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改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把素質教育、德育教育等理念提到了新的高度。在當代高中教育工作中,教師的主要責任并不單單只有提高學生的成績這一點,同時也包括要培養(yǎng)學生的素質認識與德育意識,促使學生綜合發(fā)展。在高中生的一日學習生活中,班主任是與其聯(lián)系十分緊密的一個群體,會對學生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對此,在德育工作中,班主任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關鍵詞:新課改背景;高中德育;工作措施
前言:在新課改背景下,實施德育教育工作對于當代學生的發(fā)展十分重要。高中班主任作為與學生聯(lián)系十分緊密的一個群體,必須要主動承擔起自己在德育工作中的責任,發(fā)揮自身的作用。然而結合教育現(xiàn)狀分析來看,很多高中班主任深受應試教育理念的荼毒,在教育工作中會過多的關注學生成績變化,忽視其德育思想的發(fā)展,造成了不良影響。
一、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
(一)堅持以人為本
高中生的年齡大多在16~18歲之間。受青春期的影響,這一階段的學生具有一定的個人意識與獨立思想,在很多事情方面可以獨立做主。所以,在對學生實施德育指導時,班主任并不能一味的把他們看作還沒有懂事的小孩子,單方面的實施教育指導,而是要貫徹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要把學生放在與自己平等的位置上,對其展開教育指導。除此之外,在德育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應該予以學生充分的信任,相信學生可以通過自我努力提高個人的德育素質。例如,班主任可成立一支班干部團隊。對于班級的日常管理工作,交由班干部負責,以此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專業(yè)能力與綜合素養(yǎng)進行有效鍛煉,循序漸進培養(yǎng)學生的德育思想。再比如,在創(chuàng)設班級管理制度時,班主任也可了解學生的想法,參考學生的意見,在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引導下,加強德育教育民主性。
(二)堅持科學發(fā)展
在高中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要堅持科學發(fā)展的理念,落實科學發(fā)展觀。以德育教育為出發(fā)點,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高中生有獨特的發(fā)展規(guī)律,發(fā)展特點,班主任需要提前了解并予以尊重。能夠結合學生的心理發(fā)展需求及認知需求,開設不同性質的教育任務,對學生形成有效激發(fā)。除此之外,在德育工作中,班主任需要關注到學生彼此之間的差異,能夠結合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為學生提供不同形式的德育引導。例如,對于開放、樂觀的學生,班主任可直接與之溝通;對于膽小、內(nèi)向的學生,班主任則需要通過間接的手段與之交流,以此加強德育工作的可持續(xù)性與落實性,真正實現(xiàn)德育教育的根本價值。
二、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
(一)理實結合,活化教育活動
德育教育并不是單純的理論說教,也不是耳提面命的向學生傳遞一些大道理。班主任在實施德育工作時,需要貫徹理實一體化的教育思想,把理論融入實際,在實際生活中為學生傳遞德育,以活化性的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德育素養(yǎng)。
結合現(xiàn)階段社會發(fā)展水平以及大部分普通高中院校的實際發(fā)展實力分析來看,在教育工作中,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如下性質的德育教育活動。
例如,以班級為單位,以德育為主題,帶領學生利用節(jié)假日的時間,走上街頭,走進社會,做一些公益性質的活動[1]。比如,慰問養(yǎng)老院,輔助環(huán)衛(wèi)工人清理垃圾,清理街頭小廣告,發(fā)送德育主題的宣傳單。通過這一方式,將德育的種子根植于學生內(nèi)心,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除此之外,學校方面可適當?shù)募訌姷掠逃c思政教育的融合性,在兩者巧妙交織的狀態(tài)下,促進學生思維的進一步開闊。
(二)以身作則,深化德育教育
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十分緊密。很多時候,學生會下意識的模仿班主任的言行舉止。所以,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時,需要落實以身作則的工作思想,利用自己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在潛移默化的氛圍里培養(yǎng)學生德育認識。
(三)關心尊重,開展德育教育
俗話說,人非圣賢孰能無過。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自然不是圣人,在生活中學習中也經(jīng)常會犯錯。在以往的教育環(huán)境中,很多班主任在面對學生的問題時,會存在比較焦急的狀態(tài)。在對學生實施教育管理時,所采取的方法也有失偏頗。會在一定程度上,傷害到學生的人格與心理,直接影響了德育工作的深入。對此,在新課改背景下,班主任需要調整自己的這一狀態(tài),要予以學生真正的尊重與關愛[2]。高中生正處于青春期,自身的自尊意識極強。如果班主任發(fā)現(xiàn)學生出現(xiàn)問題,應該將其叫到比較私密的空間,單獨對其實施教育,而不是當著所有同學的面對其批評。除此之外,班主任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成績,更要關注學生的生活。能夠及時意識到學生在成長生活中出現(xiàn)的變化,及時與之交流,對其展開心理引導,思想引導。當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尊重與關愛后,才會愿意打開心扉,放下心中的芥蒂,接受班主任的教育,讓德育之花在自己的心中綻放。
結論:綜上所述,在高中德育工作中,班主任作為其中的主要引導者,必須要緊跟時代的發(fā)展腳步,結合新課改提出的要求,對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加以進一步的創(chuàng)新調整。一方面,班主任要貫徹以人為本科學發(fā)展的理念;另一方面,要貫徹理實結合的思想,要以身作則,予以學生真正的關心尊重,與學生構建完整的師生共同體,潛移默化的促進學生德育思想的有效形成。
參考文獻:
[1]賴德輝.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芻議[J].課程教育研究,2018(34):74-75.
[2]關永明.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7(27):62-63.
山東省新泰市第一中學 徐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