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泱泱中華,五千年之文明,千年的守正創(chuàng)新,多少先賢為我們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產,三代遺風,滋其榮茂,玉振金聲,仰其蓊郁,坐聽弦誦聲,細嗅杏壇香。時至今日多少朝堂錚錚鐵骨,仍葆圣賢之遺韻;多少天下溫溫君子,秉詩禮傳家慎終追遠。所以對小學生進行詩禮文化活動的引導有利于更好的踐行立德樹人理念,本文便對其相關的策略進行討論。
關鍵詞:詩禮活動;文化傳承;道德教育
華夏作為禮儀之邦,千年的文明滋養(yǎng),萬古長河,文風鼎盛,我們不斷的探索,使我們對文化加以新的認知。唐詩宋詞作為中國文化巔峰,不僅是為了告知我們文化的重要性,更是為了讓我們更好的進行傳承,詩詞中所蘊含的帝王將相的壯志,文人墨客的風骨,黎民百姓的悲喜,這是情感的傳承,這也是新時代立德樹人理念下的教學要求,本文對此進行了初步的討論。
一、開展詩禮活動,提升教師素養(yǎng)
詩是文化精髓,詩是精神引領,詩也是生活藝術;而禮是教育修養(yǎng)。為更好的踐行立德樹人的理念,詩詞在中華文學的閬苑里,是一座芬芳絢麗的園圃。學校以詩詞為匙帶領師生叩響智慧的大門,通向一個又一個人類的思想高地。以禮為器,融合古今禮儀文化,使學生成為文質彬彬、溫柔敦厚的君子,并瑧至睿智通達的人生境界,而這首先需要教師具有較高的問學素養(yǎng)。
學校積極開展覆蓋全體教師職工的校園文化培訓會,深化教師對學校是為何、如何構建的“詩禮文化”理念體系的理解;引導教師對如何實現(xiàn)校園文化在本學科中滲透,以及其他教育生活的融入等方方面面的思考學校還可以成立“詩禮學社”,以邀請專家學者定期開展詩詞和禮儀方面的學習交流活動。教師之間也應該積極進行交流,拓展教師文化視野,完善知識結構,精進專業(yè)水平還可以開展教師才藝展示活動,鼓勵教師進行繪畫以及書法,提升自身的師德,以身作則引領學生進入詩禮文化氛圍中,在詩禮中傳遞言志、立人的教育真諦。教師還可以倡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不再設置單一的答案,讓學生發(fā)散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素養(yǎng)。其次,教師在把詩禮文化內涵傳遞給學生的同時,最重要的是傳遞詩禮背后的精神,還可以將詩句進行另一種形式的展現(xiàn),變傳統(tǒng)教授方式為導學方式,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與高效性,提高學生的興趣。
二、結合詩禮活動,進行德育教育
學生作為學校文化的參與者之一,在教學中滲透詩禮文化,以書香孕育活力課堂。用以呵護心靈,反對涂鴉式教學,教師適當結合詩禮活動,進行德育教育改變傳統(tǒng)被動教育模式,使學生在在詩禮活動學習中陶冶情操、磨礪意志的過程中形成“不教之教”的自律習慣,教師還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詩禮活動,并對學生進行考核,樹立學習榜樣,不斷完善的詩禮育人體系。
教師可以讓學生每天進行30分鐘的詩詞閱讀,記錄其中自己認為好的詩句,并在課堂上進行朗讀和背誦,教師鼓勵學生進行內涵闡述,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教師講述于謙的“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結合中國的歷史,對其氣節(jié)進行闡述,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教師還可以組織“城市文化探險”、“現(xiàn)實里的詩詞”等豐富多彩的課外趣味活動,讓學生根據自己身邊的事物進行聯(lián)想,感受時代的變化,比如去烏衣巷感受“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苯處熯€可以開展“詩禮堂前談詩禮,圣賢故里慕圣賢”的活動,結合信息技術,展示范仲淹的故里蘇州吳縣,結合千古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對學生進行德育引導。教師還可以講述課外的知識,比如南朝宋謝晦的《悲人道》:“樹文德于庭戶,立操學于衡門。應積善之馀祐,當履福之所延。”培養(yǎng)學生高尚情操。
三、秉承詩禮傳家,開展家庭教學
古人講究詩書傳家,家庭教育也是十分的重要,自古就有孔子教育孔鯉的“詩庭之訓”美談。所以作為學生的家長也可以對學生進行智趣教學,同時結合詩詞講述其中包含的德,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家長還可以推薦學生一些詩詞書籍,讓學生進行閱讀,分析其中包含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愛國、惜時、操守等情感,家長也可以和學生一起進行學習,以身作則逐漸影響學生的行為,真正做到詩禮傳家。
教師還應該注意及時和學生的家長進行溝通,家長還可以借助詩詞進行學生道德的引導:“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奔议L可以適當講述禮記中的知識,同時讓學生知曉四書,五經,六藝對學生進行國學教育,在家庭學習中,家長應該告知學生學習詩詞的目的在于,承蒙先圣垂教,后人不論明道,傳道,或者經世都應言則忠信,行則篤敬,中和至德,自強不息。家長還可以推薦相應的中國古籍,使學生了解古籍中的中國,樹立文化自信。
綜上所述,我們民族擁有燦若星漢的經典詩篇,但是在新時代背景下,詩詞必需與時代相交融,若一味保守傳統(tǒng)無法跟上公眾的審美變化,理解秦磚漢瓦唐風宋韻的內涵,懂得劍膽琴心金戈鐵馬的氣節(jié),真正將詩禮進行傳承,豐富現(xiàn)代然感知世界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重拾一顆歲月風塵無法掩蓋的詩心,更好的踐行立德樹人的理念,為往圣繼絕學。
參考文獻:
[1]張英,舒鳳. 詩禮華章,孕育成長的力量[N]. 語言文字報,2019-03-01(005).
[2]趙曉霞.詩禮之教:走進青少年傳統(tǒng)文化教育[J].中國德育,2018(23):44-50.
福清市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小學 何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