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良好的溝通在親子關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為家長或者教師可以通過有效溝通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引導者、陪伴者,可以在孩子發(fā)掘問題并解決問題的全方位過程中進行陪伴與指導?;诖耍皭邸笔怯H子溝通的出發(fā)點,同時也是落腳點,所以親子溝通用愛構建。本文首先闡述了薩提亞模式進行親子教育的內涵以及方法,其次依靠具體事例進行了探討,希望能為相關教育教學工作者以及家長提供部分參考。
關鍵詞:薩提亞;一致性溝通
薩提亞模式又稱薩提亞溝通模式,是由美國首位家庭治療專家維琴尼亞·薩提亞(Virginia Satir) 女士所創(chuàng)建的理論體系。這一理論體系自從提出以來就受到廣大家長以及教育教學工作者的好評,其理論體系受好評的原因,極富魅力的原因,在于這一理論體系在思考以及處理問題的過程中,倡導凡事皆“以人為本,以人關懷”的信念。在處理生活中常見的或者是易于產生沖突的事件的過程中,更多的將關注點放在“你和我”之上,也就是這一理論體系更關心“我們”,因此也就形成了在被充分尊重和關心過程中,構建和諧的家庭關系,促進良好有效的親子溝通的新的局面。
一、親子溝通的必要性
與孩子之間的形成良好的溝通是絕大部分家長以及教師的愿望。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已有多位學者進行了深入的相關研究。這些研究往往表明,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如果能形成良好的關系,孩子將更愿意以一個積極的態(tài)度傾聽,更能促進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家長常常認為溝通最大的作用是信息的傳遞,但親子交流中,溝通往往所蘊含更加豐富的內涵:
1、探索孩子的內心世界
由于心理以及生理的特征,未成年的很多孩子對于未知的世界有很多的好奇,但他們又往往不善于主動表達。針對這種情況,如果家長愿意主動走近、耐心陪伴,那么毫無疑問,這種做法將是打開孩子內心世界的一把鑰匙。
2、啟發(fā)孩子思考
與其他層面的能力相同,孩子的溝通能力也是需要鍛煉才能成長。首先,在溝通的過程中,要盡量讓孩子多說話,多表達自己的意見與想法,家長或者教師要多提問,鼓勵孩子進行思考,這樣的做法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日后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1]。
此外,在進行溝通的過程中,家長要注意避免出現一些問題。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父母往往有愛嘮叨的問題,他們試圖用過來人的態(tài)度去引導孩子避免走入不利于他們成長的過程,但是由于采取的方法不足,結果大多時候是事與愿違的[2]。
二、應用薩提亞模式進行親子溝通
父母以及教師應用薩提亞模式與孩子有效溝通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問題。
首先作為教師或者父母,應該形成如下概念,溝通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輸出自己的想法的過程,應該是一個雙向合作、平等尊重的交流。父母或者教師不能打著溝通的旗號來強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來行事。
其次,要學會充分應用身體語言。所謂溝通,身體語言也是必不可少的。交流的過程中,最好能拉起她的手、看著她的眼睛、摸著她的頭或拍著她的肩。用你的身體傳遞給孩子足夠的安全,讓她確信你是足夠的專注、耐心與呵護她。當彼此深深的聯結,孩子就會放松、敞開與你探索內心的世界。
三、運用薩提亞一致性溝通公式
薩提亞模式強調從你、我、情境三部分進行平衡。該模式提倡,在表達的過程中,如果用“我”開頭,會明顯減少對方的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從而讓溝通變得更加舒暢。關于薩提亞模式“一致性溝通”具體可以采用的方法如下。應用“我看到你……”的句式描述客觀事實,行為、情緒、語言;應用“我感受到……”的句式來表達內心的感受;應用“我覺得……”來描述對此事的看法;應用“我希望……”來清楚表達希望對方如何做;應用“我相信……”來表達正面積極,為了彼此關系更好的意圖。
列舉事例如下。12歲的小明在寫作業(yè)的過程中,因為妹妹搗亂而影響了他的思考過程,他在一氣之下打了妹妹,媽媽知道后,可以進行溝通方式如下。媽媽:“小明,媽媽看到你剛才打妹妹了,發(fā)生了什么事?”小明回答:“在寫作業(yè)時,妹妹一直在旁邊搗亂,影響了我,感到很生氣。”媽媽說:“是呀,當寫作業(yè)時,妹妹搗亂,讓你感到很煩躁、很生氣,甚至還很憤怒,當時你是怎么想的呢?”小明回答:“只想先趕緊做完作業(yè)?!贝藭r,媽媽摸著小明的頭說:“那希望妹妹怎樣呢?”小明說:“希望妹妹可以先自己玩一會兒,等我完成功課,再陪她玩?!眿寢專骸靶∶鳎瑡寢屜M隳芨妹帽磉_真實想法,相信妹妹知道事實也會因為你的認真負責而更加佩服你,愿意嗎?”小明回答:“媽媽,我愿意。”小明拉起妹妹的手說,“妹妹,剛才因為著急想完成作業(yè),當你打擾的時候,我感到很煩、很生氣,甚至憤怒。一時著急我打你了,對不起。知道你很想跟我玩,但是完成作業(yè)是重要的事情,所以我希望你能夠自己先獨自玩一會兒,等完成功課,就陪你。我相信輕松自在地玩可以更加開心快樂?!边@樣溫和堅定地表達自己內心被理解、被接納、被愛、被關注、被認同的真實情感需求。通過父母有的放矢的引領,溝通就變得游刃有余。當然這樣的表達方式,是需要不斷地練習才能直到熟練的。
結語:
溝通的意義是,通過溝通讓自己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引導者、陪伴者,因此,溝通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培養(yǎng)孩子發(fā)掘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诖耍皭邸笔怯H子溝通的出發(fā)點,同時也是落腳點,應用薩提亞模式可以以愛為基礎建立更為和諧的關系。
參考文獻:
[1]陳玲,印錦松.積極教育視角下中職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yǎng)體系的構建研究[J].今日財富,2020(12):195-196.
[2]徐晨質.以培育中職生職業(yè)素養(yǎng)為核心的校本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J].發(fā)明與創(chuàng)新(職業(yè)教育),2020(02):75.
石家莊城市建設學校 張新峰 堯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