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輝燕
摘要: 新課標對語文課程性質(zhì)做出了明確說明:“語文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边@一性質(zhì)將語文課程的目標和內(nèi)容直接聚焦于“學習語言文字的運用”。這是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多年對語文課程孜孜探索的結(jié)晶,是語文課程研究的重大成果,也是修訂版課標最為亮麗的一筆。因此,提升學生語文的語言核心素養(yǎng)為目標的語言文字運用必是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核心任務,也是學生終身發(fā)展的前提和依據(jù)。
關(guān)鍵詞:語言文字;情意;素養(yǎng);運用能力
在閱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以言解意,而不是按文章段落做傳統(tǒng)的、支離破碎的分析,應致力于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教師在語文教學中,不僅要把輕松愉快的氣氛融進教學之中,激發(fā)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興趣,而且要做到情動于心而聽于言、個性閱讀、感悟朗讀、以言解意、探文尋情,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一、把輕松的氣氛融進教學之中,激發(fā)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一種無形的動力,當學生對語言文字產(chǎn)生興趣時,才會全身心地投入,而且記憶深刻。興趣也是一種學習的內(nèi)驅(qū)力,能激發(fā)學生表達與說的欲望,能夠化低效為高效。教師要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當學生的興趣濃烈時,也正是他們愿意主動接受知識、愿意積極學習應用的時候,高高舉起的小手、閃閃發(fā)亮的眼睛和紅紅的小臉都是教師成功調(diào)動積極性的表現(xiàn),此時,而是應該巧妙地把訓練與興趣結(jié)合,達到提高能力的目的。另外,教師除了需要擁有調(diào)控課堂的能力,還要學會賞識學生,擁有孩子般的童真。課堂上要多肯定和多表揚,用一種孩子的語言去和學生溝通,用一種孩子的語言去傾聽學生的回答,從而激發(fā)學生語言文字運用的興趣。
二、情動于心而聽于言,提高學生對語言運用的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聽、說、讀、寫能力是四個相輔相成的能力,“聽”是理解的基礎(chǔ),更是學生讀寫的基礎(chǔ)。聽懂,是有感而發(fā)的前提,也是語言文字運用的要求。
聽是基礎(chǔ),因此必須加強聽的訓練。葉圣陶老先生生前曾多次強調(diào),語文教學要緊緊圍繞聽、說、讀、寫來訓練?!奥牎泵惺孜唬梢?,它的重要性。常言道:“會說的,不如會聽的?!薄俺聊墙稹闭f的都是這個道理。人的聰明,往往不僅僅是能說會道,更主要是首先到會“聽”,能聽出說話者的要點、重點和弦外之音,并且能夠適時地恰當?shù)厝フf,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觀點。聽也是語文的一項重要能力,情動于心、有感而發(fā)的前提的是聽于言。所以,教師在課堂上要嚴格加強學生“聽”語言文字的能力,豐富學生的思想感情,讓語言文字的運用成為每個孩子生命成長的自覺追求。我們要讓語言文字在孩子們的心中開出絢爛之花,結(jié)出豐碩之果。
三、閱讀——語文個性之花,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要想理解文章內(nèi)容,領(lǐng)悟作者情感,必須多讀,才能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情感,才能擁有個性的思想。優(yōu)化閱讀環(huán)境,讓生活彌漫書香氣息是我們做教師的追求。語文課教學不但要教給學生知識,而且還要教給學生學法。為了讓學生愛上閱讀,班級應多舉行評“摘取閱讀之星”、“讀書好少年”等活動,鼓勵學生博覽群書,讓學生愛上閱讀,還可以從讀書中學會語言的運用,更增添了讀書的興趣。
在語文教學中,我們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況:一個含義微妙的句子,如果硬是解釋出來,就有點“開口便錯”的感覺;一段優(yōu)美的描寫,如果硬要解析一下,往往會大煞風景。中國語言中,那“大珠小珠落玉盤”的優(yōu)美,那“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精辟,很難用貼切的語言表達出其中的意境來??梢?,祖國的語言文字具有豐富的內(nèi)涵。只有多閱讀,才能確實品味到語言所描繪的境界來,只有多閱讀,才能取其精華,去之糟粕;只有多閱讀,才能擁有個性靈魂,提升語文素養(yǎng)。
書是無聲的,但是書是有生命的,只有學生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才能讓閱讀成為心靈的對話,讓眼前變成一片遼闊而絢麗的世界,讓學生從文字中尋找快樂,從閱讀中提升素養(yǎng)。
四、在朗讀中放飛翅膀,用心感悟多彩的語文
書聲瑯瑯,毫不遜色于音樂的美妙,能安懷人的心靈。學語文,首先要把課文讀好。朗讀融“內(nèi)化”與“表達”于一體。內(nèi)化是吸收,表達是運用。朗讀訓練多了,無疑會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使語言流暢,表情豐富。表達到位。朗讀不好的人,表達就不會生動,不會有感染力。朗讀的時候,對于所得的不僅理智地了解,而且親切地體會,不知不覺間,內(nèi)化為讀者自己的東西了。這是最可貴的一種境界。學習語文學科,需達到這種境界,才會終身受益。有了語音,書面語言才有了活力,有了跳動的生命朗讀。朗讀體現(xiàn)的是對語言文字的感知力和表現(xiàn)力。應該落實到小學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最終達到把課文讀得其語皆出吾口,其語皆出吾心。所以說,朗讀法是教語文的根本之法,在朗讀中感悟多彩的語文。
五、讓“說”之花處處開放,意從言中出
生活是語言的源泉,因此,在教學工作中,要給與生活貼近的的語言環(huán),擴大加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理解,促進他們思維發(fā)展和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實踐出真知,生活無處不是課堂。教師要有意識地將口語交際由課本引入到生活,在實踐中鍛煉、應用,使學生的口語交際切合實際,有實用價值。但應注意方法的靈活性,抓住口語鍛煉的時機,使學生在廣闊的生活天地中形成交際能力。
在教學中,只要我們心中有“口語交際”,學生就會有口語鍛煉的各種途徑。讓口語交際走向生活,走向社會,提高學生思維的敏捷性,為他們成功地走向社會鋪一條堅實的道路。堅持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十年磨一劍”的功夫。關(guān)鍵是要長期堅持下去,就會收到好的效果。讓“說”之花處處開放,意從言中出。
語言文字本身各具特色,各有用場,就像大千世界、多彩自然??傊Z言文字是情感的載體,情感是語言文字的靈魂。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是小學生發(fā)展的關(guān)鍵,它如同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在情感素養(yǎng)的澆灌下定能綻放成嬌艷欲滴、鮮艷奪目的花朵。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2001版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新淺談小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 張軍 人民教育出版社
[3]《淺談語文教學中語言文字運用的幾點做法》 徐培培
[4]《小學語文教學改革之我見》 葉瀾 華中師范大學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