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昌祥
摘要:如何把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教學與語文的朗讀進行有機的結合呢?本人在教學中的體會是重視發(fā)揮教師的朗讀示范作用,精心設計朗讀的目標和要求;學生朗讀的形式要多樣化,開展一些實踐朗讀活動。
關鍵詞:朗讀——實踐活動
正文: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語文朗讀的指導
通過國培培訓我學習了許多新的教學理念,知道了如何在課堂上進行有效教學。那么該如何把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教學與語文的朗讀進行有機的結合呢?以下就該問題談談本人在教學中的幾點體會。
1.重視發(fā)揮教師的朗讀示范作用
小學生有很強的模仿能力。中低年級的學生,對朗讀的技巧掌握還不夠,教師在課堂上聲情并茂的范讀,不僅可以激發(fā)他們的朗讀興趣,而且使他們在模仿中感悟如何斷句,如何停頓,以及語氣的變化。高年級的學生盡管掌握了一些朗讀技巧,但教師的范讀仍有必要。好的范讀可以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直接領略文本所要表達的感情進而體會文本的思想內容和感情基調。
例如,我在教《清平樂 村居》中,因為這是一首詞,學生一時間無法把握朗誦時的感情,于是我利用一段恬靜優(yōu)美的古箏音樂創(chuàng)設情境,同時再配上聲情并茂的朗誦,讓學生有了一個整體的認識,再慢慢地揣摩,化為己用。
再如《觀潮》,潮來了“那浪潮越來越近猶如于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千萬輛坦克同時開動,發(fā)出山崩地裂的響聲,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抖起來?!蔽矣美L形繪色的朗讀,讓學生感到這的確是“天下奇觀”啊!文中作者把對自然景物的贊美之情傾注在字里行間。我把自己對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讀中,感染學生,使學生入境入情,不但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更喚起美的共鳴,使學生領略到自然美,激發(fā)他們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實踐證明:教師的朗讀示范作用發(fā)揮得越好,學生的朗讀水平就提高得越快。
2.精心設計朗讀的目標和要求
當前,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課文文質兼美,可讀性強。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根據(jù)文章體裁、內容的不同,設計朗讀的目標和要求。說明文、科普小品文一般適用于介紹性的語氣讀,不宜進行朗讀訓練。而敘事寫人的作品,言辭優(yōu)美,故事情節(jié)曲折,感情變化跌宕;描景抒情的文章語言華麗,感情色彩濃厚;古詩文和現(xiàn)代詩歌節(jié)奏感強,含義深遠。這些題材的文章都適合進行朗讀訓練。一般說來,體現(xiàn)文章中心的段落和語句,最能表現(xiàn)文章的主要內容和思想感情,教師把這些內容作為朗讀訓練的重點,更能準確地把握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文章的每段內容進行朗讀訓練的目標也要有所不同,例如我在指導學生朗讀《月光曲》最后三個自然段時,是為了啟發(fā)想象,體會意境;指導朗讀《燕子》一文的第二段時,是為了領會寫作技巧及表達方法。
3.朗的形式要多樣化。
朗讀的形式有很多:有齊讀、領讀、輪讀、輕聲讀、分角色讀、男女生賽讀等。一般說來,低年級常運用輕聲讀、齊讀,分角色讀,以增強學生的讀書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高年級宜采用個別讀,默讀,有利于靜思默想,潛心思考。一節(jié)課中,教師可采用幾種朗讀方式交叉使用,但要以某一種方式為主。
如故事性較強的課文,適合個人朗讀,如《賣火柴的小女孩》;人物對話較多的課文或片段,則適合分角色朗讀,如《陶罐和鐵罐》;節(jié)奏感強,感情飽滿的課文,尤其是詩歌,則可進行集體朗讀;而詞句艱深,含義深刻的課文,則需要教師適時范讀或創(chuàng)設情境導讀,如五年級語文的《1.春光染綠我們的雙腳》。
4、開展一些實踐朗讀活動
小學生都喜歡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因此,創(chuàng)造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活動,能使學生享受到閱讀的樂趣,感受到閱讀的重要性。從而更進一步激發(fā)他們閱讀的熱情,我經(jīng)常在班級開展一些活動如:
(1)課前三分鐘,輪流朗讀。利用課前三分鐘,讓學生輪流上臺念一段自己摘抄的優(yōu)美語段,不僅能增加語匯的積累,又能促進學生在課外自覺認真的閱讀。
(2)舉辦朗讀,講故事比賽。通過舉行比賽,在班里掀起讀書的熱潮,引發(fā)課外閱讀興趣,促進學生大量閱讀。
(3)結合課文內容,編課本劇。學生自編自導自演,不僅提高了他們的閱讀能力、審美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表演能力,還提高了他們與他人的合作能力。
(4)結合一個話題,開展有趣的辯論會。在閱讀的基礎上,鞏固讀書成果,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5)開展“向你介紹一本好書”的讀書活動。由學生經(jīng)過自己篩選后,向全班同學介紹自己讀過的一本好書。學生為表現(xiàn)自己,必定行動起來,積極閱讀并認真比較。這樣既達到了訓練閱讀的目的,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概括表達能力。
以上就是我在國培學習中的知識運用到實際朗讀教學中的一些粗淺的看法,“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不僅是方法的指導,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在讀中不斷加深理解,輔以教者的示范、指點,學生的多讀多練,學生讀的時候就能真摯自然,就會更好地運用朗讀技巧,讀出感情。所以我們在指導學生朗讀的這條路上,還需要我們不斷努力,不斷向前邁進!
參考文獻:
[1]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古詩詞朗讀教學探究[J]. 羅永康.??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8)
[2]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初探[J]. 祁莉娟.??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01)
[3]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語文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 曾春秀.??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12)
安徽省蕪湖市無為縣陡溝鎮(zhèn)新興小學 238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