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培香
(淄博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檢驗科 山東 淄博 255000)
因生活水平和飲食結構的變化,結直腸癌發(fā)病率不斷提升。結直腸癌對健康、生命造成較大的威脅,同時我國結直腸癌5 年生存率明顯低于發(fā)達國家[1]。結直腸癌早期治療難度、治療成本更低,治愈率更高,中晚期結直腸癌治療難度大且不能達到治愈標準。由于多數(shù)患者在臨床發(fā)現(xiàn)時已經(jīng)為中晚期,因此及時診斷對積極控制病情發(fā)展更有利[2]。血清腫瘤標志物近年來廣泛被應用于該疾病的診斷中,通過聯(lián)合檢測多項指標為疾病診斷提供更為全面的數(shù)據(jù)參考[3]。本研究以我院患者為對象,總結了血清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驗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我院50 例結直腸癌患者為研究組,并以同期50 名健康體檢者為參照組。納入標準:(1)入組患者均經(jīng)病理學檢查確診為結直腸癌;(2)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精神障礙或精神病史、家族史;(2)合并乙肝、艾滋病等傳染疾?。唬?)合并凝血障礙。研究組男性30 例,女性20 例,年齡27 ~79 歲,平均年齡(55.67±3.42)歲;TNM 分期:Ⅰ期5 例,Ⅱ期20 例,Ⅲ期18 例,Ⅳ期7 例。對照組男性29 例,女性21 例,年齡22 ~80 歲,平均年齡(56.72±3.45)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患者于清晨空腹時抽取肘靜脈血3 mL,真空采血管收集血液標本。及時處理血液標本,低速離心機在3 000 r/min 速度下離心15 min。取血清,利用全自動化學發(fā)光儀檢測血清腫瘤標志物(CEA、CA19-9、CA72-4 以及CA125),依據(jù)操作操作流程、試劑盒說明書等進行檢查。
本研究以血清腫瘤標志物表達水平為觀察依據(jù),記錄研究組、參照組、不同分期的檢測水平,CEA 陽性:>5 ng/mL;CA19-9 陽性:>37 U/mL;CA72-4 陽性:>5 ng/mL;CA125 陽性:>35 U/mL。結合病理學檢測結果,計算靈敏度、特異度以及準確性。
采用SPSS 17.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頻數(shù)和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 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血清腫瘤標志物表達水平高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清腫瘤標志物表達水平比較(± s)
表1 兩組血清腫瘤標志物表達水平比較(± s)
組別 例數(shù) CEA/μg CA19-9/(U?mL-1)CA72-4/(U?mL-1)CA125/(U?mL-1)研究組 50 42.29±17.53 45.31±14.92 3.32±1.21 34.16±10.85參照組 50 3.39±2.67 4.71±2.51 1.55±0.28 4.74±2.77 15.512 18.975 10.077 6.070 0.001 0.001 0.001 0.001
隨腫瘤分期增加,CEA、CA19-9 以及CA125 表達水平上升,Ⅲ、Ⅳ期高于Ⅰ~Ⅱ期,Ⅳ期高于Ⅲ期,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清腫瘤標志物表達水平比較(± s)
表2 兩組血清腫瘤標志物表達水平比較(± s)
注:*為與Ⅰ~Ⅱ期對比,P <0.05;#與Ⅲ期對比,P <0.05。
CA72-4/(U?mL-1)TNM 分期 例數(shù) CEA/μg CA19-9/(U?mL-1)CA125/(U?mL-1)Ⅰ~Ⅱ期 25 27.31±3.88 26.24±6.76 2.57±1.42 19.54±4.11Ⅲ期 18 44.32±7.42* 35.87±7.59* 2.43±1.11 29.55±7.16*Ⅳ期 7 56.37±10.52*# 43.47±10.32*# 2.15±1.21 46.72±10.25*#
單項血清腫瘤標志物檢測在特異度上表現(xiàn)突出,但靈敏度較低,影響診斷準確性,血清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驗提高了診斷的靈敏度以及準確性,見表3。
表3 血清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驗診斷結果(%)
結直腸癌是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疾病,其對患者健康造成不利影響。在腫瘤生長過程中腸腔狹窄程度增加,引起惡心、腹痛、排便困難等癥狀,并且腫瘤生長需要消耗大量的營養(yǎng)物質(zhì),患者由于營養(yǎng)、能量過多而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體重降低、消瘦等[4-5]。結直腸癌一旦發(fā)生轉移還會造成器官惡病質(zhì)狀態(tài),早期結直腸癌治愈概率更高,發(fā)展至中期、晚期患者生存期將下降。由于該疾病在早期并無明顯的特異性癥狀,為此多數(shù)患者錯過早期治療[6]。在結直腸癌診斷中腸鏡、造影等技術較為常見,但其為侵入操作,增加了患者的痛苦[7]。因此采用科學、高效且安全的檢查方式至關重要。
腫瘤細胞會合成并釋放腫瘤標志物,其存在于惡性腫瘤細胞中,當宿惡性腫瘤細胞對機體產(chǎn)生刺激時腫瘤標志物被大量合成,并且釋放于血液中[8]。該物質(zhì)的表達水平能夠反映出是否存在腫瘤以及生長情況。通過檢測血清腫瘤標志物能夠為腫瘤疾病的診斷、分析,評估綜合治療方案的療效,腫瘤復發(fā)概率,預后情況提供更為科學的參考依據(jù)[9]。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研究組血清腫瘤標志物表達水平高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隨腫瘤分期增加,CEA、CA19-9 以及CA125 表達水平上升,Ⅲ、Ⅳ期高于Ⅰ~Ⅱ期,Ⅳ期高于Ⅲ期,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證實血清腫瘤標志物檢測的價值。癌胚抗原CEA 檢查是診斷是否患有癌癥的技術之一,腫瘤會引起CEA 表達水平數(shù)倍增加,同時胰腺炎、婦科疾病等良性疾病也會引起CEA 上升,局部病理性癌胚抗原僅作為癌癥的篩查指標。糖類抗原(CA19-9、CA72-4 以及CA125)為細胞膜上的糖脂質(zhì),其由腫瘤細胞或腫瘤表面的抗原物質(zhì)所釋放,其中CA19-9 的主要相關腫瘤為結直腸癌,CA72-4、CA125 的主要相關腫瘤為胃癌、卵巢癌,但在其他癌變組織中同樣存在,例如消化道系統(tǒng)[10]。由于腫瘤標志物不僅由腫瘤細胞合成釋放,機體存在良性病變例如炎癥反應、良性組織正式等腫瘤標記物也會被少量釋放[11]。因此單項血清腫瘤標志物不能作為診斷依據(jù),在本次研究中單項血清腫瘤標志物檢測在特異度上表現(xiàn)突出,但靈敏度較低,漏診的風險較高,影響診斷準確性,血清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驗提高了診斷的靈敏度以及準確性。
綜上所述,結直腸癌患者血清腫瘤標志物表達水平隨疾病發(fā)展而上升,聯(lián)合檢測為疾病分期以及診斷提供了依據(jù),需強調(diào)的是血清腫瘤標志物升高并不一定是癌癥或者結直腸癌,存在結直腸癌相關癥狀、癌癥高危人群等應當堅持定期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