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顯強
摘要:目的 探究在重癥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NRDS)中應用機械通氣聯(lián)合肺表面活性物質的效果。方法 擇選35例重癥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患兒作為研究樣本,均于2018.3至2020.3內在本院進行治療,通過抽樣法將35例患兒隨機列為對比組(n=17)與聯(lián)合組(n=18),對比組實施機械通氣治療,聯(lián)合組加用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評估其氧分壓(Pao2)、二氧化碳分壓(PaCo2)、住院時間及撤機時間等情況,并對評估結果進行對比。結果 與對比組比較,治療前兩組Pao2、PaCo2水平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聯(lián)合組Pao2水平高于對比組,而PaCo2水平低于對比組,P<0.05;與對比組比較,聯(lián)合組撤機時間與住院時間均較短,P<0.05。結論 重癥NRDS患兒通過機械通氣聯(lián)合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能顯著改善其氧合情況,縮短呼吸機撤機時間,加速其康復進程,建議臨床采納。
關鍵詞:新生兒;肺表面活性物質;呼吸窘迫綜合征;機械通氣
【中圖分類號】R332.3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05-027-01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Newborn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是指新生兒在出生不久后便發(fā)生呼吸衰竭、呼吸困難等表現(xiàn),是新生兒中多見的一類臨床危重癥,在早產(chǎn)兒中較為常見,其主要表現(xiàn)便是呼吸窘迫,主要是因患兒缺少肺泡表面活性物質所致,繼而導致肺泡萎縮,其發(fā)病率與胎兒胎齡有密切聯(lián)系,胎齡愈小,發(fā)病率便會愈高,為此需采取有效且及時的治療措施以保障患兒的生命安全[1-2]。對于NRDS臨床通常采用機械通氣與肺表面活性物質(pulmonary surfactant,PS)等對患兒進行治療,PS的主要作用是減少肺泡表面張力,確保肺泡在低肺容量下的穩(wěn)固性且具有潤滑或抗萎縮效果而維持肺泡張力,兩者均能有效提升NRDS患兒的治愈效果[3]。鑒于此,本文對NRDS患兒聯(lián)合應用機械通氣與PS,分析兩者聯(lián)合應用的效果,闡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本院2018.3至2020.3內診療的重癥NRDS患兒中抽選35例作為研究樣本,依照抽樣法將其隨機列為對比組(n=17)與聯(lián)合組(n=18),本研究均獲得倫理委員會審核并同意(批準文號:IRB-2020-289),對比組男女分別為9、8例,日齡1至3d,均差(1.43±0.25)d,聯(lián)合組男女分別為10、8例,日齡1至2d,均差(1.36±0.18)d,兩組患兒臨床資料完整且無顯著差異,同時患兒家屬均參與本研究并同意與配合,P>0.05。
入組標準:聯(lián)合組均符合《急性肺損傷/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診斷和治療指南》中診斷標準[4];患兒出生后早期發(fā)生呼吸困難且呈進行性加重,合并低氧血癥;需氣管插管行機械通氣;無其他臟器系統(tǒng)疾病。
剔除標準:非NRDS引發(fā)的呼吸衰竭;疑似肺發(fā)育不良;既往應用過外源性PS治療;具有一項或多項危及生命的先天性發(fā)育異常;同時參與多個研究;患兒家屬對本研究不配合或參與中途退出。
1.2 方法
對比組實行機械通氣治療,依照患兒病情變化調節(jié)機械通氣初始值,將吸氣峰值設定為16~25cmH2O2;吸入氧濃度設定為0.5~0.8;吸氣時間設定為0.45~0.6s;呼氣末正壓設定為4~5cmH2O2;流速設定為6~8L/min;呼吸頻率設定為30~45h/min,按照患兒病情程度選取壓力調節(jié)容量控制通氣、壓力控制呼吸模式、壓力支持通氣+間隙按需通氣等通氣模式,在0.8~1.4kPa范圍內合理調控平均動脈壓,避免壓力過高對患兒身體造成損傷,氧療過程中在6.5~10.5kPa范圍內合理調控氧分壓。
聯(lián)合組加用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采用豬肺磷脂注射液(HJ20181201;1.5ml/0.12g;Chiesi Farmaceutici S.p.A.)當做肺表面活性物質,首次注射劑量為100~200mg/kg,針對發(fā)生進行性加重的NRDS患兒間歇8~12后給予二次注射,100mg/kg。采用硅膠管通過氣管插管將37℃豬肺磷脂注射液注入,通過復蘇囊實施1~2min加壓給氧,使其均勻分布,隨后連接呼吸機,待患兒病情穩(wěn)定后,及早拔管,隨后采用非侵入性呼吸支持鼻塞或經(jīng)鼻間歇正壓通氣實施干預,觀察患兒血氧飽和度與動脈血氣分析指標。
1.3 觀察指標
(1)對兩組治療前后二氧化碳分壓(PaCo2)、氧分壓(Pao2)水平變化進行對比。
(2)統(tǒng)計兩組撤機時間與住院時間,并進行對比。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依照SPSS20.0統(tǒng)計軟件,計量數(shù)據(jù)用表示,通過t進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組間比較Pao2、PaCo2水平
與對比組比較,治療前兩組Pao2、PaCo2水平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聯(lián)合組Pao2水平高于對比組,而PaCo2水平低于對比組,P<0.05。見表1:
2.2 組間比較撤機時間與住院時間
與對比組比較,聯(lián)合組撤機時間與住院時間均較短,P<0.05。見表2:
3 討論
NRDS是指新生兒在出生后出現(xiàn)短暫的自然呼吸,隨即發(fā)生進行性呼吸困難、發(fā)紺及呻吟的呼吸衰竭與呼吸窘迫等現(xiàn)象,主要是因缺少肺泡表面活性物質所致,為此需盡早治療以改善患兒臨床癥狀,促進預后康復[5]。
機械通氣是重癥NRDS患兒要治療措施,能使患兒獲得較為有效的正壓通氣,避免出現(xiàn)肺泡塌陷情況,加強肺功能與肺泡內殘氣量,繼而提高氧合能力;其次能降低氣道阻力與呼吸肌運動,使患兒肺通氣功能得到改善。但因患兒肺順應性較差,單純應用機械治療易使患兒出現(xiàn)氣壓傷,若應用時間過長還會誘發(fā)繼發(fā)感染的風險[6]。而肺表面活性物質缺少是導致NRDS的主要原因,采用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質后能直接作用于肺泡表面,加強患兒肺部的順應性,能使肺泡表面張力得到有效下降,使萎縮的肺泡得到擴張,對改善患兒呼吸功能具有重要意義[7]。本文經(jīng)研究后發(fā)現(xiàn):與對比組比較,治療前兩組Pao2、PaCo2水平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聯(lián)合組Pao2水平高于對比組,而PaCo2水平低于對比組,P<0.05;與對比組比較,聯(lián)合組撤機時間與住院時間均較短,P<0.05。結果表明機械通氣聯(lián)合應用肺表面活性物質能改善患兒臨床病癥,使其盡早恢復健康。
綜上所述,重癥NRDS患兒聯(lián)合應用機械通氣與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能使其氧化狀況得到明顯改善,繼而加快呼吸機撤機時間,縮短住院進程,預后良好,建議臨床采納推廣。
參考文獻:
[1]譚葵歡,盧燕玲,黃俐婷.經(jīng)鼻持續(xù)氣道正壓通氣聯(lián)合不同時機應用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療效觀察[J].海南醫(yī)學,2019,30(1):38-40.
[2]吳杰斌,周彬,翟敬芳,等.不同無創(chuàng)通氣模式聯(lián)合肺表面活性物質在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初始呼吸支持的臨床應用[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7,11(3):383-387.
[3]聶振清,陳曉燕.機械通氣聯(lián)合不同肺表面活性物質在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中的價值[J].安徽醫(yī)藥,2019,23(6):1222-1225.
[4]中華醫(yī)學會重癥醫(yī)學分會.急性肺損傷/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診斷和治療指南(2006)[J].中華急診醫(yī)學雜志,2007,16(4):343-349.
[5]林梅,朱曉波,薛江.肺表面活性物質聯(lián)合不同通氣方式對重癥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效果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9,27(5):561-564.
[6]韋婷艷,周結兒,王章星,等.不同劑量肺表面活性物質聯(lián)合鼻塞持續(xù)正壓通氣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療效比較[J].海南醫(yī)學,2017,28(19):3148-3150.
[7]馮曉霞,宋紅,周川,等.微創(chuàng)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及無創(chuàng)高頻輔助通氣在極低及超低出生體質量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治療中的應用[J].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20,35(18):1388-1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