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安
對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來說,初中階段是較為關鍵的過渡時期,在此期間學生個人的情感也呈現(xiàn)出不斷發(fā)展的趨勢,其情感體驗非常充沛,感受也會更加敏感且深刻。良好的情感教育非常重要,其重視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的情感反應、內心態(tài)度、個人信念,讓其能夠對學習生活、日常交往形成積極情感體驗,并逐漸完善人格和個性,為社會作出積極的貢獻。
初中學生是12~16歲的青少年,正處于青春初期,對世界形成了初步認知,但是還沒有足夠的社會經(jīng)歷支撐認知,加上情感比較敏銳,波動劇烈,很容易形成強烈的逆反心理。在這段時間,教師和家長需要給予學生雙重關懷,和學生保持良好的溝通,重視情感教育,強調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水平。本文將基于初中階段班主任的視角,系統(tǒng)分析加強學生情感教育的策略,旨在為初中班主任的日常班級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
提升個人魅力,給情感教育奠定良好基礎。教師對初中學生的影響比較大,因此教師需要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在開展教育工作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真誠對待學生,遵守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為學生建立起一個“良師”形象,這有助于提高班主任開展情感教育的說服力。其次,在日常閑暇時間,班主任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知識儲備,經(jīng)常了解一些社會時事。初中學生因為已經(jīng)初步形成世界觀,對很多事件都會產生自己的看法,這些看法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錯誤的,此時教師需要予以引導和幫助,糾正錯誤的,鼓勵正面的,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除此之外,在日常班級管理中,教師還需要隨時和學生保持溝通交流,和學生成為好朋友,這能讓情感教育更加自然且有實效。
促成家校合作,讓家庭學校產生協(xié)同作用。初中階段學生正處在青春初期,是有效塑造性格的關鍵時期,此階段除了常規(guī)性的教學任務及班級管理,還需要利用家庭的影響。班主任需經(jīng)常和家長溝通交流,加強家校合作,促成對學生的雙重保障,如果學生在家中或校內遇到了情感上的問題,要盡快交流并制訂解決方案,雙管齊下,讓學生健康成長。
首先,班主任可以建立學生檔案,重點記錄不同學生家庭可能存在的問題,并隨時更新,建立完善的預警機制。其次,教師建立班級的微信群或者QQ群,及時和家長溝通,妥善處理問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和家長都要控制溝通的度,絕對不能過度束縛學生,否則可能會讓學生產生排斥情緒。最后,學??梢远ㄆ谘埣议L到學校中參與座談或參觀活動(學生可以自行選擇留在教室內或參加室外活動),針對學生的個人問題進行雙方討論。教師可以鼓勵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積極和學生溝通交流,消除家庭潛在矛盾,以教師視角為家庭的情感教育提供一些客觀的建議。
客觀評價學生,要積極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學生均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的性格會因為成長環(huán)境、個性等存在比較明顯的差異,而且擅長的事物、興趣愛好、認知水平等也有一定的區(qū)別,他們的共性是都存在優(yōu)缺點。針對這一情況,班主任必須關注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予以支持,使其能夠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從而健康且積極地成長。
比如,有的學生具備極強的寫作能力或計算能力,有的個性外向、活潑的學生在自我展示類的音樂比賽、體育項目上有比較顯著的優(yōu)勢。教師就可以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參與一些不同類型的小競賽。例如,寫作能力很強的學生可以參與寫作比賽,體育方面很強的學生可以積極參與學校的運動會等。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主要扮演引導性的角色,充分發(fā)揮學生個人特長,增強學生自信,培養(yǎng)學生集體榮譽感及責任意識。
加強情感體驗,創(chuàng)建良好的情感教育氛圍。各種實踐性的情感教育活動能夠創(chuàng)建一個積極的氛圍,并全面深化情感教育的效果,讓積極的情感深深地扎根在學生的心靈上。班主任需要立足于班級的基本情況,針對性地開展一些較為積極的情感活動。首先,教師可以組織主題班會,如“珍愛生命,遠離毒品”,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一些接觸毒品之后身體健康和家庭都受到損傷的事例,加強對學生的生命教育。再如,教師可以舉辦班級內“歌唱祖國”的小型活動,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有的負責寫稿,有的負責朗誦,有的負責尋找歌曲,有的負責演唱,各司其職,除了加深情感教育本身的效果,還全面深化了班級內的團結意識。其次,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觀看一些影視作品,通過生動的畫面、聲音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全面深化情感教育的效果。這些情感體驗的活動大大地拉近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有助于師生形成共識,對學生完善人格、糾正錯誤觀念等都有非常積極的促進效果。
(作者單位系廣東省河源市河源中學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