生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擬定訓練計劃以外,還要注意在訓練計劃安排中注意均衡發(fā)展學生的抗壓能力和運動水平。也就是說,體育教師要在訓練計劃中引導身體素質較強的學生同時也具備強大的心理素質,通過給予更多鼓勵的方式有效發(fā)展學生的抗壓水平;對于身體素質差、心理素質強的學生,教師要為他們安排循序漸進的訓練計劃,有效發(fā)展他們的身體機能,保證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的和諧共生。
2.4 了解學生的心理需要,提高教師的教學反思能力
中職階段學生往往會因為自身的學習能力弱、學習效率低而產(chǎn)生壓力,也經(jīng)常會對自己的未來發(fā)展感到迷茫和無措,此時,教師應當積極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帶領學生走出心理的陰霾,在體育學習過程中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信心。
一方面,教師要適當開展田徑運動會,引導學生與班級的同學積極合作、相互配合,通過團隊協(xié)作參與到比賽當中,在豐富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的同時,激發(fā)他們的競爭意識,使學習意識淡薄、興趣水平低的學生能夠在濃厚的學習氛圍中產(chǎn)生好奇心。此外,教師要引導學生愛運動會期間發(fā)揚自己的體育精神,在促進學生身體素質提高的同時,使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
另一方面,中職體育教師要在日常的訓練過程中發(fā)揚民主精神,使學生能夠有充足的學習空間和實踐拓展自己的學習能力,通過師生之間的平等交流拉近師生關系、增加師生互動,使學生擁有融洽的班級學習氛圍的同時尊重每個學生獨特的人格、尊重學生們的心理需要,把每個學生都能打造成為全面化、多樣化的高素質人才。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中職體育教學過程中面臨著許多教學問題,這些問題既來自學生本身,又受到教師的教學觀念的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學會“對癥下藥”,在尊重學生心理需求的同時,利用高效的體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作者單位:皖北經(jīng)濟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