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梓臻
摘要:本文介紹了多種新入職護士崗前培訓的教學形式及考核方法。在教學形式上,介紹了思維導圖結合概念圖教學法、“sandwich”教學法、ADDIE模型教學法、2S-TE教育模式、危險預知訓練、“患者就醫(yī)體驗”教學法、EAP 計劃、正念減壓訓練與循證護理培訓、在考核方法方面,介紹了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床邊綜合能力考核與迷你臨床演練評量。旨在能為新入職護士崗前培訓方面給予指導。
關鍵詞:新入職護士;崗前培訓;綜述
新職工培訓是指對新職工進行的導向性培訓,又稱“崗前培訓”。其目的是使新職工了解和掌握企業(yè)的基本情況,對他們進行職業(yè)道德、基礎技術理論和實際操作技術、勞動紀律等方面的教育。崗前培訓對新入職護士盡快適應新醫(yī)院起到關鍵性的作用,是保障護理質量與護理安全的重要舉措和管理環(huán)節(jié)。由于新入職護士素質良莠不齊,更加體現(xiàn)了崗前培訓的重要性[1]。本文對新入職護士崗前培訓的教學形式及考核方法方面進行了綜述,旨在能為新入職護士崗前培訓方面給予指導。
1.新入職護士崗前培訓的教學形式
1.1思維導圖結合概念圖教學法
思維導圖是運用線條、符號、詞匯和圖像,形成發(fā)散式和節(jié)點式的結構形式,把繁瑣的文字信息變成層次分明的圖,讓學習者能更有效地儲存和提取信息。而概念圖則是以放射性思考為基礎,應用圖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關層次圖表現(xiàn)出來,并充分利用色彩和字體的變化將信息和結果可視化[2]。魯先娥[3]等采用思維導圖結合概念圖教學法對新入職護士進行崗前培訓,結果顯示思維導圖是一種有效改善記憶的學習策略。
在崗前培訓中應用思維導圖結合概念圖,有助于新護士準確把握學習內容的核心和要點,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在培訓后復習時可以將小節(jié)內容繪制成思維導圖,實現(xiàn)了知識的可視化,提高了學習效率,保障了學習效果。此教學模式要求教學老師理論基礎扎實、臨床經驗豐富,對教學團隊要求高。
1.2 圍繞案例,培養(yǎng)新入職護士的崗位勝任力
1.2.1 “sandwich”教學法
“sandwich”教學法是對理論學習和實踐學習相結合的一種形象比喻。鞏丹慧[4]等研究結果顯示 ,“sandwich”教學方法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與傳統(tǒng)教學方法相比,“sandwich”教學方法是更有利于培養(yǎng)新招聘護士利用自身知識和技能解決臨床問題的能力,提高了新招聘護士的綜合能力,如提高歸納和語言技能,分析解決問題的技能,以及改善學習和協(xié)作?!皊andwich”教學法注重培養(yǎng)新招聘護士從多個角度發(fā)現(xiàn)問題,啟發(fā)其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并解決問題[5]。但需要培訓時間較長,且受培訓的新入職護士基礎知識扎實,效果更好。
1.2.2 ADDIE模型教學法
ADDIE 模型是由世界著名教育技術學專家羅伯特·加涅提出,美國福羅里達州立大學的教育研究中心設計開發(fā)的培訓框架模型,由分析、設計、開發(fā)、實施和評價5 個階段組成[ 6] 。這五個階段與護理程序中的評估、診斷、計劃、實施和評價很相似,從整體的角度出發(fā),將患者看作是整個人,而不是一個個的病癥,可以更好的培養(yǎng)護士建立臨床意識,提高崗位勝任力。
1.3 體驗式教學法
1.3.1 2S-TE教育模式
2S-TE(Student as Standardized Patient學生標準化病人,Training Examination 培訓考核) 教育模式是指經由專業(yè)醫(yī)護人員指導訓練的護生,根據(jù)培訓與考核需要,在特定的情景模擬環(huán)境中依照個案劇本演出患者角色,供新入職護士進行崗前培訓[7]。近年來,國內外醫(yī)學教育工作者根據(jù)教學實際,又對SP進行多種嘗試、改革[8]。王道英[7]等人研究結果表明,2S-TE教育模式有助于提高新入職護士的專業(yè)理論知識、操作技能及應急處置能力,雙向信息的反饋和同時兼任評價老師的SP對護士的理論技能要求更高、更真實,對培養(yǎng)和提高護士的應急處理能力,收效顯著。
2S-TE教育模式不僅能在培訓過程中扎實理論知識,也可以體現(xiàn)護士的操作能力及應急處理能力,同時,2S-TE教育模式中的SP可發(fā)揮被檢查者、評估者和指導者三種屬性,極大地提高了護士臨床培訓的品質。但是此項教育模式不適用于剛剛在學校畢業(yè)即面對臨床工作的新護士,其護理操作技能還需為適應醫(yī)院要求與規(guī)范,再進行規(guī)范化培訓,因而無法立刻使用此項教育模式。
1.3.2 危險預知訓練
危險預知訓練是以小組為單位開展的一項安全教育與訓練活動,目的是有效辨識可能存在或已經存在的安全隱患,預測和預防可能發(fā)生的事故,其實質就是風險控制的一部分[9]。趙春梅[10]等將新入職護士分為對照組及實驗組進行對比,結果顯示,對照組48名新護士發(fā)生護理不良事件7起,其中因身份核查未落實導致用藥錯誤5起,管道固定約束不當導致意外拔管2起;實驗組54名新護士發(fā)生護理不良事件1起,因采血后未核對導致遺漏1根試管未及時送檢。
危險預知訓練可提高新入職護士對核心制度與關鍵環(huán)節(jié)的認知水平,有利于提高其臨床護理實踐能力,降低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生率。但對案例資料庫的需求大,培訓老師需具備豐富的臨床經驗、良好的應變能力,其操作共性部分以及如何適時引入案例及系統(tǒng)地與理論知識點相結合還有待進一步探討。
1.3.3 “患者就醫(yī)體驗”教學法
患者就醫(yī)體驗實際是患者就醫(yī)過程中的總體感覺,是對一個醫(yī)院綜合服務能力的反映。張麗娟[11]等將新入職護士分組,分別體驗急診、門診、重癥監(jiān)護病房及普通病房,讓護士親自體驗門急診的就醫(yī)流程、躺在重癥監(jiān)護室的病床上體驗被各種儀器聲圍繞的感覺,以及被約束帶約束的感覺等等,調查顯示,新入職護士對優(yōu)質護理重要性的認識、對職業(yè)的認同感等方面,均有質的變化。
“患者就醫(yī)體驗”教學法有利于提升新護士的人文素養(yǎng),提高護理隊伍的穩(wěn)定性,促進醫(yī)院環(huán)境及文化內涵的深化。但教學成本高,且需要臨床科室配合,可能影響臨床工作,不可替代崗前培訓,只能作為崗前培訓的一部分。
1.4 EAP 計劃
員工幫助計劃( 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EAP) 為高效管理方法,結合個體實際情況制定培訓方案,利于提高培訓效率和培訓質量。趙曉凱[12]自制《新入職護士知識能力評估問卷》評估新入職護士具備的知識水平、能力水平,了解新入職護士個人綜合能力; 成立 EAP小組,分層帶教,結合新入職護士個人知識能力高低劃分培訓層級,依照不同層級實際需求給予針對性知識能力培訓; EAP 計劃針對不同護理素質的護理人員分層管理,制定個性化計劃,能夠滿足新入職護士實際培訓需求,并有效提高培訓效率;更適合人員少的培訓,效果更好。
1.5 護理心理及護理素養(yǎng)
1.5.1 正念減壓訓練
有報道顯示: 新護士在高應激狀態(tài)下,如果缺乏良好的應對方式,則心理損害的危險程度可達43.3%,為普通人群危險程度的2倍[13]。Smith的研究表明: 正念減壓療法有利于減輕護士的壓力感、職業(yè)倦怠和焦慮感,同時增強護士的同理心、專注度,改善護士的情緒[14]。成凱[15]等研究表明,正念減壓訓練對新入職護士壓力知覺緩解具有積極作用,而且為崗前培訓提供了新的培訓模式,讓護士掌握這種科學的自我減壓管理方法。
1.5.2 循證護理培訓
循證護理是以有價值的、可信的科學研究結果為證據(jù),提出問題,尋找實證,運用實證,對患者實施最佳的護理。有研究報道,影響護士循證護理實踐的主要因素是工作早期是否接受循證護理培訓[16]。沈穎[17]等研究結果顯示,經過循證護理培訓,新入職護士批判性思維、科研及臨床護理能力顯著提升。同時,循證護理培訓有助于新入職護士將護理實踐與護理科研有機結合,通過臨床促進科研,科研帶動臨床,培養(yǎng)護理人員的循證思維,用科學的方法解決臨床實際問題。
護理心理及護理素養(yǎng)均影響著護理核心能力,新入職護士掌握自我減壓管理方法和循證護理能更快更好的融入臨床。以上兩種培訓方式節(jié)約成本,但對師資力量要求較高,可以培養(yǎng)新入職護士用科學的方法管理自己,提升自己,方能成為更優(yōu)秀的護士。
2. 新入職護士崗前培訓的考核形式
2.1 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
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OSCE)是一種評估臨床能力的考核方法,敬潔[18]等結果顯示,OSCE能綜合反映崗前培訓后新護士的綜合能力、可作為醫(yī)院后期培訓的重要依據(jù)、有助于新護士全面評估自己的能力。董蓉蓉[19]等通過強化培訓OSCE考試中不可或缺的SP,來提升考核效果。研究表明,OSCE不僅能提高了新入職護士的理論及操作考核成績,還可以提高新入職護士的評判性思維能力以及共情能力。
2.2 床邊綜合能力考核
床邊綜合能力考核是一種將護理操作考核和理論知識考核相結合的考核方式,并將低年資護士的實際護理工作能力作為考核評估的側重點[20]。馮春明[21]研究顯示,床邊綜合能力考核可以使護士的學習興趣顯著提高,護士的整體操作能力顯著提高,還可以促進護士之間的相互學習??娏崃醄22]調查顯示,進行床邊綜合能力考核后,新入職護士的技能操作能力、工作自信心、理論知識、護理評估能力、溝通交際能力、健康教育能力、病情觀察能力和學習主動性均明顯高于進行床邊綜合能力考核前,從而進一步證明了床邊綜合能力考核可有效提高新入職護士的自身綜合能力,進而有利于其開展后期的臨床工作。
2.3 迷你臨床演練評量
迷你臨床演練評量(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Mini-CEX)是通過臨床教師直接觀察學習者的實際臨床診療護理行為,當場給予回饋,并按照7種項目給予評量,是1995年美國內科醫(yī)學會在傳統(tǒng)CEX基礎上,發(fā)展出的一套更加便捷的教學兼具測評功能的工具。劉翠[23]等研究結果表明,Mini-CEX可以很好地考查和培訓護患溝通、知識技能運用的靈活性、人文關懷、處理現(xiàn)場問題的能力和靈活性、臨床護理綜合能力等。羅健[24]等調查結果顯示,Mini-CEX考核法更節(jié)約時間、對患者的負面影響小。
傳統(tǒng)的考試方式形式相對單一,考查內容局限,注重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護士往往進行考試前突擊,學習遠期效果不佳,而且只注重考試結果,也不利于問題的發(fā)現(xiàn)和解決;而Mini-CEX模式可以減少上述弊端,該模式可以直接觀察,現(xiàn)場實踐,利于考查和培養(yǎng)考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且該模式注重溝通技巧的考核和培訓,這將對建立和諧的醫(yī)患關系起到很大作用。但每名考官對評量標準的理解可能不盡相同,對是否達標的判斷帶有一定的主觀性,因此對考官的業(yè)務水平和客觀公正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總結及思考
對于新入職護士崗前培訓的教學方法及考核形式在國內各醫(yī)療機構都有所不同。面對疫情影響下護士流動性增加的現(xiàn)狀,在未來的新入職護士的崗前培訓中,我們可以更多的開發(fā)與應用貼近臨床工作的教學方法和考核形式,更能使新入職護士縮短了融入臨床工作的時間,讓他們真正學到東西,培養(yǎng)臨床意識,從而達到成為優(yōu)秀的臨床工作者的目的,才能使醫(yī)院快速前進。
參考文獻:
[1]張靜,黃杰,張迎紅.非公立醫(yī)院新護士特色化崗前培訓模式的應用與效果[J]. 當代護士(中旬刊),2019,09:164-166.
[2]托尼·巴贊.大腦使用說明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1.
[3]魯先娥,劉夢濤,張茵. 思維導圖結合概念圖教學法在新護士崗前培訓中的效果評價[J]. 當代護士(上旬刊),2020,01:176-178.
[4]鞏丹慧,朱正日,徐穎,郭棟,趙宇飛,趙欣,劉雅頔.“sandwich”教學法在新招聘護士崗前培訓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9,15:41-44.
[5]候瑞芳,徐佩英,金濤,等.三明治教學法在內分泌科臨床見習課程中的運用 [J].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5,29(5):16-18.
[6]于明峰,劉于.ADDIE模型在新入職護士崗前培訓中的應用[J].護理學報,2020,13:11-14.
[7]王道英,李靜.2S-TE教育模式在新入職護士崗前培訓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8,04:124-125.
[8]郭威,王玉鳳,裴玉萍.標準化病人對臨床教學的意義[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5,7( 18):22-23.
[9]郝素萍.危險預知訓練在口腔外科眼科病房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7,17(8):1250-1252.
[10]趙春梅,王芳,桑圣梅,季建紅.危險預知訓練在新入職護士崗前培訓的應用[J]. 護理學雜志,2020,02:12-14.
[11]張麗娟,王蓓,王鳳美,彭玉娥,吳均媛,張娟.新入職護士崗前培訓中“患者就醫(yī)體驗”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與效果分析[J].中西醫(yī)結合護理(中英文),2020,10:314-317.
[12]趙曉凱.EAP計劃在新入職護士崗前培訓中的應用[J].河南醫(yī)學研究,2020,30:5724-5726.
[13]李艷銘,吳春梅.手術室新護士壓力源分析與對策[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8(23):273-274.
[14]柳學華,馬莉.護士減壓方法的國內外研究進展[J].中國護理管理,2017,17(3):291-294.
[15]成凱,徐春霞,陳思,呂文佳.正念減壓訓練在新入職護士崗前培訓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7,12:182-184.
[16]王發(fā)鳳,胡漢姣,唐敏.三級甲等醫(yī)院新護士循證護理實踐素質及實施水平調查[J]護理學雜志,2017,32(11):50-52.
[17]沈穎,王瑩,覃秋萍,都繼微.循證護理培訓對新入職護士核心能力的效果評價[J]. 護理學雜志,2020,09:57-59.
[18]敬潔,顧鳳嬌,黃萌萌.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在新護士崗前培訓考核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 護理研究,2016,29:3682-3683.
[19]董蓉蓉,陳華琴,薛曉明,徐海艷.基于標準化病人的OSCE在新入職護士崗前培訓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20,03:40-41.
[20]何雅娟,寧永金,周麗芳.開展床邊綜合能力考核對提高低年資護士核心勝任力的觀察[J]護理與康復,2014,13(5):497-500.
[21]馮春明.床邊綜合能力考核在護士臨床培訓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6,32:295-296.
[22]繆玲玲.低年資護士能力培養(yǎng)引入床邊綜合能力考核的價值[J].中醫(yī)藥管理雜志,2019,19:133-134.
[23]劉翠,胡建,崔巖,趙寶春,趙倩. 迷你臨床演練評量在護士規(guī)范化培訓及考核中的應用[J]. 中華護理教育,2016,02:113-115.
[24]羅健,王培紅,楊柳,錢英,丁穎,胡娟娟. 現(xiàn)場追蹤與mini-CEX考核在新護士獨立上崗前考核中的應用[J]. 護理學雜志,2017,06:55-58.
(北京朝陽中西醫(yī)結合急診搶救中心 護理部 北京 10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