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小英
摘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fā)展和改革,教育行業(yè)迎來創(chuàng)新和生機,現如今,互聯網如雨后春筍,不斷改變著教育行業(yè)的發(fā)展方向和實施路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互聯網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利用互聯網技術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是小學數學教師的工作重點,只是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遇到一些問題?;诖?,本文對于互聯網對小學數學教學的影響、互聯網視野下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互聯網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策略,做一個簡單的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互聯網+教育;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技術;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22-109
現如今,“互聯網+教育”已經成為新形勢,互聯網技術有效推動教育行業(yè)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使教育行業(yè)迎來了一次又一次的生機。如何把互聯網技術融入到小學數學教學中,是小學數學教師急于解決的重要問題。雖然越來越多的教師提高了對互聯網技術的重視度,并且逐步與日常教學相結合,但目前仍有較大的上升空間。這就要求教師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優(yōu)化教學思路、完善教學體系、融合教學模式。在面對各種挑戰(zhàn)和問題時,用科學、高效、多元的教學模式來解決,不斷把互聯網技術貫穿到小學數學教學中,讓互聯網技術切實幫助到每一位學生、走進每一節(jié)課堂,發(fā)揮出自身的最大價值。
一、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優(yōu)化教學思路
想要有效開展互聯網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教師首先需要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優(yōu)化教學思路,只有對整個教學有一個清晰的認知,才能規(guī)劃好每一步工作,最終成功達到教學目標。在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的時候,教師需要分析小學生的特性,小學生的年齡較小,理解能力和邏輯能力較差,因此一定要重視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借助互聯網技術的優(yōu)勢,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加快理解知識的速度,讓小學數學教學更具備針對性和實效性。
例如,在學習小數乘法《小數乘小數》一課時,教師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掌握小數乘小數的方法,并且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況能力。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學習課本知識,教師首先應該意識到互聯網技術的重要性,并且用互聯網技術把課本知識展現出來。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播放一段學生為學校的宣傳欄刷油漆的動畫片,并且突出宣傳欄的長和寬,最終要求學生說出涂抹宣傳欄需要多少油漆,從而引出整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正因為教師創(chuàng)新了教學理念,從而改變了教學模式,學生不僅能夠對課本知識提高興趣,還能更輕松的理解課本難點,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二、完善教學體系,實現信息教學
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具備互聯網思維,不管是備課、講課還是驗收成果,都應該從互聯網的角度出發(fā),不斷完善教學體系,讓小學數學教學更加實效。想要達到這樣的效果,教師需要在互聯網技術上多下功夫,熟練掌握PPT、微課、翻轉課堂教學法,并且把這些教學方法靈活融合到一起,形成系統(tǒng)化、全面化的教學體系,最終推動小學數學教學的創(chuàng)新和改革。
例如,在學習多邊形的面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一課時,為了讓學生具備正確的數學思維,并且熟練掌握正確的計算方法,教師可以通過PPT,為學生展示出多種四邊形計算面積的方法和步驟,從而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有一個清晰的認知,不會跟其他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混在一起。在開展平行四邊形面積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加強與其他數學教師的溝通和交流,共同探討融入互聯網技術的切入點、分析學生學習平行四邊形時的興奮點和興趣點,從而提高教學質量。與此同時,小學數學教師還應該實現資源共享,建立教學課件共享機制,突破時間和地點的限制,達到相互學習、相互研究、相互提建議的效果,從而不斷完善小學數學教學體系,最終實現科學合理的互聯網化教學。
三、融合教學模式,線上線下貫穿
為了實現互聯網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教師還應該提高對線上和線下貫穿融合的重視度,把看似獨立無關的教學模式有效融合到一起,最終形成全新的教學模式,更加高效的解決小學數學教學中會遇到的問題。小學數學教師需要注意,任何科技都有兩面性,對于互聯網技術的應用需要保持一定的度,不能為了使用互聯網技術而使用,否則就會失去應用互聯網的最初意義。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正確處理好互聯網技術和日常教學的關系,既不能缺失也不能濫用,要在逐漸摸索中實現教學的創(chuàng)新和改革,使線上和線下有效融合。
例如,在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一課時,教師可以把微課、多媒體技術、翻轉課堂等教學方式有效融合到一起,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并且自主思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方法,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和計算水平。教師還可以利用微信平臺和qq平臺,加強課外教學和課后檢驗,不斷實現線上的引導和線下的督促,把互聯網技術融入到學生的課外學習中,使小學數學教學更多全面、更加多元。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正因為社會發(fā)展的大環(huán)境出現了變化,因此教育行業(yè)也應該與時俱進,不斷優(yōu)化教學流程、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只有把互聯網技術融入到小學數學日常教學中,才能保證數學教學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并且讓學生在學習中收獲知識和快樂,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在開展互聯網+教育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長期的堅持和不斷的改進,堅定了教學目標不動搖,發(fā)現不足之處及時優(yōu)化,只有這樣才能讓互聯網技術真正為教學服務、為學生服務。推動互聯網+教育的發(fā)展是每一位教師的責任和義務,也是培養(yǎng)出一代又一代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必備要素。
參考文獻
【1】鄭世法.“互聯網+”時代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研究[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20(09):228.
【2】丁浩波.“互聯網+”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科技資訊,2020,18(26):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