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日娜
摘要:伴隨著年齡的增長,青少年學生容易在生理心理等各個方面產(chǎn)生一些較大的變化,面對著環(huán)境和自身身心變化所帶來的影響,學生的心理容易出現(xiàn)失衡的情況。面向初中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活動,可以集中地對于一些該年齡段容易產(chǎn)生的心理困惑進行解答并及時預防,有效地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避免他們因為各種壓力事件處理不當而產(chǎn)生自卑、焦慮、憤怒等異常的情緒,讓他們學會心理調(diào)適的方法,有效地應對各種挑戰(zhàn),并且在必要的時候懂得如何求助,更好地面對未來生活中各種各樣的變化。
關鍵詞: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學;途徑
一、引言
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中,教師要特別注重結合學生在心理發(fā)展方面的特點來開展相關的教育教學活動,要通過課程教學解決學生的一些比較典型的問題,有效地預防學生在這個階段,因為學習、人際交往等方面的原因所帶來的心理困惑,教給學生解決心理壓力的方法,提升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我國中學心理健康教育實施現(xiàn)狀
(一)心理知識片面,存在形式主義
社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發(fā)展,所帶來的社會壓力也會越來越大。目前中學生的生活越來越豐富多彩,面臨的選擇也多樣化,學生所接觸的東西越來越多。許多老教師,由于自身所具備的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匱乏,不能夠與時俱進,自身知識的老化,思想觀念依然比較傳統(tǒng),有些思想觀念也比較落后,自身所具有的心理學知識比較片面,不能跟隨時代發(fā)展的腳步,不能夠了解目前中學生存在的一些心理問題。目前中學課堂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著形式主義,學校和教師只是把心理健康教育當作一種任務去完成,并沒有真正地去了解和幫助學生。中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期,各方面發(fā)展都尚未成熟,需要教師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教育。許多教師依然抱著成績第一的觀念,在思想觀念上,也不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形式主義傾向。
(二)師資隊伍比較薄弱,專業(yè)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匱乏
目前,我國中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存在著師資隊伍薄弱問題。筆者去中學實習時發(fā)現(xiàn),中學并沒有專門的心理教師,都是由語文、數(shù)學或者英語教師兼任。心理教師隊伍非常薄弱。受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學校會比較重視對語文、數(shù)學等教師的培養(yǎng)和培訓,而忽視了對心理教師的錄用和培訓,導致專業(yè)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匱乏。專門的心理教師具有專業(yè)的知識和技能,能夠給那些存在心理問題的中學生具體的幫助和指導,也能夠預防中學生出現(xiàn)一些心理問題??梢?,師資隊伍薄弱,專業(yè)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匱乏也是目前我國中學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三)心理健康教育過度醫(yī)學化
我國一些地區(qū)存在著將心理健康教育過度醫(yī)學化的傾向,認為出現(xiàn)心理健康問題就是一種疾病,認為某某出現(xiàn)了心理問題就是生病了,人們也會漸漸遠離。一些學校開設了心理健康咨詢室,將心理教師換成醫(yī)務室的醫(yī)生來擔任,這樣的結果就是將心理健康教育過度醫(yī)學化,導致那些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小學生不愿意主動去尋求幫助,讓許多學生避而遠之。
三、在中學各學科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措施
(一)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首先,學校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要加大人才引進力度,招聘具有心理方面的知識和技能的人才。加大資金投入,定期開展相關的師資隊伍培訓工作,鼓勵教師與教師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可以加強區(qū)域性教研交流活動,讓優(yōu)秀的心理教師可以分享自己的經(jīng)驗,幫助新教師成長與發(fā)展。其次,對待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要給予足夠的重視。保證其基本的收入來源同其他任課教師相同,將其績效考核設置一定的標準依據(jù),使其規(guī)范化,從而促進師資隊伍的壯大和發(fā)展。
(二)引導學生正確面對壓力事件
初中階段的學生在身體和心理方面都面對著巨大的挑戰(zhàn),經(jīng)歷了巨大的變化,所以,他們的壓力事件也驟然增多,因此,從無憂無慮的小學階段進入初中階段,很多學生不僅在學習成績方面出現(xiàn)了大的波動,而且在情緒人格品質方面都可能發(fā)生較大的轉變。壓力事件驟然增多,那么對于來自各方的壓力,學生該如何應對呢?這要成為我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活動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專門設計相關的內(nèi)容,讓學生正確識別壓力,有效地處理壓力。學生的壓力大多來自學習方面,從小學階段快樂輕松的學習狀態(tài),進入到初中競爭激烈的學習狀態(tài),學生一時半會兒難以適應。特別是為了給學生帶去更多外部動力,形成競爭的氣氛,一些學校月考期中考期末考都會排名。所以,學生很多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考試排名這些事情上面,他們考好了會擔心下次考得差,考得不好了會擔心下次考得更差。
(三)主題教育助成長
任課教師應正視學生的差異,利用班會課開展主題教育,適時地解決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在疫情期間,進行“疫情面前”的主題教育,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幫助學生克服對疫情的恐懼,讓學生學會尊重生命、珍愛生命,不信謠、不傳謠,科學防疫。又如,根據(jù)學生青春期的生理、心理變化,進行感情方面的教育。世間的萬物都有其規(guī)律,果樹春天開花、秋天結果。青少年正處在人生的春天、耕耘的季節(jié)、認真學習的美好時光,既然處在春天,就不要去做秋天的事。再如,筆者發(fā)現(xiàn)班上有位女生因受家庭問題影響染上了抽煙喝酒的壞習慣,于是精心設計班會,采用專題討論的方式,針對學生的不良習慣進行“拒絕不良誘惑”教育,讓全班學生參與分析討論,認識不良習慣的危害。下課后,這位女生主動承認錯誤,主題班會收到了預期的效果。通過主題班會,班主任還可以引導學生理解父母的辛苦和愛,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與同學交往要寬容,克服各種不良心理。
結語
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加大人才引進力度,注重心理教師隊伍建設,加大資金投入,對心理健康教師進行相關的培訓;教師自身也要不斷加強學習,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和思想觀念,順應時代發(fā)展的潮流;學校教師也應該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幫助其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作為家長,也應該積極配合學校的教師,只有形成家校合力,才能幫助小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林奇煥.呵護心靈走向健康[J].中國德育,2018(19):63-64.
[2]李忠民,鄭穎.中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探索[J].思想政治課教學,2002(01):53-55.
東烏旗蒙古族中學 02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