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沂偉
摘 要:城市化建設進程的不斷推進,增加了基礎設施的建設數量,其中就包括公路工程,該工程的施工質量,關系到交通運輸的安全性,因此,相關建筑企業(yè)應該加強對公路施工質量的重視。路基路面作為公路工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排水系統的設計會對整個工程的質量產生較大的影響?;诖?,相關建筑企業(yè)應該結合公路路基路面的具體施工情況,對其排水系統進行合理設計,滿足路基路面的實際需求,減少其中的隱患問題,進一步提高公路路基路面的質量。
關鍵詞: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設計;要點分析
0 引言
在公路投入使用之后,會受到地下水以及地表水的影響,導致工程的路基路面出現質量問題,影響交通運輸的安全,同時也會降低公路工程的使用壽命?;诖?,相關建筑企業(yè)在對公路路基路面進行施工建設之前,需要對其排水工程進行科學設計,并且要明確路基路面排水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在應用之后所受到的不良影響,掌握路基路面的排水設計要點,結合具體的施工情況,對排水施工方案進行科學設計,使其能夠在較大程度上提升公路路基路面的施工質量,保障公路工程的整體指廊。
1 公路路基排水設計要點
1.1 地下與填筑排水設計要點
在對公路路基排水進行設計時,需要對實際路段的具體情況進行明確,結合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方式,對其地下及填筑排水進行合理設計,以此提高路基的質量。在具體的設計過程中,若是公路路基的施工區(qū)域存在地下水流量較大的情況,設計者最好選用涵洞、暗溝等設計方式,實現路基的有效排水;若是該區(qū)域的地下水流量相對較小,設計人員則可以使用滲溝、盲溝等設計手段;若是邊坡存在地下水滲出問題,則要設計出傾斜式的排水孔,借此提高排水的有效性。另外,在如果處在地下水相對較為豐富的路段,設計者可以采用滲水性較高的材料與砂石,進行墊層的鋪設與填充,特別是在建設公路路基時,可以將復合防水板設置在路基底部,以此對地下水滲漏問題予以預防,避免對路基造成不良影響[1]。
1.2 邊溝排水設計要點
在進行邊溝排水設計時,相關設計者則要對邊溝的規(guī)格予以科學有效的測量,保證測量數據信息的準確性,對于該區(qū)域的環(huán)境條件也要進行全面勘測,借此對該路段的地形、水文等條件予以掌握,結合多種數據信息,對其排水進行合理設計。在邊溝排水的施工過程中,邊溝表面的粗糙程度、坡度大小以及形態(tài)等多種因素,都會對邊溝的排水能力造成較大的影響。因此,在具體的設計工作中,設計者對邊溝設計加以重視,一般情況下,需要在挖方路基的路肩外側設置邊溝,也可以將其設置在低路堤的坡腳外側這一位置,使其與公路的中線保持平行,這樣則能夠實現對路基范圍內部分地面水的有效匯集與排除。另外,設計人員還應要求邊坡施工使用漿砌片石,并且要使得邊坡的縱坡程度能夠高于0.12%。在灌溉涵洞的周圍也要設計并建設相應的邊溝,確保標記的頂部高度不得超出其溝底高度,借此對水流破壞涵洞這一問題予以有效預防[2]。
1.3 跌水與急流槽的排水設計要點
不少公路工程的施工建設,會經過丘陵、山地等具有較高復雜性的地形區(qū)域,而在對排水溝進行施工時,則會有較大可能遇到縱坡陡峭這一問題,若是該區(qū)域出現急雨或者是暴雨天氣時,就需要將雨水及時有效排出,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應用到縱坡,并且要將急流槽本身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促使水流能夠快速排出,設計者也可以借助路基、橋涵結構等進行排水。若是水流經過的區(qū)域,存在坡度高于10%、水頭高差超出1米的陡坡地段,設計者則可以在這一區(qū)域設置跌水或急流槽,同時還要對進行有效加固。在設計過程中,要使得急流槽底的縱坡與地形予以充分結合,并對進水口進行科學的防護加固,而出水口則要使用區(qū)效能措施,以此避免其受到沖刷作用。另外,為了避免基底出現滑動問題,設計者則可以在急流槽底設置相應的防滑平臺或者凸榫[3]。
2 公路路面排水設計要點
2.1 路表排水設計要點
對公路路表排水進行合理設計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將路面降水、路肩表面存在的積水快速排出,以防積水對路面以及路基結構造成破壞,影響到整個公路工程的質量。在對路表排水進行設計時,相關設計人員需要對公路路面的具體情況進行了解分析,在路面沒有超高位置,要在路基兩側設置相應的橫向排流,借此提高排水效率。若是將路基作為路塹進行應用,設計人員則要進行橫向結構的布置,促使積水能夠直接排入到路塹邊溝之中。若是將路基用作路堤,設計者則可以布置攔水帶,借助急流槽將其內部積水有效排出。在超高路段進行排水設施的設計時,可以在路緣帶位置設置一條集水管,并且要采用縫隙式這一形式進行設計[4]。
2.2 分隔帶的排水設計要點
相關設計人員在對公路工程路面排水進行設計時,需要設置相應的中央分隔帶,在這一過程中,通常會設計盲溝,使其尺寸在0.3%及以上,借此提高其自身的實際效用,使其能夠充分收集來自于中央分隔帶的各種水資源。設計人員在對中央分隔帶的相關橫向排水設施進行設計時,一般要每隔30到50米的距離處,設置一個設施,保證其排水效果。另外,為了提升分隔帶本身的防滲層性能,設計人員重要將路面與盲溝予以有效連接,并且要涂刷適量的水泥砂漿,同時將涂刷厚度控制在2到3厘米的范圍內,這樣既能夠增強其防水性能,還能夠促使分隔帶結構自身的穩(wěn)定性得以提高,使得積水能夠及時快速排出。此外,對于中央隔離帶而言,其自身的排水功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通訊路線的影響,所以,相關設計人員在對分隔帶進行設計時,需要將盲溝設置是在通訊管線的下方,而且還要將土工布科學布設在通訊路段與分隔帶二者之間[5]。
2.3 普通公路路面排水設計的要點
設計人員在對普通的公路路面的排水進行設計時,需要對公路路面的坡度進行充分考慮,結合路面坡度的實際特點,從分散漫流、集中截流這兩種排水形式中,選擇出合適的一種進行應用。若是路面坡度相對較低,設計人員可以應用分散漫流這一排水形式,并將混凝土材料應用其中,將其平緣石用作路緣石,促使積水能夠沿著路面的縱坡以及橫坡逐漸流入到邊溝之中;若是路面本身的坡度比較大,設計人員則要使用集中截流這一排水形式,在路肩邊緣位置布設相應的攔水緣石,要保證材質是瀝青混凝土,促使路面積水能夠匯集到一起,流經泄水口進入到急流槽之中,最后使得積水經由路基邊溝排出來。
3 總結
通過上述分析,對公路路基路面排水進行科學設計,能夠避免積水問題的出現,以防路基路面被破壞。因此,相關建筑企業(yè)若想保障公路路基路面的施工質量,就需要做好路基路面的排水設計,同時還要將排水設計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落實到位,使其能夠發(fā)揮出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楊璐璐,楊斌.試析公路改擴建過程中路基路面排水設計要點[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20(14):3397.
[2]李佳.公路路基路面結構的設計要點分析[J].交通世界,2021(1):58-59.
[3]蘇小明.高速公路改擴建路基路面排水設計分析[J]. 交通世界,2019(5):53-54.
[4]程鈺詩.探究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設計需注意的問題[J].中國科技縱橫,2019(19):122-123.
[5]陳振華.公路路基路面排水優(yōu)化設計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6(6):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