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仕偉 陳彬 劉冬雪
摘要:本文從低血糖恐懼的概述、研究現狀、影響因素及評估工具等方面進行介紹,并就目前我國低血糖恐懼的研究現狀提出相關建議,以期為進一步的研究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 2型糖尿病;低血糖恐懼;綜述
目前,糖尿病已成為影響全球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之一,其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1]。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已達4.63億,而我國糖尿病患病人數為1.16億,位居世界首位[2]。其中,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比1型糖尿?。═ype 1Diabetes Mellitus,T1DM)患者更為常見,約占全球DM患病人數的90~95%[3]。糖尿病引起的急慢性并發(fā)癥是糖尿病患者致殘和致死的主要原因,預防并發(fā)癥的關鍵是控制血糖,然而,糖尿病患者在漫長的降糖治療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發(fā)生低血糖。有研究報告[4]顯示,2型糖尿病患者輕度或中度低血糖發(fā)生率為45%,重度低血糖發(fā)生率為6%。低血糖不僅給患者帶來了軀體影響[5],更給患者造成了嚴重的心理負擔[6],使患者產生低血糖恐懼感(fear of hypoglycemia,FoH),即低血糖發(fā)作時給患者帶來的軀體上的不舒適體驗及對生命的潛在威脅[7]。目前,國內外對于低血糖均有不同程度的探索,但對于低血糖恐懼感的研究相對較少。本文對2型糖尿病患者FoH的相關文獻進行綜述,以期為此方面研究的開展提供參考。
1. 低血糖恐懼的定義
恐懼是一種與直接和具體的威脅或危險相關的情感,是特定情境的刺激(恐懼觸發(fā)者)與回應(恐懼行為)之間的中介變量。Green 等[8]認為在極端情況下,恐懼情感可轉化為焦慮癥及恐懼癥。Bohme等[9]將FoH定義為糖尿病患者對低血糖及其負面影響的擔心程度。Cox等[10]認為FoH是指由低血糖經歷引起的各種令人厭惡的癥狀、情感、認知及不良的生理和社會后果,進而導致糖尿病患者對低血糖相關問題采取恐懼心理和回避行為。雖然FoH并沒有明確的定義,但總的來說FoH是指由于低血糖帶來的的負面情緒所導致的糖尿病患者在認知、行為、自我管理等方面的改變。
2. 糖尿病患者FOH的影響因素
2.1 人口學因素
穆純等[11]的研究顯示,性別為低血糖恐懼感的獨立影響因素,女性在低血糖恐懼-憂慮得分上明顯高于男性患者。Sheu等[12]研究發(fā)現,年齡越小,T2DM患者的FoH越重。黃碩果等[6]研究顯示,獨居患者的FoH得分明顯高于與家人一起居住者。由于不同患者心理素質的不同,對低血糖恐懼的表現及程度也不盡相同。
2.2 疾病相關因素
Shi L等[13]研究顯示,糖尿病持續(xù)時間與低血糖恐懼呈正相關。然而,王亞君等[14]研究發(fā)現,病程與FoH呈負相關,即病程越長,患者低血糖恐懼感越低。Marrett等[15]的研究發(fā)現,低血糖的發(fā)生頻率越高,患者低血糖恐懼感越強,可能因它們增加了患者的疾病管理負擔所致。而Martyn-Nemeth等[16]認為降低低血糖的頻率并不能減少對低血糖的恐懼,原因可能生理性低血糖并不總是與心理上對低血糖的恐懼有關。Nicolucci等[17]的研究顯示,1個月內發(fā)生3次低血糖的患者其FoH得分是未出現低血糖患者的2倍。Hendrieckx等[18]研究發(fā)現澳大利亞TIDM成年患者發(fā)生嚴重低血糖與低血糖恐懼密切相關。綜合分析,病程及頻率與FoH之間的關系是復雜的,可能還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需要進一步研究。
2.3 社會心理學因素
低血糖恐懼是糖尿病病人在疾病管理過程中因受到低血糖威脅而產生的一種負性情緒體驗,并會導致其行為及認知上的一些改變。Bazzazian等[19]的研究指出,積極的應對方式可促使糖尿病自我管理行為的改善,有助于提高患者識別及處理低血糖的能力,進而降低其FoH。任鵬等[20]研究結果顯示,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懼心理與治療依從性呈負相關。顧培培等[21]的研究顯示,2型糖尿病患者飲食行為依從性與低血糖恐懼呈負相關。由此可見,低血糖恐懼會影響患者的行為習慣及依從性,進而影響對血糖的自我管理,最終導致血糖控制不佳。
3.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懼的常用評估工具
3.1 低血糖恐懼調查表(Hypoglycemia Fear Survey,HFS)
HFS調查表是由加利福尼亞大學健康科學中心的COX教授[10]于1987年研發(fā)的,作為研究工具和臨床工具測量與低血糖有關的恐懼程度。原作者又于2011年對該量表進行過一次修訂,形成第二版的HFSII。 HFSII由原有的27條目增加到了33條目。此調查表包含2個分量表:行為量表(Hypoglycemia Fear surveyIⅡ-Behavior Scale,HFSII-BS)和恐懼量表(Hypoglycemia Fear surveyII-Worry Scale,HFSII-WS)。行為量表包含15條目;恐懼量表包含17條目。量表中的每個條目根據糖尿病患者最近6個月的感覺采用0-4級評分法,得分從0到132,總分越高,表示對低血糖發(fā)生恐懼程度越高。行為量表(Hypoglycemia fear survey II-Behavior scale,HFSII-BS)、憂慮量表(Hypoglycemia fear survey IⅡ-Worry scale,HFSII-WS)、HFS-IⅡ總量表的Cronbach'sa系數分別為0.85、0.94、0.94,然而盡管這兩個子量表均具有較高的信效度,但是研究發(fā)現憂慮量表在應用方面明顯優(yōu)于行為量表,關于行為量表還需進一步完善。
3.2 低血糖恐懼量表-15(Fear of Hypoglycemia Scale-15,FH-15)
2011年西班牙學者Anarte Ortiz等[22]專門針對低血糖恐懼癥編制了低血糖恐懼量表-15(Fear of Hypoglycemia Scale-15,FH-15),用于幫助臨床工作者快速準確識別低血糖恐懼。該量表適用于1型及2型糖尿病患者,條目精簡且易于理解,有明確的截斷值和良好的信效度。2018年劉雅倩等[24]對FH-15進行翻譯、回譯、文化調適和信效度測驗,形成了中文版FH-15,中文版FH-15共包含15個條目, 采用Likert 5級計分法,1~5分分別表示從不、幾乎不、有時、幾乎經常、每天,得分范圍15~75分,總分≥30.5分表示患者存在低血糖恐懼。中文版FH-15總量表的Cronbach′sa系數為0.918, 3個維度 (恐懼、回避、干擾) 的Cronbach′sa系數分別為0.891、0.876、0.916。重測信度為0.903, 各維度重測信度為0.733~0.930,各條目與總分的相關系數r值為0.485~0.79,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但目前沒有證據證明該量表是否優(yōu)于上述其他量表。
4.小結
多項研究顯示,FOH發(fā)生率高, 2型糖尿病患者的FoH受到人口學因素、疾病相關因素及心理社會學等方面的影響,對低血糖患者造成嚴重的不良后果,應引起國內學者對FOH的重視。此外,低血糖患者不準確的認知和信念是導致其產生恐懼感的主要原因,因此應用評估工具對低血糖恐懼患者的恐懼原因及程度進行篩查,并結合FoH的影響因素,從根本上解決患者認知上的誤區(qū),建立起積極、正確的信念與態(tài)度,主動地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為,降低低血糖的發(fā)生率,進而減少患者對低血糖的恐懼程度,從根本上減輕患者的低血糖恐懼,提高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You WP, HennebergM.Type 1 diabetes prevalence increasing globally and regionally: the role of natural selection and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J]. BMJ Open Diabetes Res Care, 2016, 4(1): e000161.
[2]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IDF) IDF Diabetes Atlas 2019, nine edition.2019.https://diabetesatlas.org/en/
[3]Waddell J.An update on type 2 diabetes management in primary care[J]. Nurse Pract, 2017, 42(8): 20-29.
作者單位:1.116001,大連市,大連大學護理學院;2.116000,大連市,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教研室
作者簡介:王仕偉(1994-),女,內蒙古赤峰人,護士,碩士研究生在讀,主要從事臨床護理。
通訊作者:陳彬,E-mail:chenbin3026@163.com。
(大連大學護理學院 遼寧大連 11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