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菊英
摘? 要:所有人日常的習慣都并非是在短時間就可養(yǎng)成的,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亦是一樣,其需要得到社會、幼兒園以及家庭三者的共同努力配合,才讓孩子在健康的成長氛圍中進行行為實踐,從而促使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關鍵詞:家園合作;幼兒;行為習慣
每一個家庭成員都是幼兒園缺一不可的合作伙伴,家園合作也是幼兒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因此,若要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就要堅持推動家園合作。但現(xiàn)在,家庭與幼兒園依然是互相獨立的,為此,幼兒園不僅要對幼兒進行培養(yǎng),也要加強與家庭成員進行溝通,幼兒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迫切需要得到家庭與幼兒園兩者的互相協(xié)調與合作,只有這樣才能讓幼兒得到更好的發(fā)展與成長。
一、家園合作對培養(yǎng)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意義
家長是每一位孩子的啟蒙教師,其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幼兒的言行舉止。而教師是幼兒教育的重要施行者,其教育觀念與教學模式直接影響著幼兒的身心成長。透過家園合作,家長和幼兒園相互分享教育經(jīng)驗。老師則把正確的教育理念與科學的教育方法傳輸給家長,改變他們錯誤的育兒觀念,用正確的育兒方法應對幼兒的不良行為。家長也能及時向幼兒園反饋意見,使老師們更好掌握孩子在家的實際情況,從而進行相應的教育,讓幼兒更好地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當今家園合作共育現(xiàn)狀
(一)家園共育重視力度不夠
當前,幼兒園大力倡導開展家園合作,但由于一些老師與家長并未充分了解家園合作的重要意義,以及家園合作共育對促進幼兒綜合發(fā)展的重要性。老師和家長看上去似乎十分看重家園合作,但實際上,部分老師更重視的是自己教學任務的完成情況,而家長盡管口頭上說十分支持家園合作的開展,但實際上依然出現(xiàn)缺位現(xiàn)象。由此可見,這種表面化的家園合作有礙于幼兒教育的順利進行。
(二)教師與家長溝通不全面
目前家園合作中欠缺有效的交流,老師與家長的交流話題主要以孩子的身體情況、學習情況等為主,缺乏對孩子綜合成長因素的溝通,從而直接影響到家園合作共育的順利進行。
(三)老師對家長的引導十分缺少
當前,幼兒家長大多數(shù)是80后和90后,這個年齡群體的家長在一定程度上缺少育兒實踐經(jīng)驗,從而阻礙了幼兒教育家園合作的正常開展。家園共育老師對家長的引導十分關鍵,相對而言,老師都具備豐比較豐富的育兒經(jīng)驗,透過老師的引導,能夠大大提高家長們的育兒水平,進而提升家園合作共育的質量。
三、家園合作下培養(yǎng)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策略
(一)優(yōu)化家園合作模式,促進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
開展家園合作的目的在于幫助家長和老師更清楚孩子在各種場合中的真實表現(xiàn),從而看出自己存在的育兒問題,并及時進行調整,使用準確、妥當?shù)姆绞綆椭⒆羽B(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實現(xiàn)有效溝通可以通過家訪、電話訪談、召開家長會等方式。除此之外,當前是網(wǎng)絡信息時代,家長和老師能夠使用通訊軟件把孩子的一舉一動記錄下來,并在相互之間進行及時反饋和交流,這就能清楚地了解到孩子每天的舉止行為。另外,家長和老師相互間要堅持平等信任、相互尊重的態(tài)度,本著一切為了幼兒發(fā)展的原則,采選最合適孩子發(fā)展的教學模式,讓孩子在良好的環(huán)境下茁壯成長。
(二)提高家長的積極性,促進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
在日常教育實踐中不難看出,一些孩子在行為習慣方面,由于生活環(huán)境各有不同,從而存在很大的差異性。比如,有些小朋友在園時其獨立性和積極性都十分強,主動去幫助老師和其他小朋友,但是回到家,卻十分依賴家長,不愿自己獨立完成簡單的事情,變得任性和自私。出現(xiàn)以上反差,其原因在于老師和家長在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和要求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針對此狀況,可透過家園合作,開展一些活動,讓家長走進幼兒園,讓他們積極參與到幼兒園的活動里,這樣使家長更了解小朋友在園的真實表現(xiàn),更使他們看見自己的孩子原來能夠獨立完成簡單的事情,進而也了解到在家或是日常中,也應要嚴格要求自己和孩子,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三)提升老師的專業(yè)素質,促進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
孩子的成長需要得到老師的悉心培育,老師在促進幼兒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中發(fā)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加強老師綜合素質成為提升家園合作教育水平高低的關鍵。作為一位老師,不但要充分理解幼兒教育的理論與內容,更要清楚知道且掌握指引家長科學育兒的方法。在家園合作中,老師要以友善、平等的態(tài)度與家長進行交流,增加家長對老師的信賴。
綜合上述,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本來就非一件簡易的事情,不能在短時間就能形成的。特別是幼兒培養(yǎng)良好行為習慣,更需要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的配合。只有構建和形成幼兒適宜的氛圍環(huán)境,才更有效促進和鞏固良好行為習慣。通過本論文的分析和探討,使我們清楚認識到,家庭與幼兒園合作,完成教育目標事半功倍;反之,如果家庭與幼兒園不銜接,就會事倍功半。只有努力完成“家園合作、同步教育”的目標,才可以促進幼兒逐步養(yǎng)成樂觀、健康、積極的良好行為習慣,并使幼兒終身受用。
參考文獻:
[1]高妍.家園合作培養(yǎng)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5):123-124
[2]卓瑪央宗.家園合作培養(yǎng)幼兒良好習慣[J].好家長,2019(3):24-25
[3]蔣國英.幼兒教育中家園共育模式推進策略[J].名師在線,2020(13):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