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燕燕
摘 要:排舞是一種綜合性的運動,其中包含舞蹈、體育、藝術等多方面的內容,不僅具有較高的美學價值,健身功能也非常豐富。因此,高校都將排舞納入體育課程中。雖然很多學科的教學出現了網絡課程,但排舞網絡課程卻很少。對排舞網絡課程建設的意義以及當前網絡課程的現狀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探討推動排舞網絡課程的策略,希望可以為排舞網絡課程的建設和推廣提供幫助。
關鍵詞:排舞;網絡課程;策略研究
排舞是健身運動的一個分支,最早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美國西部的鄉(xiāng)村舞蹈。排舞具有強身健體、美形美體的作用,在近幾年里,尤其是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到要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后,排舞更成為人們健身運動的核心,各高校也更加關注排舞的網絡課程建設問題,鼓勵教師網上授課。但是當前國內排舞網絡課程缺乏,為此,如何推動排舞網絡課程的有效建設成為當前各高校重點研究的課題。
一、推動排舞網絡課程建設的意義
(一)統一排舞基本知識
排舞2004年傳入我國,2008年通過北京奧運會開幕式表演《永遠的朋友》走入千家萬戶。排舞進入高校課程的教學相對于其他體育項目進入高校教學時間要晚,在排舞理論、教材等方面沒有非常權威的版本,那么通過網絡課程的建設,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統一排舞理論知識、基本舞步、舞譜等,對教學內容的安排有重要價值。
(二)整合排舞教學資源,拓展排舞教學的時間和空間
排舞網絡課程在搜集和整合教學課程資源方面的價值非常高。不僅如此,在相關的資源平臺建設方面,還可以將課程以外其他與排舞相關的資料通過資源管理模塊化、鏈接化的方式進行資源的分類整合,從而構建出一個排舞網絡資源數據庫,也為教師以及學生的工作學習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除此之外,與傳統排舞課程教學中受眾群體特定、教學空間單一的缺點相比,排舞網絡課程具有非常大的時間和空間優(yōu)勢。從一方面來看,開展排舞網絡課程教學工作可以實現網絡、師生間的互動,從而使排舞課程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保證了排舞教學的高效性。從另一方面來看,排舞網絡課程還拓寬了受眾群體,實現了網絡課程全范圍覆蓋,從而有利于營造一個人人都能學的排舞教學環(huán)境,有效推動排舞網絡課程的傳播。
(三)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排舞網絡課程教學突破了傳統教學中面對面的限制,將現實的學習資源與網絡的虛擬空間進行有機結合,網絡教學空間也具備了傳統課程教學中包含的課程預習、作業(yè)、測試等多種活動。另外,排舞網絡課程中的有趣的文字、視頻、音樂等也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樣的教學模式自然比傳統的課堂教學更具吸引力,也更能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四)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提高學生的社交能力
排舞網絡課程教學運用豐富的學習資源和虛擬化的學習空間,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學習、交流環(huán)境,進一步加強了學生和學生、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提高了學生的社交能力,也有效減輕了學生在傳統教學環(huán)境下出現的學習以及交往壓力,充分培養(yǎng)了其自主學習、自主管理的良好習慣。
二、排舞網絡課程建設的現狀
(一)缺少與排舞相關的網絡課程
現階段,隨著互聯網和信息數字化的不斷發(fā)展,各個平臺的網絡課程也是復雜多樣。[1]但是,排舞網絡課程的內容很少,有的平臺甚至沒有排舞網絡課程。從近幾年我國的網絡課程建設名單中也可以發(fā)現,我國992門精品課程中只有區(qū)區(qū)15門為體育類的課程,占比只有1.5%;并且直至現在也只有一門與排舞有關的精品視頻課程供大學生和教師參考。
(二)缺乏與排舞課程相關的網絡資源
排舞課程網絡資源的建設整體缺乏針對性,排舞曲目風格也受限制,這就導致現已建成的排舞網絡課程不能滿足學生個性化的需求,教師的排舞教學工作也不能得到更好的保證?,F階段,我國關于排舞網站、排舞公眾號的建設有官方微信、新聞資訊、培訓考級等,主要集中在排舞的宣傳上,而忽視了教學的實用性。
三、推動排舞網絡課程建設的策略
(一)提高排舞教師的專業(yè)水平
要建設具有較高專業(yè)水平的排舞網絡課程教師隊伍,首先要做的就是不斷提高教師的業(yè)務水平和綜合素質,尤其是針對當前排舞教師專業(yè)素質較弱的問題,高校更應該加大對教師培養(yǎng)工作的投資力度,如選取排舞教學水平相對較高的教師到我國排舞網絡課程發(fā)展較好的高校進行學習交流,或者組織去國外接受專業(yè)的培訓,使其接受當前國際排舞教學的先進理念、知識,以此來提高教學水平。此外,高校在進行排舞教師的培訓工作時還要積極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使教師充分意識到教學工作的個性化要求,根據個體需求提供相應的線上線下教學資源,以此來提高排舞網絡課程教學的有效性。
(二)明確排舞網絡課程建設的目標
教學課程是高校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根本,也是保證教學工作良好開展以及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指標,其在提高學生的專業(yè)素質以及保證教師的教學發(fā)展上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課程建設的根本目標就是人才培養(yǎng),而從具體的教學來看,每一門課程也都有其本身的教學目標,課程的屬性及具體內容的差異也就決定著培養(yǎng)目標的不同。排舞網絡課程作為當前高校體育課程的一部分,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按照課程標準完成教學任務,幫助學生全面了解排舞的含義、特點、發(fā)展歷程等理論知識;在此基礎上再使其掌握排舞中舞步的具體變化、動作、表演特征等操作性的知識;最后,當學生全面了解排舞之后,教師還需要培養(yǎng)學生運動協調能力、審美以及節(jié)奏感,以促進排舞課程教學的順利開展。因此,在開展排舞課程教學時必須設定課程教學的目標,培養(yǎng)學生積極養(yǎng)成終身鍛煉的習慣,不斷提高其鍛煉能力,從而真正實現全民健身、全民體育的發(fā)展目標。[2]
(三)全面創(chuàng)新課程的建設方式
排舞網絡課程最明顯的特點就是網絡化和課程化,因此,高校必須不斷創(chuàng)新課程教學方式,為網絡化、信息化背景下排舞網絡課程教學的有效性提供保障。
1.強化學生的信息思維,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
課程教學工作不僅要牢牢遵循教育教學規(guī)律,還要將學生的成長規(guī)律與新時代、新媒體的發(fā)展潮流充分結合起來。現階段,隨著時代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傳統的學習方式已不能滿足學生快速成長的需要,而碎片化的學習方式已成為社會主流趨勢。因此,高校在進行排舞課程教學工作時必須把網絡化的特征充分體現出來,改變教學思維和學習思維,不斷創(chuàng)新,克服傳統課堂教學弊病。同時,根據排舞課程本身的特性以及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可以在排舞課程中大力推進微課堂以及翻轉課堂等混合式的教學模式,為排舞網絡課程的推廣傳播奠定良好的基礎。
2.創(chuàng)新課程建設方式,建立資源庫
排舞網絡課程的建設問題從小處說,是學校自身的事,個體高校是排舞網絡課程建設的主要單位,首先就從自身做起,加強教師隊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資源庫的創(chuàng)新建設,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自身有絕對的優(yōu)勢與其他高校網絡課程進行競爭;其次,高校還要加強區(qū)域校區(qū)的交流與合作,共同建設網絡課程,從而實現課程資源的共享。
3.保證課程規(guī)劃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為了保證排舞網絡課程建設成功,必須高度重視課程內容的規(guī)劃,做到既科學又合理。在開展排舞課程的建設工作時不能只是為了建設而建設,還應該將課程建設與人文建設結合起來,為排舞課程的多元化以及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基礎。
四、結 語
排舞課程是我國全面踐行全民體育、全民健身理念的重要載體,也是當前各高校積極開展的重要課程?,F階段,排舞網絡課程的建設不僅是一項系統繁雜的工作,也是研究人員漫長研究的過程。在排舞網絡課程的建設工作中,一定要充分發(fā)揮區(qū)域校區(qū)之間的互聯互通,構建排舞網絡課程的教育教學服務平臺。同時,要在排舞多屬性的特點下明確排舞網絡課程的建設目標,不斷創(chuàng)新排舞課程的建設方式,為排舞網絡課程的高效建設及其在我國文化中的推廣和傳播提供有力的保障。
(江西省宜春學院體育學院)
參考文獻
[1] 劉麗云:《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排舞在線課程建設的研究》[J].《四川體育科學》,2019年第38期,第103- 106、111頁。
[2] 程蕾、于樂:《“互聯網+”語境下影響普通高校排舞微課教學效果因素研究》[J].《喀什大學學報》,2018年第39期,第103- 10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