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干榮
【摘? ? 要】在信息技術背景下,加強小學英語教學和信息技術的整合,不僅可以使課堂教學內容和形式變得更加豐富,而且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交互式學習情境充分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推動小學英語教育改革。為此,本文主要對小學英語教學和信息技術的融合價值和策略進行了分析和探討,希望能夠給相關人員帶來啟示。
【關鍵詞】小學英語? 信息技術? 深度融合? 研究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1.008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將現(xiàn)代教育教學手段引入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已然成為了一種必然趨勢。但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教學的有效融合,并不是簡單地將信息技術應用到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還需要對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環(huán)境進行相應的調整和優(yōu)化,才能夠更好地讓學生接受這些新型的教學技術和手段,進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另外,信息技術和小學英語的整合,應該優(yōu)勢互補,不可顧此失彼,這樣才能夠將信息技術的積極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由此可見,加強對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教學融合的研究是非常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
一、小學英語教學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價值
由于我國小學英語課程教學的實施和普及時間較短,相關的教育理論比較匱乏,在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一直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但傳統(tǒng)教學方式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和局限性,無法將英語學科的魅力充分體現(xiàn)出來,不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進而導致教學效果不佳[1]。而現(xiàn)代信息技術具有資源豐富、形式多樣等優(yōu)勢,將其與小學英語教學相融合,可以有效彌補傳統(tǒng)英語課堂中教學資源不足、教學手段單一的弊端,進而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更好地對英語知識進行吸收和理解,促使學生英語學習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另外,由于英語被納入我國考試科目的時間不長,在英語課程教學方面仍存在很多的缺陷。將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進行深度融合,能夠將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特性和優(yōu)點充分體現(xiàn)出來,使得小學英語教學更好地滿足現(xiàn)代教育的需求。比如,現(xiàn)代信息技術具有便捷性和靈活性的特征,可以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更加廣闊的平臺和更加便利的條件,進而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求,促進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二、小學英語教學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策略
(一)借助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對于小學英語教學同樣適用。只有當學生對英語學習充滿興趣,他們才會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語學習活動中,進而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這是提升英語教學效率和水平的關鍵。根據教學實踐表明,通過創(chuàng)設合理的教學情境,可以有效活躍課堂氛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對英語知識產生強烈的探索欲[2]。在情境創(chuàng)設的過程中,合理應用信息技術可以增強情境的真實性和直觀性,進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對“animal”這一部分的英語單詞進行教學時,如果采取傳統(tǒng)反復拼讀單詞的教學方式,只會使得課堂教學氛圍壓抑、枯燥,讓學生逐漸喪失英語學習的興趣。這時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將音樂和圖片融入課堂中,創(chuàng)設“動物園”的教學情境,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然后教師再順勢開展單詞教學,讓學生結合情境進行學習和記憶,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進而有效提高單詞教學效率。
(二)借助信息技術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
英語是一門語言類學科,具有較強的工具性,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運用英語進行交流。但就目前小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來看,“啞巴英語”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雖然學生能夠在考試中取得高分,卻不能很好地利用所學英語知識進行日常交流。針對這一現(xiàn)象,小學英語教師應加強對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在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英語視聽軟件、多媒體技術、網絡學習平臺等信息技術,為學生的英語聽力和口語訓練提供一個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促進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對“Do you like meat?”這一單元進行教學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播放事先準備好的視頻,視頻內容為兩個小朋友在餐桌上吃飯時的情境,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對其中的英語短句進行學習,讓學生了解“Do you like...?”“Yes I do/No I don't.”等句型的實際用法。教師可以將視頻中的聲音消除,并讓學生扮演視頻中的角色,利用剛剛所學的英語知識進行對話訓練。通過這樣的方式,既可以調動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同時也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
(三)借助信息技術實施個性化教學
由于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的英語學習能力和學習需求存在較大的差異。但由于傳統(tǒng)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手段有限,教師只能夠采取統(tǒng)一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而無法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求[3]。將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教學進行融合后,教師就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為不同學生制訂不同的學習計劃,然后讓學生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開展個性化學習,進而有效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效率和水平,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比如,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錄制成微課視頻,并將視頻資源上傳到學習平臺,讓學生在課后根據自己的學習需求,自主下載視頻資源進行學習?;蛘呓處熞部梢酝ㄟ^網絡社交平臺,對學生自主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指導,以此來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
三、結束語
信息技術對于小學英語教育改革能夠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因此,在教學實踐中,小學英語教師應加強對信息技術的重視和應用,并結合小學生英語學習的特征和需求,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以此來優(yōu)化英語課堂,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為學生今后的英語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吳翠蘭.信息技術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當代家庭教育,2020(34):20-21.
[2]王立華.信息技術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安徽教育科研,2020(21):93-94.
[3]李君.基于信息技術的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的構建[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1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