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豐
摘要:目的 淺析壓瘡護理單聯(lián)合手術室體位護理對手術室高危患者壓瘡發(fā)生的預防效果。方法 囊括本院2018年1月~2019年3月手術的高危壓瘡患者36例,根據(jù)數(shù)字表法隨機分為參照組與實驗組,各18例,兩組患者均開展壓瘡護理單,實驗組在此基礎上聯(lián)合手術室體位護理,就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分析。結果 實驗組患者壓瘡風險相較于參照組顯著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手術室高危患者開展壓瘡護理單聯(lián)合手術室體位護理,能有效防止壓瘡的發(fā)生。
關鍵詞:壓瘡護理單;手術室體位護理;高?;颊?壓瘡
【中圖分類號】R47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05-093-01
壓瘡的發(fā)生率是評估護理質量的重要指標,目前防范、降低患者壓瘡發(fā)生風險以成為病人安全目標之一。有相關研究顯示,綜合醫(yī)院出現(xiàn)壓瘡的發(fā)生率高達3~15%,其中25%的壓瘡患者與手術相關。術中壓瘡是指在進行手術或手術結束后幾小時至3天內出現(xiàn)的壓瘡。術中壓瘡發(fā)生率高達45%,其中大部分可進行預防?,F(xiàn)如今,手術與壓瘡的關系尚不能確認,大部分手術患者術后完畢后返回病房前已出現(xiàn)壓瘡傾向,但難以察覺,病室護理人員往往是發(fā)現(xiàn)壓瘡形成后開展針對性護理措施,措施預防壓瘡的良好的時機。本文就壓瘡護理單聯(lián)合手術室體位護理對手術室高危患者壓瘡發(fā)生的預防效果進行分析,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囊括本院2018年1月~2019年3月接診的高危壓瘡患者36例,根據(jù)數(shù)字表法隨機分為參照組與實驗組,各18例,參照組男10例,女8例,年齡35~81歲,平均(51.12±1.55)歲。實驗組男9例,女9例,年齡35~81歲,平均(51.64±1.50)歲。兩組患者各項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參照組使用壓瘡護理單,建立壓瘡防治小組,制定全面的壓瘡護理單,參考文獻,結合院內疾病情況,設計壓瘡高危因素識別調查表,內容包含合并癥、手術體位、年齡、手術持續(xù)時間、皮膚彈性等,對壓瘡高危因素進行篩查。手術室護理人員核對患者資料后,檢查患者的全身皮膚是否完整無破損、皮疹、濕度、彈性、壓瘡等,若有術中壓瘡發(fā)生的危險因素,使用術中壓瘡護理單,勾選相應的因素,若有皮膚問題,在手術受壓部位貼減壓敷料。巡回護士手術完畢,詳細記錄發(fā)生的部位、分期、面積,同時填寫壓瘡申報表,詳細記錄發(fā)生的部位、分期、面積,同時填寫壓瘡申報表。術后此表隨病歷交到麻醉恢復室,并轉回病房,分別記錄各階段的皮膚情況,并進行交接班。
實驗組在此基礎上開展手術體位護理,具體如下:(1)使用適宜的體位枕,放置襯墊物和支撐物于正確位置,例如放置軟墊于小腿下,懸空足跟,調節(jié)多功能手術床,使患者的身體與床面全面的接觸,雙人擺放體位移動患者時提起床單,避免拉、拽患者造成剪切力,加大患者壓瘡風險。(2)護理人員在術中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減低壓瘡風險。評估可能出現(xiàn)壓瘡風險的患者,告知不得與運送平車接觸,保障皮膚干燥、清潔,另外,骨突部位的保護也需防護措施。(3)患者手術選取仰臥位,可選擇曲線型仰臥位;取側臥位手術患者,在手術操作者許可的狀況下,可在手術間隙適當?shù)母鼡Q體位(小幅度),并按摩患者受壓部位;開展下肢手術、關節(jié)置換術的患者,可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使用圓柱形會陰托擺放體位。協(xié)助擺放體位時勿用力拖拉,動作穩(wěn)、輕、協(xié)調,保障約束帶松緊適宜且柔軟,皮膚無擠壓和皺折,可使用抗壓墊。
1.3 觀察指標
使用2007年美國壓瘡協(xié)會(NPUAP)對患者的壓瘡分期進行評估,①可疑深部組織損傷期局部皮膚完整,呈紫色或黑紫色或有血皰。伴疼痛、局部硬結、諒或熱等表現(xiàn),可能會發(fā)展為被一層薄的焦痂覆蓋。②Ⅰ期壓瘡局部皮膚完整,有指壓不變白的紅腫。相較于周圍組織,可能伴有松軟、疼痛、硬結、熱等狀況。③Ⅱ期壓瘡真皮層部分缺損,表現(xiàn)為有光澤或干的淺表、開放的漬瘍,傷口床呈粉紅色,沒有腐肉或淤腫。④Ⅲ期壓瘡全皮層缺損,可見皮下脂肪,沒有骨骼、肌腱或肌肉暴露,有腐肉,不累及深部組織。⑤Ⅳ期壓瘡全皮層損傷,伴有骨骼、肌腱和肌肉的暴露,傷口床可能會部分履蓋腐肉或焦痂,常常會有潛行和竇道。⑥不可分期全皮層缺損,傷口床被腐肉、焦痂覆蓋。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卡方檢驗,計量資料用()表示,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驗組患者壓瘡風險相較于參照組顯著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3 討論
壓瘡的發(fā)生主要是因機體局部受壓、血液循環(huán)障礙等狀況,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機體局部組織營養(yǎng)供應障礙,皮膚正常生理功能受損,最終造成組織壞死。壓瘡是術后較容易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加了臨床護理難度。
實驗組患者壓瘡風險相較于參照組顯著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壓瘡護理單是針對術中壓瘡的高危因素進行科學設計而成。巡回護士在手術完畢后,使用該表對患者進行評估,對患者的壓瘡風險進行評估,術畢后詳細交班,讓病室護理人員詳細了解患者基本情況,針對高?;颊呒遍_展重點防護,降低護理的盲目性與被動性。同時,早期進行干預能有效的降低壓瘡的發(fā)生與發(fā)展。體位護理在壓瘡形成預防作用上起到顯著的體征,在實施手術室體位護理過程中,通過小幅度變換體位及受壓部位按摩等方式,縮短手術體位下關節(jié)部位受壓時間,輔以凝膠墊,可最大程度減輕受壓部位的摩擦力、剪切力、壓力,降低壓瘡發(fā)生率,提升護理質量,進一步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
總而言之,對手術室高?;颊唛_展壓瘡護理單聯(lián)合手術室體位護理,能有效防止壓瘡的發(fā)生,有助于推動護患關系和諧發(fā)展,有良好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沈劉艷,于潔.自制翻身滑單在壓瘡患者體位護理中的應用[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5,21(13):1599.
[2]胡娟娟,高興蓮,楊英, 等.基于手術室護理信息系統(tǒng)的手術壓瘡風險評估模塊的應用[J].護理學報,2018,25(18):27-29.
[3]楊華俊,吳柳顏,陳揚, 等.手術患者發(fā)生壓瘡的手術室相關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策略[J].臨床護理雜志,2018,17(5):55-58.
[4]蔡聰聰,顧曉瑩,朱佳杰, 等.急性壓瘡評估單在手術高危患者中的應用[J].解放軍醫(yī)院管理雜志,2018,25(3):224-226,234.
[5]繆月琴,唐秀芳.PDCA循環(huán)管理在手術室患者壓瘡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16):126-127.
[6]黨玲玲.《手術壓瘡危險因素評估單》在預防髖關節(jié)置換手術壓瘡的應用體會[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A4):20511-20512.
[7]趙瑩瑩.手術室高危壓瘡患者使用壓瘡護理單的效果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8,37(16):2200-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