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偉
摘 要:門護板作為汽車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門,其起到裝飾美觀、安全防護的需求。伴隨著用戶對汽車性能需求的逐漸加大,間接提高門護板的設計質量?;诖?,文章以汽車門護板設計訴求為切入點,闡述汽車門護板設計流程,并對汽車門護板成型工藝實踐方式進行研究。
關鍵詞:汽車門護板;設計要求;成型工藝
0 引言
近年來,汽車行業(yè)的迅猛發(fā)展下,為地區(qū)經濟發(fā)展帶來可觀的收益。但從市場結構來講,汽車產業(yè)所帶來的經濟收益,間接加大汽車產商之間的競爭壓力,在市場宏觀調控及人們需求的雙重條件下,汽車生產制造呈現(xiàn)出多元特點,其融合功能性、美觀性、質量性的特點,為人們提供優(yōu)質化服務。汽車門護板作為汽車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融合裝飾性能、安全性能等,在對門護板進行設計時,必須綜合考慮到門護板在汽車結構中起到的關聯(lián)性能,結合材料屬性、應用屬性等,界定出設計基準與成型工藝,提高門護板的應用質量。本文則是針對汽車門護板設計要求及成型工藝實踐方式進行探討,僅供參考。
1 汽車門護板設計訴求
汽車門護板結構覆蓋于內部鈑金結構之上,其所具備的總成效果可為汽車提供美觀功能、安全防護功能、乘駕舒適功能等。合理的門護板設計可對車內乘客提供更高安全等級的防護措施,當汽車側體發(fā)生碰撞時,門護板結構將對緩沖撞擊力,保證內部乘客的安全。從門護板結構來講,其呈現(xiàn)出功能多元化特點,例如,通過裝飾配件、控制配件、揚聲器配件、隔音棉配件、密封條配件等方面的組裝,可令汽車內部的電子元件實現(xiàn)聯(lián)動化操作。
2 汽車門護板設計流程
第一,針對門護板的造型結構進行分析,針對汽車類型、使用功能、車架結構、空間需求等,建設汽車門護板的數(shù)據(jù)模型,并初步定義門護板的色彩參數(shù)與材料參數(shù)等。第二,針對門護板的結構進行工程設計。此過程主要是對門護板A面進行設計,結合計算機輔助工程軟件(CAE)測定出門護板結構的相關數(shù)據(jù),然后通過參數(shù)之間的對比,進一步界定出模具參數(shù)及生產工藝,例如卡扣結構、模具澆塑工藝等,通過各類參數(shù)的比對,才可保證不同工藝在落實中的協(xié)調性與穩(wěn)定性。第三,依據(jù)數(shù)據(jù)信息對門護板結構進行審核與評測,分析出不同操控視域下,模型模具在結構性能上呈現(xiàn)出的相對性。第四,結構部件成品研發(fā)。確定實際運行參數(shù)后,則應針對相關功能的實現(xiàn),對模具進行材料屬性、性能屬性方面的界定,保證各類操控模式下,系統(tǒng)功能落實所具備的聯(lián)動關系,可通過材料本體實現(xiàn)針對化出處理,確保模具組件性能滿足車輛在任何狀態(tài)下的行駛需求。第五,對樣車進行裝配。待完成模具制備以后,先對模具尺寸參數(shù)進行確定并組裝,驗證安裝好的車輛性能是否達到實際行駛需求,如果未達到駕駛指標,則應對參數(shù)進行修改,重新制作模具,如果達到駕駛指標,則可投入量產,并在生產過程中對成本、性能等進行逐步優(yōu)化。
3 汽車門護板成型工藝實踐方式
3.1 門護板內部扶手成型工藝
內部扶手是汽車門護板結構的一部分,其可為手臂提供支撐面,提高乘坐的舒適度,但考慮到門護板距離的限定,需要依據(jù)手臂支撐面進行合理規(guī)劃,才可保證空間利用率與乘坐舒適度之間達到一個合理的關系。通常情況下,大多數(shù)車輛車門扶手支撐面維系在50 mm~60 mm的寬度,且固有支撐面應大于28 mm,支撐側面應大于52 mm,支撐面與水平基準面的角度低于20°。如圖1所示,門護板扶手寬度在實際確認中,為符合人體工程學,其所呈現(xiàn)出的空間分布結構,應盡量符合舒適訴求。從不同車型的門護板結構可以看出,支撐面、側面所呈現(xiàn)出的參數(shù)屬性一般是維系在某一個數(shù)據(jù)范疇內,這樣才可構造出一個相對安全的空間(且整個扶手結構內不能存在尖角)。
3.2 門護板扶手包裝工藝
門護板扶手結構可起到支撐人體前臂的作用,但此類結構也需要搭載皮質材料、棉質材料等,提高扶手的觸摸品質。在對門扶手進行包裝時,需嚴格分析出門護板結構所具備的參數(shù),然后結合布料屬性,制定包裝工序,只有這樣,才可確保在布料包裹過程中,不會產生表面褶皺的問題。如圖2所示。在包裹過程中,應保證圓角在合理范圍之內,并應通過內部材料的填充,提高圓角的包裹度,增加整體彈性與觸感,提高車輛乘坐的舒適度。
3.3 門護板與儀表板連接處的布置工藝
車門與車輛儀表板之間屬于兩個獨立的個體,如未能處理好車門與儀表板之間的距離,則將影響車輛整體的美觀,且縫隙可能加大車體的透風量,特別是對于北方冬季而言,如未能處理好兩者之間的距離,將加大車輛空調系統(tǒng)的荷載壓力。對此,在實際設計過程中,必須綜合考慮到裝配后的契合問題,以不同組件所呈現(xiàn)出公差為切入點,分析出最小縫隙下,對空間結構所呈現(xiàn)出的影響,然后逐步縮減參數(shù),以模具為衡量點,進一步縮減兩者之間的距離,避免發(fā)生碰撞或者是功能阻礙等。與此同時,也可采用錯位設計,從視覺感官方面優(yōu)化兩者之間的空間位置。此外,應考慮到北方地區(qū),車輛加設密封條的問題,預留出密封條的可容錯位置,以確保整體結構的穩(wěn)定性。
3.4 門護板生產工藝
從實際生產角度來看,依據(jù)不同供材質及應用方向,門護板可以分為硬塑加工模式、吸塑加工模式等,伴隨著汽車功能化需求的逐漸加大下,性價比、舒適性所占的比例逐漸加大。這就需要對門護板進行一體化加工,確保相關工藝的實現(xiàn),可以正確落實到門護板加工過程中。同時在相關材料、技術的更新下,門護板生產工藝也在發(fā)生改變,模具參數(shù)的空間定位可通過模擬軟件進行精準分析,并模擬成型后的應用效果,這對于整個操控模式來講,可進一步為多功能生產工藝的實現(xiàn)奠定堅實基礎。生產出高性能材料,可提高車內飾美觀度與安全系數(shù)。此外,從門護板生產材料來看,硬塑工藝的施行,大多是以低氣味、低VOC為主,通過對注塑過程進行控制,進一步實現(xiàn)密封條件下的處理。除此之外,各類脫模劑的應用,可降低材料的揮發(fā)度,減少塑膠味道的產生與發(fā)散。從整體生產模式來看, 門護板所呈現(xiàn)出的加工屬性對技術、材料等具有較大的依賴程度,這就需要在實際操控過程中,加大對技術、工藝的引進力度,結合門護板使用特性、功能屬性等,制定出更為合理的管控策略,強化實際生產質量。
4 結語
綜上所述,汽車門護板質量對于技術工藝、材料的需求較高,且在門護板自身功能的訴求下,不同車型之間對于門護板結構的設計及生產具有差異性。為此,必須深度分析出門護板材料在設計及制造過程中呈現(xiàn)出的屬性,結合制造技術,生產出基于質量與性能于一體的門護板裝置,提高汽車的安全性及舒適性。
參考文獻:
[1]張華,施秀娟.一種基于降本和減重的門護板拉手盒位置的固定設計[J].汽車實用技術,2019(13):191-192.
[2]張華,施秀娟.一種基于人機工程的汽車門護板拉手盒設計[J].汽車實用技術,2019(12):37-38.
[3]古靜.汽車門護板產品設計要求及典型失效案例分析[J].客車技術,2017(6):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