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祖根
摘 要:結合粵西地區(qū)刮涂式熱熔型道路標線現(xiàn)場檢測情況,分析熱熔型標線施工過程中質量控制存在的一些實際問題,探討研究其對應的解決方法,為今后熱熔型道路標線現(xiàn)場施工與管理提供可行的技術參考。
關鍵詞:粵西地區(qū);熱熔型標線;質量控制;應對措施
隨著道路車流量的與日俱增,道路標線作為交通安全設施中的“生命線”顯得尤為重要,既可以引導交通、緩解交通流量壓力,又可以對駕駛員視覺產(chǎn)生警醒作用,特別是對夜間出行的駕駛員起到安全輔助作用。道路標線如此重要,其施工質量則更需要嚴格把控。然而,在實際施工中,道路標線卻存在諸多質量缺陷問題,嚴重影響標線外觀質量與實用性。本文結合多個項目檢測情況,對熱熔型道路標線施工中存在的質量缺陷進行分析,探討其相應的解決措施。
1 熱熔型標線施工質量檢測項目
對熱熔型標線的檢測主要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對各進場的原材料進行檢測,包括熱熔涂料的密度、軟化點、粘附性、抗壓性、耐磨性、耐水性、耐堿性、耐候性、流動性等,反光玻璃珠的含量、粒徑分布、成圓率、折射率、硬度等;另一部分是對施工質量進行檢測,包括標線的逆反射亮度系數(shù)、厚度、寬度、橫向偏差、縱向間距、抗滑值、外觀等,其中逆反射亮度系數(shù)、厚度為關鍵項目[1]。
1.1 標線的逆反射亮度系數(shù)檢測
主要是通過STT-301型逆反射標線測量儀對新劃標線(白色反光標線的逆反射亮度系數(shù)≥150 mcd·m-2·lx-1,黃色反光標線的逆反射亮度系數(shù)≥100 mcd·m-2·lx-1)或正常使用期間的標線(白色反光標線的逆反射亮度系數(shù)≥80 mcd·m-2·lx-1,黃色反光標線的逆反射亮度系數(shù)≥50 mcd·m-2·lx-1)進行檢測,該儀器操作較為簡單、方便、檢測數(shù)據(jù)準確可靠[2]。其基本原理是基于儀器內部光源發(fā)射光線,通過檢測標線反射至儀器內部探測器,進而以測量值的形式顯示。整個光路過程是模擬夜間行駛時,駕駛員所觀察的實際狀態(tài),其數(shù)值可真實反映該標線施工質量。
統(tǒng)計各項目標線逆反射亮度系數(shù)檢測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白色合格率偏高,黃色合格率相對偏低??梢?,黃色標線施工質量控制比白色更難。
1.2 標線的幾何尺寸檢測
主要是用游標卡尺(分度值不大于0.01 mm)、鋼卷尺(分度值不大于0.5 mm)測量標線厚度、寬度、橫向偏差、縱向間距等,其各類數(shù)據(jù)方差都很小,穩(wěn)定性高。
對各項目幾何尺寸檢測數(shù)據(jù)分析,標線的幾何尺寸幾乎都符合規(guī)范標準,合格率接近100%,可見其施工質量控制難度不大。
1.3 標線的抗滑值檢測
對于防滑標線,采用擺式儀對標線表面(濕潤狀態(tài))進行檢測,測其抗滑值是否低于45 BPN[2]。經(jīng)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抗滑值合格率相對偏低,可見其施工質量控制難度較大。
1.4 標線外觀檢測
主要是對所劃標線整體外觀進行評價,玻璃珠是否均勻撒布、標線是否有起泡、剝落、劃痕的現(xiàn)象、標線邊角是否平順等。
2 熱熔型標線施工中可能存在的質量缺陷
標線存在的缺陷多種多樣,大體上可分為施工過程中產(chǎn)生的與施工后產(chǎn)生的。其中,相對可控的亦為施工過程中產(chǎn)生的缺陷,這些缺陷可通過現(xiàn)場的質量控制加以避免。施工后產(chǎn)生的缺陷則只能通過日常的養(yǎng)護管理加以避免,這一部分受多重因素影響,控制難度較大。
施工過程中存在的缺陷主要有:微孔、起泡、涂料顏色不均勻、標線起皮脫落、劃痕、麻點、起皺、標線邊緣欠平順、標線幾何尺寸不達標、逆反射亮度系數(shù)低、外觀差等。
3 對存在的質量缺陷進行分析、探討
在施工現(xiàn)場,任何一個施工流程出現(xiàn)紕漏都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到整個施工質量。綜合多個項目現(xiàn)場檢測情況,分析缺陷形成的可能性,探討避免缺陷出現(xiàn)的有利方法。
3.1 起泡、微孔
這類缺陷出現(xiàn)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液態(tài)物質遇到熱熔標線汽化后頂起標線涂層所致,當氣體量少時體現(xiàn)出起泡現(xiàn)象,當氣體量多沖破涂層則體現(xiàn)為微孔。當然,有些起泡可能是由于固體顆粒所致,其原理基本類似。
熱熔標線底部的液態(tài)或固態(tài)物質有多個來源:(1)下涂劑,當下涂劑未干透就施工時,內部所含水分遇熱熔標線亦可汽化;(2)路面水,當路面處于潮濕狀態(tài)時也會出現(xiàn)這個問題;(3)涂料質量,質量差的涂料中含有大量雜質與空氣;(4)路面固體顆粒,在施工前未能將路面清理干凈。
可見,起泡、微孔可能是由于原材料質量不佳、路面清理不干凈、液體物質未完全干透等因素導致。在實際工作中,首先要確保原材料質量過關,其次對路面清理要干凈并保持干燥,下涂劑噴涂后應保持干燥后方可進行標線施工。
3.2 涂料顏色不均勻
熱熔涂料主要是由顏料、填料、樹脂、添加劑、玻璃珠等組成,涂料顏色與其各成分受熱裂解有關。因此,導致涂料顏色不均勻的可能性有兩種:(1)原料加熱過程中的內在原因;(2)熔融釜容器的外在原因。內在原因:(1)當加熱溫度過高時,熔融釜中會出現(xiàn)燒焦物質,該物質混入涂料可使顏色變化;(2)原料本身攪拌不均勻,使內部物質所受加熱溫度不均勻,亦可使顏色不均勻。外在原因:(1)當熔融釜中殘留其他顏色的涂料時,原涂料與其他顏色涂料發(fā)生混合,進而使涂料顏色不均勻。
因此,在對原材料進行加熱熔融前,需要將熔融釜內殘余涂料清理干凈;在加熱時需不斷攪拌均勻,同時保持溫度不要過高,一般處于180℃~220℃間,且不易長時間或重復加熱。
3.3 標線起皮脫落
標線脫落主要是標線與路面黏性不足,可能是接觸面處存在滑動層,也有可能是標線本身粘結性差。接觸面處滑動層形成原因有多種,可以是灰層、石子、液態(tài)水等;而標線本身粘結性差則可能是加熱溫度不足所致[3],或者是外界環(huán)境溫度間接導致施工標線溫度不足。
可見,在標線施工時應對路面處理干凈并保持干燥,對涂料進行加熱時,根據(jù)現(xiàn)場環(huán)境適當調節(jié)加熱溫度,保持涂料具有良好的粘結性。當外界溫度過低時(10℃以下),宜停止施工作業(yè)。
3.4 標線表面的劃痕、麻點、起皺、標線邊緣欠平順
施工過程中,表面劃痕的出現(xiàn)源于熔融涂料在流至路面時受到阻力,形成劃痕??赡苁枪瓮窟^程中斗底有石子卡住,也有可能是斗底出口處有過燒塊,這些都可使標線表面出現(xiàn)劃痕。因此,在施工過程中應清理干凈路面,同時合理加熱涂料,對熔融涂料可進行網(wǎng)篩過濾處理。
麻點則可能是涂料內部含有極少量的水分或增稠導致,也有可能是路面存在細小顆?;虬伎椎?。為避免該缺陷,對涂料需合理加熱,路面應清理干凈。
起皺是標線表面有類似皺紋層的現(xiàn)像,主要是由于熔融涂料流動性差異導致的??赡艽嬖诘脑蛴校海?)涂料加熱不均勻,部分稠度大的流動性差,涂于表面呈皺紋狀;(2)由于外界風力影響,作用于熔融標線表面,使之起皺。因此,對涂料加熱應均勻,同時結合施工環(huán)境,合理選擇施工時段。
標線邊緣欠平順,主要是底部路面坑坑洼洼,路面平整度差;施工人員對劃線車控制不足等。施工人員應根據(jù)路面平整度情況,合理把控劃線速度,保證標線邊緣平順。
3.5 標線幾何尺寸不達標
標線幾何尺寸主要取決于放樣是否準確,斗底出料口寬度、高度是否控制合理,操作人員推扶速度是否合理,原路面施工質量等。針對這些問題,劃標線前需準確放樣,對刮線車出料口應定期檢查,同時選用技術過硬、經(jīng)驗豐富的推扶人員。
3.6 逆反射亮度系數(shù)低
作為夜間行車最重要的當屬標線的反光能力,出現(xiàn)逆反射亮度系數(shù)偏低的原因可能是折射介質出現(xiàn)問題也可能是反光途徑出現(xiàn)問題。因此,當反光玻璃珠不達標時,逆反射亮度系數(shù)值定會偏低[4];當玻璃珠在熱熔涂料中下沉過深或過淺時,逆反射亮度系數(shù)值亦會偏低;當玻璃珠在涂料中的分布不均勻,顆粒級配較差時,亦不能使逆反射亮度系數(shù)值達到設計值。
由此可知,確保玻璃珠質量(折射率、成圓率、粒徑分布、雜質含量等)、標線施工溫度以及玻璃珠散步均勻度是保障逆反射亮度系數(shù)達標的重要前提[5]。
4 施工質量控制的應對措施
將所出現(xiàn)的缺陷與各施工流程相聯(lián)系,提出各施工流程應當注意的事項與應對措施,避免出現(xiàn)不必要的缺陷;
(1)施工前,應加強對標線涂料、玻璃珠等原材料的質量檢測工作,要求施工單位提供由相應資質試驗室出具的原材料試驗檢測報告,確保進場原材料質量;
(2)涂料刮涂前,將放樣區(qū)路面清理干凈,再根據(jù)設計圖紙合理放樣,放樣后應檢查總體的準確性,之后再噴涂下涂劑,確保下涂劑均勻;
(3)在對涂料進行加熱前,需清理熔融釜原有涂料殘渣,之后加入涂料小火慢慢加熱,待熔融后開動攪拌器,確保涂料攪拌均勻并結合施工環(huán)境溫度控制最終加熱溫度處于180℃~220℃之間,涂料切忌長時間、重復加熱;
(4)熔融涂料加入劃線車前,需對劃線車進行清理、檢查,確保筒內未遺留殘渣、過濾網(wǎng)篩正常、出料口高度、寬度符合標線設計要求;
(5)確保路面干凈、干燥后方可進行刮涂。刮涂時,施工人員應保持勻速推扶,同時應根據(jù)施工環(huán)境變化,合理施工。
5 結論
通過對粵西地區(qū)道路標線的檢測情況,分析標線施工存在的缺陷成因,探討熱熔型標線施工質量控制的應對措施,得出以下幾個結論:
(1)刮涂式熱熔型標線施工過程中主要存在微孔、起泡、涂料顏色不均勻、標線起皮脫落、劃痕、麻點、起皺、標線邊緣欠平順、標線幾何尺寸不達標、逆反射亮度系數(shù)低、外觀差等缺陷;
(2)施工中存在的各種缺陷,與施工流程中施工處理方式存在必然聯(lián)系,結合施工條件、施工環(huán)境,正確、規(guī)范的進行每個流程施工可以避免一些缺陷的產(chǎn)生;
(3)施工環(huán)境對標線質量存在一定的聯(lián)系,不同地區(qū)是否應該選擇不同的涂料,不同的涂料配合相應的玻璃珠級配是否可以進一步提高逆反射亮度系數(shù),這些問題還需做進一步探討。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yè)標準.JTG F80/1-2017,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7.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 16311-2009,道路交通標線質量要求和檢測方法[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 2009.
[3]包天鵬.高速公路熱熔型標線的常見質量通病與控制措施[J].江西建材,2014(3):131.
[4]張旭東,趙曉亮,劉振正,等.針對我國北方地區(qū)熱熔型道路交通標線的相關問題探討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9,15(6):193-196+217.
[5]雒培剛.熱熔型標線組成及病害成因分析[J].智能城市應用,2020(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