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桂琴
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習作對于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有著重要的幫助,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應當注意培養(yǎng)學生在習作方面的能力。當然,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需要注意策略的應用,確保學生能夠用較好的學習方式提高自己的習作能力。
作為一門綜合性學科,語文對于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作用。而習作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在習作的過程中需要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應用一定的表達技巧,讓自己的文章富有文采。與此同時,教師也需要注意教學方式的改變,應用更為有效的教學策略指導學生開展習作練習。
一、引導學生在習作前走進生活
面對寫作任務時,部分學生常常會因為不曾細致觀察生活而不能夠準確描寫自己的情感。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在習作任務開始之前引導學生走進生活,讓他們對習作產生興趣,使他們在練習習作的過程中表達自我。
以“難忘的一件事”為作文題目為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平常生活的過程中注重觀察自己經歷的有趣的事情,并且能夠在事后以自己的學習方式對這些事情進行回顧。當然,教師可以為他們提供建議,例如,讓他們通過日記的形式記錄下這些有趣的事情。如果要求學生憑借著自己的幻想進行寫作,寫出來的文章大多枯燥乏味,可讀性差,難以引起讀者的共鳴,這樣的習作沒有太大的意義。如果學生在平常沒有進行一定的積累,教師在開展習作任務前可以組織全班學生進行踢毽子比賽,讓他們在趣味活動中捕捉自己對于生活的感觸。隨著一次次地引導,學生能夠養(yǎng)成觀察生活的習慣,能夠提高自己的表達欲望,這對于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有著重要的作用,他們便不會在習作的時候出現難以下筆的情況。
二、引導學生在習作前進行閱讀擴展
學生想要寫出富有文采的文章,僅僅依靠教師的指導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通過閱讀夯實自己的文學基礎,提高自己的習作能力,讓自己能夠以清晰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學生開展閱讀的方式可以是閱讀課外讀物,也可以是深入研究教材內容,無論哪種形式都對于學生的知識延伸有一定的幫助。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不同文章的寫作手法和思想表達方式進行著重強調,讓學生能夠在閱讀的過程中對其進行更為深入地研究,讓學生能夠在閱讀的過程中實現自我的沉淀。隨著日積月累,學生的詞匯量和表達技巧能夠有較大的提升,這對于學生提升習作水平有重要的幫助。
三、引導學生在習作前學習作者的表達方式
表達方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作文的質量,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應當重視寫作方法的教授,讓學生能夠通過學習這些寫作方法豐富自己的表達方式,能夠在寫文章的過程中更加得心應手讓自己的文章更有文采。
例如,教師在講解寫記敘文的思路時,可以以學生作為故事的中心,在講述的過程中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讓他們在表達完自己的想法之后能夠用自己的方式將這些事情進行串聯,讓它們形成一個整體。
比如,在寫以“游覽”為主題的文章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憶自己游覽的順序以及對于景物的觀察,讓他們能夠有一定的寫作素材,能夠在習作的過程中注意自己的表達順序和自己的表達方式,讓自己能夠充分表達真情實感。教師在講解議論文的時候,可以先列出一個觀點,再應用其他的實用的例子對這一觀點進行論證,讓整個敘述過程在邏輯上通順。學生能夠從教師的表達中學習記敘文的寫作思路以及寫作的技巧,能夠通過學習讓自己的習作更為豐富;學生也能夠從教師的表達中學習到議論文的特點,能夠在之后學習相關類型的文章時做到認真分析,能夠在習作的過程中注意把握議論文的嚴密性,這對于學生習作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幫助。
結? ?語
總而言之,教師可以在習作前引導學生走進生活、進行閱讀擴展、學習作者的表達方式,使學生能夠在習作前有一定的寫作思路,明確自己的表達方式,讓他們能夠以更為輕松的心態(tài)面對習作,能夠以正確的態(tài)度認識寫作,這對于學生的發(fā)展有重要的意義。
編輯/彥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