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是書寫心理衛(wèi)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的內容之一。它不僅關系到學生的書寫質量,也影響學生審美能力的高低,還干擾著他們的身心健康。對每個學生,養(yǎng)成他們良好的書寫心理衛(wèi)生習慣,在他們良好品格的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書寫心理衛(wèi)生;執(zhí)筆;坐姿;個性養(yǎng)成
不得不說,當下的學生對書寫習慣的養(yǎng)成現狀確實不容樂觀。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guī)范、整齊是我們對學生的要求。但作為初中生,卻是坐姿不端正,執(zhí)筆方法也存在嚴重錯誤,導致書寫速度不快,身體健康受損,心理存在各種障礙。
以本人所任教學校為例,連續(xù)三年對初一入學部分新生進行隨機抽樣統(tǒng)計結果:坐姿不正確的占89.08%,執(zhí)筆錯誤的占94.63%。(統(tǒng)計對象:同安城區(qū)部分中學生1480人)。書寫速度參差不齊,20字/分以下的占56%,20~30字/分占40%,30~40字/分占4%,沒有超過40字/分。而且書寫質量堪憂:有的是工工整整的印刷體式,談不上美感;有的是龍飛鳳舞,根本看不懂寫的什么字;有的是歪歪扭扭;有的上下起伏;有的密密麻麻;有的疏疏松松;極少具有美感的字跡……種種不良書寫現象不一而足。
1 ?坐姿問題
良好的坐姿可以讓人身體不受傷害,而錯誤的坐姿可以讓人身體受到緩慢的傷害。
1.1 ?腿部問題 圖 1、2腳部沒有著力點,如此坐姿加重腰椎的承受力,很快會腰酸背痛。身子坐立不安,人的持久能力的個性必將受到限制。
1.2 ?身子問題
圖3左手臂緊壓桌面,身子緊靠桌沿,使得書寫時活動受限,不利于書寫及呼吸的順暢。
圖4身子側歪,久而久之頸椎、胸椎、腰椎都會側彎。
種種不良的書寫習慣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產生嚴重危害:影響寫字的質量,形成不良的書寫習慣,接著影響生長發(fā)育、不好的心理特征 (造成近視和脊柱彎曲,椎間盤滑脫,嚴重影響身體健康;長時間的反復近距離投射與反射,容易形成形成鼠目寸光的個性心理。這些錯誤的姿勢無疑是一種“自殘”行為。)衛(wèi)生部近視眼重點實驗室主任褚仁遠教授表示:握筆姿勢不正確易誘發(fā)近視。且隨著寫字姿勢不正確程度的加重,屈光度數不斷加深。該實驗室調查發(fā)現,近視眼的最大成因是錯誤的書寫姿勢,兒童青少年近視眼95%是緣于錯誤的書寫姿勢。這是一個多么可怕的數據!難道還不足引起我們的重視嗎?
可見,如何正確坐姿,學生基本上是知道的,只是平時不加重視,認為只要把字寫得漂亮就行了,至于姿勢如何,有什么影響那是不用管的,于是慢慢地就養(yǎng)成了坐姿的壞習慣,進而形成穩(wěn)定的不良個性。
2 ?執(zhí)筆問題
良好的執(zhí)筆可使書寫更為流暢,令人心曠神怡,不良的執(zhí)筆則會引起各種不良反應。
2.1 ?筆尖朝向自己,導致字形不舒展
筆尖朝向自己,筆桿朝外,導致字的橫畫、撇捺展不開。手腕內彎,使得書寫橫畫、捺畫時手腕不能靈活運動只能移動手臂或者動手指。手腕外翻,手指執(zhí)筆緊張,手腕關節(jié)緊張、卡住,幾乎不能向右轉動,使得書寫橫畫、捺畫時手腕更加不靈活,只能移動手臂。書寫時,筆桿跳躍幅度特別大,意味著書寫時更加費勁。兩種情況使得寫字費力不討好,久一點即手腕酸痛。養(yǎng)成不一會就得甩手臂、手腕,形成持久性不足的心理個性。
2.2 ?大拇指緊抱食指
大拇指緊抱食指,導致執(zhí)筆太低,拇指擋住視線,使得頭部要傾斜,身子跟著側歪,此為小時候拇指肌肉發(fā)育不成熟,手指肌肉力量不足導致。過早學習書寫的后遺癥,從此處顯現。所以我們呼吁:兒童不要過早(6歲之前)學習書寫,因為書寫需要精細的手指運動,大腦的神經與手指的締結還不完善,容易產生這個現象。
2.3 ?食指反包拇指
食指反包拇指,此時大力擠壓筆桿,產生壓力傳導到中指,使得中指容易產生結繭的現象。甚至是拇指指尖摳住食指,食指也要承受拇指指甲的壓力,進而食指產生壓痕。
2.4 ?拇指、食指緊并
食指緊并狀態(tài),兩個最有力氣的指頭一起使勁,可使中指受壓特別嚴重,大部分的學生都是中指結起厚厚的老繭,中指對應人腦頂葉,頂葉主控痛覺,如此大腦很快產生疲倦,手指疼痛,進而大腦倦怠,書寫變成一種折磨,學生的書寫意愿大打折扣,一想到要書寫就形成條件反射——疼——他們還會積極主動的寫字嗎?
3 ?坐姿與執(zhí)筆關聯性
我們的研究發(fā)現:所有坐姿的問題大部分都源于執(zhí)筆問題。錯誤的執(zhí)筆必將產生錯誤的坐姿。
從醫(yī)學數據知道,腦中樞分布在十個手指的神經元有五十多萬個,而分布在整個軀干部的才五萬多個,可見手指頭的神經元密度之高,這就是自古以來人們常說的“十指連心”,也才會有“投射”和“反射”的功能,而高度密布的神經元在指肚部位相對更高。執(zhí)筆姿勢的正確與否,關系到由于手的“不巧”,心就難“靈”,甚至會造成內耗。指肚與筆桿接觸面積大小與受影響程度是成正相關的。
身子側彎與前傾占比達到80%以上。執(zhí)筆位置低,靠近筆尖,使得視線受阻,學生不得不移動頭部位置。我們知道:書寫講究三到“眼到、心到、手到”。許多學生不能看到筆尖的書寫投射,只好下趴、前俯,導致頸椎過度彎曲、腰椎側彎,首先視力下降,其次,長此以往頸椎病、腰椎病自然而然就找上他們,最后,長期的近距離投射與反射形成視野不開闊、鼠目寸光的個性心理就得不償失啦。
所以,書寫姿勢中最關鍵的就是抓住執(zhí)筆,執(zhí)筆姿勢正確后,其他的問題就迎刃而解。
5 ?對策
要想提高書寫水平,寫出優(yōu)美的漢字,就要掌握正確的方法。王羲之的老師衛(wèi)夫人說:“學書有序,必先能執(zhí)筆”,可見執(zhí)筆之重要。
首先,必須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執(zhí)筆,方能有利于心手相通。為了學生的身心健康,讓他們寫出一手整齊、漂亮的字來,我們經常向學生強調正確書寫的重要性,總結坐姿口訣:“頭正肩平臂開,身直臀穩(wěn)足安”。頭正 :雙眼正視桌面,距離30cm左右,不左右偏;肩平:雙肩與桌面、桌沿平行;臂開:兩臂成八字形置于桌面,左手略低于右手,五指自然張開,輕壓在紙面上,前臂與桌沿相靠位置約在前臂長的1/3——2/3;
其次,掌握正確執(zhí)筆的姿勢:三指握筆法。編口訣:“食拇夾,中指抵,無尾靠;拳心空,腕應松。”以便學生記憶。
(1)“食拇夾”即:用食指和拇指的指肚夾住筆桿;指出:只有當拇指與食指對夾時,手指對筆桿的壓力最大,也就是對筆桿的壓力效果最佳。(夾筆桿的手指彎曲形狀最難以糾正)
(2)“中指抵”即:用中指的第一指關節(jié)抵住筆桿;
注:整個過程,手指彎曲要自然,手指肌肉適度緊張,無名指、尾指自然屈伸
(3)“無尾靠”即:把無名指和尾指自然彎曲,然后靠在中指的旁邊。
最后,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每次書寫前都讓學生們先默念寫字要領,再練字,真正做到“提筆即練字”、 “練字即練心”。對于學生寫字時出現的錯誤姿勢,反復抓,抓反復,一旦發(fā)現學生有錯誤的時候,就及時糾正。同時樹立榜樣,讓坐姿及執(zhí)筆姿勢正確的同學,展示給大家看,通過身邊榜樣的力量來影響大家,以此來改掉不良的書寫姿勢。
教給學生正確的書寫姿勢是寫字教學中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也是書寫心理中最根本的知識。在每天的教學中,教師要做一個有心人,多提醒,多肯定,使學生不但能寫出一手漂亮的字,更擁有正確的書寫姿勢,達到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好優(yōu)良個性,以讓學生終身受益。
參考文獻:
[1]《行為矯正的原理與方法》(2000)【美】R.G.Miltenberger 著 /胡佩誠 等譯
[2]《筆跡心理分析——書寫與行為矯正》(2004)【中】鄭日昌、金一貴等著
[3]《漢字書寫心理與應用》 (2011)【中】李金鏗等著
廈門市東山中學? 36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