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媒體時代,信息傳播方式以及媒體宣傳手段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對宣傳報道模式的革新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诖?,本文著眼于全媒體時代的重大主題宣傳報道工作,對全媒體時代以及重大主題宣傳報道工作的特點和要求進行簡要分析,然后提出全媒體時代重大主題宣傳報道的創(chuàng)新路徑,旨在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全媒體時代;重大主題宣傳報道;創(chuàng)新;傳播
中圖分類號:G2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1)03-0189-02
一、前言
當前,媒體融合趨勢愈發(fā)顯著,在全媒體背景之下,行之有效的新聞報道模式成為促進媒體行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關鍵。重大主題宣傳報道,是傳播黨政公開信息、引導社會輿論的重要途徑,更是提升媒體公信力與影響力的有效方式。只有深化全媒體工作模式,積極創(chuàng)新重大主題宣傳報道方法,才能保證工作質量。
二、全媒體時代概述
全媒體時代,傳統(tǒng)媒體與新媒體的全面融合,使信息傳播方式得以覆蓋人們的全部感官,新聞受眾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需要,找到最合適的媒體形式和服務方式。在這一背景之下,受眾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全面覆蓋式的信息宣傳,獲得最佳傳播服務體驗。全媒體時代的到來,推動了輿論生態(tài)、媒體格局以及傳播方式的變化,不同類型的傳播工具交互聯(lián)通,將構建出動靜結合、全面覆蓋、實時傳輸且全天在線的信息傳播格局,更衍生出報網合一、全媒體新聞中心、臺網互動和移動多媒體廣播電視等多種發(fā)展模式[1]。此時,無論是傳統(tǒng)媒體還是新媒體,都必須積極創(chuàng)新發(fā)展模式,深化媒體融合,并著力提高自身的影響力、引導力和競爭力,在全媒體時代占據一席之地。
三、重大主題宣傳報道的要求與特點
新聞媒體需要圍繞黨和政府中心工作開展重大主題宣傳報道,此類型報道的主題往往與社會熱點、政策部署、中心工作和重大活動息息相關。對于主流媒體而言,做好重大主題宣傳報道不僅是其工作目標,更是其職責使命;相關工作的開展,也將為有效引導社會輿論,提高媒體平臺的公信力、影響力、傳播力和權威性奠定基礎。重大主題宣傳報道應以主題為中心,發(fā)揮出引導輿論、服務大局的作用。全媒體時代,重大主題宣傳報道的工作方式以及播報語言發(fā)生了巨大變化,讓報道在準確表達主題、傳遞信息的基礎上,更加深入人心和親和有趣?,F(xiàn)階段,拔高重大主題宣傳報道的立意,豐富重大主題宣傳報道的創(chuàng)意,創(chuàng)新重大主題宣傳報道的形式并拓展重大主題宣傳報道的傳播廣度,是媒體人工作的重點。
四、基于全媒體時代的重大主題宣傳報道創(chuàng)新路徑
進入全媒體時代以后,重大主題宣傳報道面臨極大的發(fā)展挑戰(zhàn),只有不斷創(chuàng)新工作模式才能真正發(fā)揮媒體價值,讓重大主題宣傳報道具備影響力。在此環(huán)節(jié),媒體人不僅需要保證重大主題宣傳報道的準確性、權威性以及嚴謹性,更要豐富語言模式、轉變語言風格、拓展播報渠道和擴大報道范圍,讓重大主題宣傳報道的輿論引導能力和社會動員能力得到充分發(fā)揮。
(一)優(yōu)化報道策劃方案
重大主題宣傳報道的策劃水平將直接影響新聞報道的質量,在全媒體時代,策劃人員應該順應全媒體的特點和新聞報道的要求,從全方位策劃的角度出發(fā),積極調整重大主題宣傳報道策劃方案,讓重大主題宣傳報道能夠搭上“信息快車”。在實踐工作當中,媒體人應該從全局角度出發(fā),以融媒體和全媒體的眼光開展重大主題宣傳報道策劃工作,切實保證多渠道、多媒體和多模式聯(lián)動,為實現(xiàn)全方位和全覆蓋宣傳做好充足準備[2]。
在全媒體時代背景下,媒體人必須高度重視重大主題宣傳報道策劃思路的選擇和策劃方案的制定工作,且必須以全方位策劃為立足點。開展實踐時,應該突破固有思維,以實現(xiàn)大宣傳、全覆蓋為目標,保證多平臺同步發(fā)力,讓重大主題宣傳報道的傳播深度、廣度以及持久性得到提升,基于完善的策劃方案和全覆蓋傳播模式調動受眾的多元感官,進而讓受眾與傳播媒體達成共鳴,使重大主題宣傳報道的工作質效得以提升。為此,相關工作人員需要結合網絡媒體與傳統(tǒng)媒體的工作特點,打造碎片化、滾動化、立體化呈現(xiàn)模式,讓重大主題宣傳報道深入人心。比如,打造“一主題+多模式”的重大主題宣傳報道策劃方案,以文字、圖片、直播、電視、廣播、H5、小視頻等多元傳播形式報道同一主題內容,提高信息的傳播速度和交互性,借助全平臺融合模式形成出傳播合力。同時,重大主題宣傳報道策劃工作者還應該善用小切口來反映大背景,為提高信息傳播的有效性而努力。比如,打造立足大背景、著眼小細節(jié)的重大主題宣傳報道策劃案;以生活化、地域化的方式展現(xiàn)重大主題,從多角度出發(fā)深入挖掘重大主題事件的現(xiàn)場細節(jié),讓新聞內容能夠貼近群眾、貼近生活。
(二)推進內容生產創(chuàng)新
內容生產創(chuàng)新同樣是全媒體時代重大主題宣傳報道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有效路徑,新聞工作者應該讓優(yōu)質傳播內容物盡其用,以創(chuàng)新性、互動性和靈活性強的新聞內容生產模式,提高重大主題宣傳報道的內容品質和影響力。重大主題宣傳報道必須具備主題突出性和內容豐富性的特征,媒體語言的選用既要滿足新聞報道的嚴謹性要求,又要滿足新聞服務的趣味性需求。因此,相關工作人員需要以嚴謹思維和邏輯為新聞產品定調,并借助靈動的語言和豐富的手段為新聞報道提質。
在重大主題宣傳報道制作環(huán)節(jié),相關工作人員必須拓展內容的深度,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保證新聞內容深入人心、鞭辟入里。媒體工作者可圍繞重大主題,推出文字專欄和系列視頻,借助多媒體形式完成對主題的深入解讀和追蹤報道。以新中國成立70周年為主題的重大主題宣傳報道為例,相關工作人員在工作中必須牢牢把握主題報道的主動權,匯總信息、采集熱點、追蹤動態(tài)、把握細節(jié),制作出符合全媒體時代要求的宣傳報道內容。比如,在新聞報道中融合背景資料和數(shù)據,為優(yōu)化內容闡釋效果奠定基礎;選用“音頻采訪+直播+圖文表述”的組合報道形式,體現(xiàn)重大主題宣傳報道的內容深度;結合主題開展系列內容報道,讓重大主題深入生活、走入民心;基于專題專欄,增強重大主題宣傳報道的儀式感;讓簡明扼要且貼近熱點的標題先聲奪人,提升內容吸引力。同時,媒體工作者還應該拔高重大主題宣傳報道的高度,以高站位解讀主題和優(yōu)質新聞內容,制作出更具輿論影響力和社會導向力的新聞[3]。比如,圍繞重大主題,采取直播采訪、追蹤訪談等方式解讀權威聲音,借助政府部門的回應提高內容高度。
全媒體時代,媒體平臺的融合拓展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覆蓋全部感官的宣傳方式提升了新聞報道的服務性。在此環(huán)節(jié),重大主題宣傳報道更應該深入基層,其內容更應該具有溫度。此時,媒體工作人員必須打破思維桎梏,改變重大主題宣傳報道嚴肅死板、僵化生硬的狀態(tài),以受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制作新聞,讓新聞內容滿足受眾的實際需求。比如,邀請人大代表或政府部門員工做客新聞報道直播間,以問答互動和講故事的方式傳遞主題信息;優(yōu)化版面設計,用通版特刊或圖文專版的方式發(fā)揮圖文力量,以傳統(tǒng)媒體吸引受眾注意力;挖掘生活元素,從本土化、地方化和生活化的角度闡釋重大主題,拉近宏大主題與群眾的距離,提高內容的吸引力。
(三)打造創(chuàng)新傳播模式
全媒體時代,媒體工作者需要打造創(chuàng)新傳播方式,為重大主題宣傳報道探索新的發(fā)展路徑。在此環(huán)節(jié),應該創(chuàng)新重大主題宣傳報道的表現(xiàn)形式,依靠媒體融合實現(xiàn)全覆蓋傳播。比如,發(fā)揮技術優(yōu)勢,深化信息技術與可視化技術的應用;強化資源整合,積極建設社交媒體。重大主題宣傳報道傳播工作,應該以新媒體思維貫穿始終,還需要踐行受眾主導原則,構建深受人們喜愛、滿足多元化受眾需求、符合全媒體時代新聞報道要求的創(chuàng)新型傳播模式。
媒體工作者需要合理應用網絡直播、短視頻、圖表新聞、人工智能技術、大數(shù)據技術和音視頻剪輯技術,豐富重大主題宣傳報道的表現(xiàn)形式,用多元化傳播方式提升此類型新聞的吸引力和表現(xiàn)力,讓受眾獲得良好的視聽體驗、閱讀體驗。比如,以重大主題設計互動視頻,引導受眾主動閱讀和參與互動;圍繞重大主題制作快閃視頻或H5,以此形式將重大事件與關鍵信息娓娓道來;在圖文報道中插入二維碼,保證紙媒與電視廣播、網絡媒體聯(lián)動等。
(四)提高互動傳播質量
如今,人們對信息共享和交互性宣傳十分青睞,所以重大主題宣傳報道人員必須重視這一特性,提高重大主題宣傳報道的互動傳播質量。在此環(huán)節(jié),相關工作人員必須緊抓受眾的興趣點、關注點和共鳴點,選用合適的互動傳播方式,讓受眾對重大主題宣傳報道產生共鳴。媒體工作者既需要全面把握重大主題宣傳報道選題,深挖主題內涵與思想價值;又需要重視主題投射和落實,從細節(jié)處找到報道切入點,為抓住受眾的心作好準備。比如,選用直播或互動視頻方式制作重大主題宣傳報道,借助新媒體技術與互聯(lián)網思維實現(xiàn)重大主題內容的碎片化加工,以免冗長的篇幅“勸退”受眾;加大社交平臺的宣傳力度,圍繞重大主題征集圖文稿件、優(yōu)質視頻,在互動中深化宣傳。
五、結語
重大主題宣傳報道應圍繞主題主線,打造高立意、優(yōu)創(chuàng)意、新形勢、廣傳播的報道模式。全媒體時代實現(xiàn)了網絡媒體與傳統(tǒng)媒體的全方位融合,為重大主題宣傳報道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媒體空間和工作平臺。在此背景下,媒體工作者應該在報道策劃、內容和模式方面進行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1] 逯德忠.讓重大主題宣傳報道出新出彩——重慶日報全媒體創(chuàng)新報道重要會議、重大活動的探索與實踐[J].新聞研究導刊,2020,11(21):169-170.
[2] 趙曉梅.堅持守正創(chuàng)新 聚力融合傳播——以昌吉廣播電視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宣傳報道為例[J].西部廣播電視,2020(01):180-181.
[3] 單烈,林勇毅,鄭宇,等.創(chuàng)新重大主題宣傳 提升新聞輿論“四力”——全省廣電媒體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重大主題宣傳調研分析[J].視聽縱橫,2019(06):4-11+1.
作者簡介:宋林遙(1982—),女,山東萊州人,本科,記者,研究方向:新聞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