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宏波
摘要:目的 探討醫(yī)院抗菌藥物使用處方點評對處方合格率影響。方法 選取2019年5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抗菌藥物使用患者88例納入研究,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組,對照組(44例)常規(guī)處方,觀察組(44例)運用處方點評,對比處方合格率。結果 觀察組用藥劑量合理率、頻次合理率、規(guī)格合理率、對癥合理率均比對照組高(P<0.05)。結論 處方點評用于醫(yī)院抗菌藥物使用中,能夠明顯提高處方合格率,增強藥品的合理使用率,提升抗菌藥物的使用安全性。
關鍵詞:醫(yī)院抗菌藥物;處方點評;合格率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prescription review on the qualified rate of antibiotics in hospital. Methods 88 patients with antibacterial drug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9 to October 2020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44 cases)had routine prescription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44 cases)used prescription comments to compare the qualified rate of prescriptions. Results the reasonable rate of dosage,frequency,specification and symptomatic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prescription review in the use of antibiotics in hospital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qualified rate of prescriptions,enhance the rational use rate of drugs,and improve the use safety of antibiotics.
[Key words] hospital antibiotics;Prescription review;Qualified rate
當前從世界范圍來看,我國是濫用抗菌藥物非常嚴重的國家之一,大陸地區(qū)每年由于藥品不良反應造成大概20萬人死亡,其中大概40%是由于濫用抗菌藥物導致的【1】。為了科學合理地使用抗菌藥物,對細菌耐藥進行有效的遏制,全國抗菌藥物專項整治工作,要求醫(yī)院實施對抗菌藥物的處方點評,對處方書寫進行規(guī)范,使臨床科學用藥水平得到提高。本次研究重點探討了醫(yī)院抗菌藥物運用處方點評對合格率的影響,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抽取本院2019年5月-2020年10月收治的抗菌藥物使用患者88例進行研究,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兩組,各44例。對照組男女人數(shù)比24/20,年齡12-79歲,平均(51.34±11.21)歲;觀察組男女人數(shù)比23/21,年齡11-77歲,平均(50.94±11.31)歲?;颊哔Y料對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處方。觀察組運用處方點評。(1)組建門診處方點評小組。該小組的主要成員為醫(yī)院門診藥房主任、醫(yī)療管理負責人、高級職稱藥師、藥房工作人員。藥師主要負責對處方的點評,找出不合理之處。管理人員主要負責對存在的不合格處方、不合理用藥進行處理,并提出整改意見。(2)完善處方點評制度。為了提高處方點評工作的質(zhì)量,需要注重對其他醫(yī)院經(jīng)驗的學習,并加強與臨床藥物指南進行結合,構建完善的處方點評制度。(3)在用藥前,需要對藥品的品種、給藥劑量、頻次、途徑等的適宜性進行分析,還要對潛在的過敏、可能產(chǎn)生的敏感性反應,藥品與藥品潛在的作用、藥品與食物潛在的作用,患者的生理信息、禁忌癥等進行綜合全面的分析。(4)確認抗菌藥物的遴選、給藥劑量、給藥時間、給藥途徑等,對存在問題的處方進行深度點評,比如,適應癥不合理,給藥方式不正確等,依據(jù)不合理部分,需要及時調(diào)整,對藥物進行重新選擇,選擇的時候需要注重療效好、毒性小的藥物的使用,嚴格規(guī)范藥物的使用,禁止任意添加、增加用藥次數(shù)等。
1.3 指標觀察
兩組處方合格率,主要通過用藥規(guī)格合理、劑量合理、頻次護理、對癥用藥來進行評估。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SPSS 18.0處理數(shù)據(jù),()與(%)表示計量與計數(shù)資料,t值與x2 檢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比兩組,觀察組有著更高的處方合格率(P<0.05),見表1:
3 討論
隨著環(huán)境破壞、飲食結構改變、細菌感染等,使得臨床疾病有著越來越多的類型和更高的發(fā)病率【2】。在治療疾病的過程中,藥物治療是主要的方法,其中抗菌藥物有著很大的用量,而這類藥物在使用過程中,其劑量、品種、時間等若是不當,都會發(fā)生不良反應,造成耐藥菌、院內(nèi)感染的發(fā)生,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造成嚴重的影響【3】。因此,對抗菌藥物的處方進行深入分析,并加強有效的管理,能夠有效指導用藥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處方作為書面文件,是由臨床醫(yī)師依據(jù)病人的診斷結果所開具的醫(yī)療文書,是病人取藥、用藥的憑證,不但能夠指導病人的用藥,還具有法律意義,而加強處方管理,能夠從源頭來減少不當用藥事件的發(fā)生【4】。近年來,對于處方管理,逐漸加強了處方點評工作,處方點評主要通過藥師來對開具的處方進行點評,依據(jù)相關用藥標準、規(guī)定【5】,對處方當中的藥物種類、使用方法、合理劑量、給藥途徑的適宜性等實施點評,來對處方是不是合格進行評價,能夠對處方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點評,及時的發(fā)現(xiàn)不合格之處,有助于對用藥方案的及時調(diào)整,避免患者依據(jù)不合格處方用藥,從源頭上降低了不合理用藥,確保用藥的安全性、科學性,有助于處方合格率的顯著提高【6】。醫(yī)院運用處方點評,有效減少了抗菌藥物濫用的情況,使抗菌藥物的運用更加的合理,還明顯提高了醫(yī)師合理用藥的意識,也進一步提升了藥師的藥學服務水平【7】。
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用藥劑量合理率、用藥規(guī)格合理率、用藥頻次合理率、對癥用藥合理率分別為97.73%、93.18%、95.45%、95.45%,對照組分別為86.36%、72.23%、81.81%、79.54%,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P<0.05)。可見,在使用醫(yī)院抗菌藥物的過程中,處方點評的運用,有著比較好的效果,能夠有效降低門診的不合格處方,減少不合理用藥事件的發(fā)生,有助于臨床更為合理的用藥,提高了用藥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蔣登科.探析第三代頭孢菌素類抗菌藥物藥理及臨床應用[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16,16(20):283-286
[2]徐曉明.第三代頭孢菌素類抗菌藥物藥理作用及合理應用分析[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5,7(31):173-174
[3]劉力智.第三代頭孢菌素類抗菌藥物的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J].中國藥物經(jīng)濟學.2015,10(S2):76-77
[4]李倩,史志剛.環(huán)境溫度及放置時間對注射用頭孢菌素類抗生素有關物質(zhì)檢查結果的影響[J].中國處方藥,2015,13(10):11-12.
[5]羅軼凡,任利翔,姜明燕,等.青霉素類和頭孢菌素類藥物的全身主動過敏試驗方法探討[J].山東醫(yī)藥,2014,15(20):28-30.
[6]藍銀苑,吳興中,覃曉琳,等.淋病奈瑟球菌對頭孢菌素類藥物的敏感性及多抗原序列分型研究[J].國際流行病學傳染病學雜志,2015,42(5):310-313.
[7]崔鳳云,張朝暉,李建輝,等.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zhì)譜法測定牛肉中7種頭孢菌素類藥物及其代謝物[J].食品安全質(zhì)量檢測學報,2016,7(2):575-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