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曉帥
隨著我國教學改革的開展,學生的身體素質逐漸得到了重視,具備運動特長和潛能的學生在學校就能進行培養(yǎng),教練通過制訂相應的訓練計劃和訓練方法,可以使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潛力。本文將分析田徑體能訓練的方法和策略,明確教練在體能訓練中充當的角色以及如何在幫助學生進行訓練的同時兼顧學業(yè),希望能對相關研究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當前我國運動員的來源主要是通過對具備一定潛力的學生進行選拔,學生的年齡較小,在訓練中很容易感到枯燥乏味,這就要求教練對田徑訓練的方法和策略進行不斷調整,并創(chuàng)新訓練方式,讓運動員在訓練中能充分感受田徑運動的魅力,進而更好地投入田徑訓練中。
1田徑體能訓練的方法
1.1速度的訓練方法
在速度訓練中,教練主要通過反應、動作和移動三方面對學生的速度情況進行判斷,以便更好地掌握學生的具體速度和綜合素質,因此,學生在訓練過程中也應按照這三方面進行訓練,例如反應速度可通過加速折返跑的方式進行訓練,通過加速折返跑不僅能讓教練對學生的跑速有基本的了解,而且在轉彎和折返的過程中需要學生通過自身強大的力量將方向轉過來,因此,通過加速折返跑的訓練能讓學生在跑步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速度,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核心力量,強大的核心力量能使學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身體。此外,也可通過緊急啟停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反應速度的訓練,這是由于在緊急啟停的整個環(huán)節(jié)中,學生是從靜止狀態(tài)進行加速,學生對信號的反應速度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學生動作的反應速度,所以能達到訓練學生反應速度的目的。
1.2耐力的訓練方法
耐力訓練分為一般耐力訓練和專項耐力訓練,在訓練中,如果采用長跑的方式則屬于一般耐力訓練,其主要目的是鍛煉學生在運動過程中的耐力。單純的跑步活動比較枯燥單一,因此在訓練過程中可以對此進行創(chuàng)新,例如在訓練中可以帶領學生進行山地跑或到公園進行跑步訓練,讓學生能夠根據地形來合理分配自身體力,尤其是在面對頻繁的上下坡時,學生的體力消耗較快,這時對體力的分配就顯得尤為重要。此外,在訓練中還可添加一些抗阻練習來提升學生的身體耐力,這是專項訓練的一部分,而且學生在訓練的過程中還要克服各種阻礙,例如學生自身的重量因人而異,因此在訓練中不同的學生需要克服的困難也不同。
1.3靈敏性的訓練方法
在對運動員進行靈敏性訓練時,教練應立足于技術,結合多種訓練方式達到提升運動員靈敏度的目標,例如變速跑、高抬腿、閃躲練習等,能讓運動員在訓練的過程中充分提升自身的靈敏度,進而使他們在比賽中能更好地發(fā)揮。
首先,在靈敏性訓練中,教練可通過變速跑或改變方向等方式來訓練運動員的肌肉強度、靈敏度和反應力,由于在跑步過程中運動員的速度較快,對自身肌肉的控制力相對而言不是很強,除了能鍛煉運動員的靈敏度以外,還能增強運動員對身體的控制程度。
其次,運動員在訓練中可以將多種練習方式融會貫通,例如將綜合變向跑與十字變向跑進行結合,可以很好地提高運動員的反應速度和靈敏性;或在訓練中將變向游戲和訓練進行結合,不僅能使運動員以輕松愉快的方式進行訓練,還能通過放松游戲的方式達到訓練目的。尤其對于學生而言,對訓練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可以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進而提高訓練效果。
最后,教練要想提高學生的靈敏度,一定要對學生的基礎體能進行訓練。提升學生的基礎體能上限,才能讓學生在比賽中取得更好的成績,例如在訓練中可通過高抬腿和收腹跳等方式增加學生的基礎體能,當基礎體能得到提升后,再適當地對雙手雙腳的擺動速度和幅度提高要求,進而逐漸提升學生的靈敏度。
1.4柔韌性的訓練方法
柔韌性較強的運動員能在訓練中更好地保證自己的安全,減少運動損傷,所以在田徑訓練中還要對運動員的柔韌性進行訓練,而在訓練前需要明確柔韌性訓練的分類,并因材施教,為不同的運動員制訂適合他們自身的訓練方案和訓練計劃。
身體的柔韌性訓練分為動力拉伸和靜力拉伸,動力拉伸是指在訓練的過程中通過大量重復的動作達到對軟組織進行拉伸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延長軟組織的長度,并通過重復多次的訓練或有節(jié)奏的訓練形成肌肉記憶,達到保護身體刺激肌肉的目的,同時也能對軟組織進行拉伸。
靜力拉伸與動力拉伸不同,靜力拉伸在做出規(guī)定動作后需要保持一段時間,讓軟組織更好地適應肌肉長度,并對相應的運動強度形成記憶,而且軟組織在靜力拉伸的過程中是由拉長逐漸轉化為穩(wěn)定狀態(tài),所以在后續(xù)的拉伸訓練中,軟組織也能有更大的提升空間。
但在進行具體的柔韌性訓練時需要將動力拉伸和靜力拉伸進行有機結合,使軟組織在這一過程中得到不斷強化,更好地保證運動員的身體健康,最終減少運動員在田徑運動過程中出現的競技傷和訓練傷。
2田徑體能訓練的策略
2.1注重訓練項目的側重點
學校運動員在訓練的同時仍要完成學業(yè),所以在平時訓練中就要對相應的項目進行選擇和調整,在保證完成學業(yè)的前提下進行訓練,而且不同的項目收到的訓練效果不同,所耗費的時間和精力也不同。為了能在有限的訓練時間內使效果最大化,就需要教練對運動員身體素質中的薄弱之處進行有所側重的訓練。
教練在制訂訓練方案時,首先要對運動員的身體素質進行綜合考量,然后根據不同運動員的實際情況制訂相應的訓練計劃,充分考慮對體能訓練產生較大影響的因素,例如在訓練中可適當增加基礎體能訓練。此外,田徑運動對運動員的耐力、速度和爆發(fā)力素質要求較高,這就需要運動員在平時的訓練中適當增加這類訓練的比重。
2.2注重訓練方法的科學性
教練在制訂訓練計劃時還要勞逸結合,肌肉在運動后也需要放松,超負荷的訓練極易發(fā)生運動損傷,嚴重影響了學生未來的職業(yè)生涯和發(fā)展規(guī)劃,而且超負荷的訓練還會使學生產生嚴重的逆反心理,導致學生抗拒訓練,反而得不償失。因此在田徑訓練的過程中,教練一定要制訂科學合理的訓練計劃,并使用切實有效的訓練手段,使學生在訓練中更好地提高身體素質。
2.3保持訓練方法的多樣性
運動員在田徑訓練中除了進行基礎的體能訓練外,還要關注其他方面的訓練,例如在平時的訓練中除了基礎的耐力訓練外,還應對靈敏度、爆發(fā)力、反應速度等素質進行訓練,使他們能在比賽中取得更加優(yōu)異的成績。
此外,在訓練時還可采取多種訓練方式并行的方法進行訓練,例如先進行一公里的耐力跑步熱身訓練,再進行立定跳遠和折返跑,并在立定跳遠和折返跑訓練中間增加一些趣味游戲,讓學生在放松的同時還能完成訓練任務,張弛有度才能達到更好的訓練效果。
2.4加強體能訓練的趣味性
體育運動是殘酷的,運動員承受的精神壓力和心理壓力遠大于常人,因此教練可在田徑訓練中融入一些輕松有趣的體能訓練方式,放松運動員的身心,緩解精神壓力,進而使他們從緊張的比賽環(huán)境中抽離出來,更好地投入接下來的訓練中。
此外,教練還要創(chuàng)新體能訓練方式,不僅能減少重復單一的運動方式給運動員帶來的疲憊感和枯燥感,還能使他們充分感受到田徑運動的魅力。例如在田徑訓練中可通過攀巖來進行體能訓練,不僅能激發(fā)學生興趣,也能達到更好的訓練效果,而且攀巖還能很好地鍛煉運動員的平衡能力以及面對困難時的應變能力??傊嘣挠柧毞绞?,能讓運動員感受到訓練的快樂,從而更好地投入訓練中,保質保量地完成訓練任務,全面提高運動員的綜合素質。
3結語
運動員要想在田徑比賽中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就要進行日復一日的體能訓練,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身體素質,但對于學生運動員而言,年齡較小,對許多問題和現狀的認識不足,這時教練就要對他們進行積極的引導,幫助他們緩解身心壓力,使他們在比賽中能夠充分發(fā)揮自身實力,為摘得桂冠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