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麗
為了更好地落實書法教育工作,十里牌小學著重提升教師的個人書寫能力和書法教學水平,多方位、多角度、多層次地制定了學校書法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建設高質量的書法教師隊伍。
“軟”“硬”兼施,開辦書法基礎“訓練營”。為了錘煉教師硬筆書寫基本功,學校聘請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荊門市書法家協(xié)會副會長、荊門市教師書法協(xié)會副會長曾穎擔任硬筆書法教師,每周五下午對教師進行專業(yè)、系統(tǒng)的硬筆書寫基本功培訓。培訓活動中,教師從坐姿、握姿、基本筆畫、運筆方法等基本功入手,學習結體法則、感受筆畫粗細提頓的書法韻味。教師在學期末上交培訓作業(yè),學校根據學習時間、作業(yè)等級評選優(yōu)秀學員。
學校還推出“提筆落墨強素能,傳承文化促成長”教師軟筆書法提高工程,選派40多名有一定書寫基礎的教師,分成三個小組,拜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荊門市書法家協(xié)會秘書長李煒、荊門市書法家協(xié)會副會長彭昌盛、曾穎為師,進一步學習軟筆書法。
內訓外培,形成書法理論“研究風”。學校先后邀請教育部原副總督學郭振有、中國書法教育專業(yè)委員會顧問張鳳民、湖北書專會原秘書長廖敬彥和李志剛多次到校指導書法教育工作,提升教師的書法教育理論水平。教師在“臨帖臨印培訓班”“青年書協(xié)傳習班”等高級別、高水準的專業(yè)培訓中,擴充視野,更新觀念,取回“真經”,不斷提升書法素養(yǎng)。
學校營造濃厚的教研氛圍,組織教師開展書法專項研討活動,從漢字的演變和發(fā)展、筆法的認識與運用、中國傳統(tǒng)書法的點畫及章法等多方面積極開展書法理論知識學習,并對王羲之、顏真卿等歷代書法家的經典書法作品進行賞析;確立研究課題,探討書法教學與語文、美術、體育、音樂等學科的有機融合,使書法理論和書寫創(chuàng)作水平再上新臺階。
青藍互促,提升書法教育的“傳道力”。在全面提升教師書法素養(yǎng)的同時,學校也積極開展書法教學交流,推進書法教學工作向縱深發(fā)展。
典型帶動。學校采取骨干教師與青年教師拜師結對的方式促進書法水平和教學能力的提高。選派部分書寫能力較強的優(yōu)秀語文教師做領頭羊,帶頭進行寫字課教學展示,通過集體交流研討,形成示范課,進一步優(yōu)化學校書法教學。
教研相長。學校建立了書法教研組,常態(tài)化開展書法教育和寫字教育研究活動。鼓勵教師在書法教研活動中交流心得,探討書法知識,研究書法教學方法,不斷提升教師的理論素養(yǎng)和書法教學能力。
豐富形式,拓寬書法展示“實踐場”。書法競賽顯身手。學校每學期組織一次“博雅杯”書法大賽,將優(yōu)秀的硬筆、軟筆書法作品集中展示。同時鼓勵優(yōu)秀師生積極參加各級各類書法競賽,目前已有400多人次在“陽光喔杯”“良培基因杯”“翰墨薪傳”等書法大賽中獲獎。
迎春送福強技能。每年寒假期間,學校部分領導和書法教師組織學生走進社區(qū),免費為群眾書寫對聯(lián),共享筆尖上的傳統(tǒng)年味。教師和學生在悠悠墨香中,傳遞書法文化的味道。
文藝匯演展成果。在每年的六一文藝匯演和迎新年元旦匯演活動中,學校都將書法展演作為壓軸節(jié)目。匯演活動中,師生統(tǒng)一著裝,同臺書寫,氣勢磅礴。這既是書法教學成果向家長和社會的現場展示,也是學校對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發(fā)揚。
墨香浸潤心靈,書法傳承文化。學校始終堅持用“心”守望書法教育天地,努力開創(chuàng)學校書法教育的新局面。
責任編輯/曹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