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后進生寫作文一直是習作教學中困擾語文教師的一個大難題,相當多的一部分后進生(大致分為三種:完全不動筆型,東摘西抄偷懶型,會寫一些不自覺型)寫文章,對于后進生而言,那實在是難以逾越的天塹。如何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出相應的對策,及時點撥,因材施教,逐步提高,是每位語文教師必須思考和面對的命題。怎樣來擰開他們已經“生銹”的“水龍頭”,引出“涓涓細流”呢?筆者進行了一些努力,有些許的收獲,下面就對此進行淺析。
【關鍵詞】 習作后進生 分析原因 對策 提升
上習作課時,怎樣審題定中心,怎么選材,又如何布局謀篇,對于小學生而言,每一步都不容易,教師總感覺習作教學很難有效提高學生“怎么寫”的能力。尤其那一小撮作文“困難戶”“釘子戶”,根本不愿寫。在常年的日常教學中,筆者把這些習作后進生大概分為三大類型:完全不動筆型,東摘西抄偷懶型,會寫一些不自覺型。
針對這幾種不同的習作后進生,怎樣來擰開他們已經“生銹”的“水龍頭”,引出“涓涓細流”呢?
一、完全不動筆型
一個班級總有那么三、五個學生,一寫起習作來,只會咬筆頭。這類學生大多語文基礎差,底子薄,很多時候學生認為自己很笨,不是讀書的料,甚至于讓老師想放棄,家長也想放棄。學生聽到的多是一些訓斥的話語,久而久之產生了自卑和心灰意冷的心理。這類學生作文水平本來就低,又害怕出現(xiàn)病句、錯別字等,讓大家笑話,以至于不敢多寫,甚至于根本不動筆,完全自我封閉。碰到這類學生,需要老師付出極大的努力和耐心。
首先,要想把這類學生已“生銹”的“水龍頭”擰松一些,一定先要激發(fā)他們的興趣。我平常對學生說,寫作文其實是在玩文字游戲,這些一個個文字就像一個個“小精靈”,你們想把“小精靈”擺在哪就擺在哪。對于這類學生,我只要求他們愿意動筆。我往往會找一個他們感興趣的題目,比如《童年趣事》《說說心里話話》《假如我是……》等等,通過一些學生熟悉的畫面或有趣的視頻來打開他們記憶的閘門,想起自己過去一些非常好玩的往事或是自己向往的奇妙事物。
再鼓勵他們用平時生活中的語言把這些好玩、奇妙的事情說給同學聽。當他們說得眉飛色舞時,教師適時告訴他們,你們剛才怎么說,就怎么寫,把口頭語言變成文字寫出來就可以了。不管他們寫成怎樣,都通通予以表揚,以此激發(fā)他們愿意寫的興趣。
當學生有了一些興趣,教師要善于懂得乘勝追擊,在教學中,抓住時機,指導學生寫作。例如,在學習《大自然的啟示》時,趁機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在生活中的一些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說蚊子會吸血,吃飽了的蚊子變得圓乎乎的。有的說蜘蛛吃完獵物,發(fā)現(xiàn)獵物只剩下一個空殼……課堂氣氛變得活躍起來。于是,教師引導學生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寫出來吧。令人驚喜的是,幾個“不動筆”寫得還不錯,雖然內容有些凌亂,句子也不怎么通順,但寫出了童真童趣。我將他們的“大作”做了范讀,悄悄觀察這些孩子,一個個笑咪咪的。我知道,他們“生銹的水龍頭”開始擰松了,下次我再找機會給他們加點“油”。
二、東摘西抄型
有些孩子,總是應付式完成任務。這類孩子寫出來的文章大多空洞無物,套話連篇,沒有真情實感,甚至自己不動腦,到作文書上去抄襲,移花接木,張冠李戴。應對這類學生,要杜絕他們去抄,首先要消除他們的畏難情緒,培養(yǎng)其寫作興趣??梢韵朕k法適當降低難度,比如范文引路,引導他們從模仿、借鑒開始,逐步循序漸進。
我們的語文教材,所選文章文質兼美,我們可以選一些段落,進行局部仿寫,例如《鄉(xiāng)下人家》,寫一寫農村的某一處景色;也可以全文仿寫,例如《小興安嶺》,學生按照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寫一寫自己的家鄉(xiāng)或學校。又如運用外貌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部編版六年級上冊19課阿累的《一面》,課文中對魯迅先生的外貌描寫有六處之多,三次外貌描寫都抓住魯迅“瘦”的特點,連同另外三處寫“瘦”,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一個學生在課堂上仿著來描寫他的爸爸:我的爸爸,他的個頭有一米七多,留著一頭帥氣的寸頭,一雙笑瞇瞇的眼睛,時時刻刻都像在尋找什么。爸爸也許是想觀察得更清楚,就戴了一副藍色的小眼鏡,看上去既斯文又挺有學問的樣子。我對這個平常的“困難生”大力表揚一番,從他放光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孩子自信心大增。
這些學生,如果教師有時間、有針對性地進行個別輔導,面批面改,找準他們習作中的毛病,提出修改建議,學生的作文一定會進步明顯。若面批時,學生偶爾也能說出自己的見解和想法,教師及時予以肯定,也能很好地激發(fā)他們習作的興趣。
三、不自覺型
這種學生,要老師經常去推去壓,推一下,前進一點點,這種學生的心理最難揣摩。語文教師不要唱獨角戲,要充分聯(lián)系家長、班主任、其他同學,大家一起來激發(fā)他們的“勤奮神經”。然后進行專項訓練,并讓他們多練習,力爭一周寫兩篇,寫人、寫事、寫景、狀物……增強他們的寫作能力。
不管哪類學生,多讀課外書,增加閱讀量,都是提高習作能力的最好辦法。唐代著名詩人杜甫有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深刻闡明了讀書與寫作的關系。鼓勵學生經常做筆記,寫讀后感,交流讀書心得,平時做個有心人,多觀察,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讀讀背背……都是提高習作水平的好方法。
總之,指導后進生進行習作,要求教師有一顆細心、愛心和耐心,用細心尋找出他們后進的、不愿意習作的原因,對癥下藥;用愛心溫暖他們自卑的、有些封閉的心靈,激發(fā)他們寫作的興趣;用耐心鼓勵他們,去發(fā)現(xiàn)他們的每一丁點進步,并及時予以肯定,讓學生充滿信心。
參考文獻:
1.張麗敏. 后進生作文水平提高之我見[J]. 語文世界:教師之窗, 2016(Z2):106-107.
廣東省東莞市常平旭升學校 黃虎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