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允勇
摘? 要:本研究探討了陽光豬肉飼養(yǎng)模式對豬生長性能、死淘率和豬舍內環(huán)境指標的影響。結果發(fā)現(xiàn),無抗生素飼料可顯著提高豬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采食量,降低料肉比和死淘率;陽光豬舍能將豬舍內的溫度、濕度、廢氣水平以及微生物數(shù)量控制在一個有利于豬生長的水平。結果表明,陽光豬肉飼養(yǎng)模式可改善豬舍內環(huán)境,提高豬的生長性能和抗病力,適合養(yǎng)豬生產的需要。
關鍵詞:陽光豬肉;無抗生素飼料;生長性能;豬舍內環(huán)境
中圖分類號:S82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0769(2021)04-0030-04
陽光豬肉是由經科學選留、按照陽光豬肉飼養(yǎng)模式飼養(yǎng)的豬通過標準化屠宰加工工藝和肉品質檢測后生產的一種綠色環(huán)保豬肉,陽光豬肉集肉質好、安全和營養(yǎng)豐富等諸多特性于一身。陽光豬肉的生產技術可分幾個方面:一是采用不含抗生素和其他化學合成類藥物的飼料(簡稱無抗飼料),其主要含有賴氨酸、多種維生素、微量礦物質、堿性麥飯石粉、中草藥添加劑、酸化制等;二是采用標準化陽光豬舍,豬舍的南側采用大面積的透光材料,可以充分利用太陽能,實現(xiàn)豬舍太陽光地面照射無死角;三是陽光豬舍采用塑料膜、陽光瓦和陽光板三種采光材料,并設計了電地熱、天窗、地窗、通飛帶、卷簾、遮陰網等合理的布局。
本試驗探討了陽光豬肉飼養(yǎng)模式對豬生長性能和飼養(yǎng)環(huán)境的影響,為陽光豬肉飼養(yǎng)模式提供客觀科學的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1.1.1 無抗飼料飼喂試驗
本試驗在遼寧省某豬場進行,從2011年5月20日(剛斷奶)開始至2011年7月18日結束(育成期結束)。試驗開始時,根據(jù)“胎次一致、品種相同、體重相近、公母各半”的原則,選取400頭剛斷奶的仔豬,將它們隨機分成4組,分別為對照組、試驗1組、試驗2組和試驗3組,每組100頭。
1.1.2 陽光豬舍內環(huán)境飼養(yǎng)試驗
本試驗在遼寧省某豬場進行。試驗選取200頭育肥豬、200頭后備母豬,育肥豬和后備豬分為2批,在夏季和冬季各飼養(yǎng)1批,每批各100頭育肥豬、100頭后備母豬,夏季試驗從2012年7月1日開始至2012年7月? 28日結束,冬季試驗從2013年1月1日開始至2013年1月28日結束。
1.2? 試驗方法
1.2.1 無抗飼料飼喂試驗
試驗1組至試驗3組的仔豬飼喂項目組研發(fā)的無抗飼料(各主要原料的含量在仔豬的營養(yǎng)需求標準范圍內略作調整,日糧組成分別為玉米72%~76%、麥麩4%~8%、膨化豆粕和發(fā)酵豆粕15%~20%、磷酸氫鈣0.3%~0.4%、魚粉0.3%~0.4%、豆油0.1%~0.3%、食鹽0.2%~0.3%、無抗核心料2%~5%),對照組仔豬飼喂市售普通飼料。各組試驗仔豬除所喂飼料不同外其他飼養(yǎng)條件完全相同,每日喂料4次,自由飲水;試驗開始和結束時對仔豬逐頭稱重,記錄每日的喂料量、飼喂器中的剩余料量以及發(fā)病數(shù)或死亡數(shù)。
1.2.2 陽光豬舍內環(huán)境試驗
試驗組豬利用陽光豬舍及相應的配套設施飼養(yǎng),對照組豬采用普通豬舍飼養(yǎng),試驗期間每天用便攜式多氣體檢測儀檢測不同豬舍內的溫度、濕度、風速、氨氣含量、硫化氫含量、噪音、光照強度、微生物含量等指標,每天早、中、晚各檢測一次,取3次的平均值;在測定豬舍內的微生物含量時,將培養(yǎng)皿暴露在空氣中5 min,隨后在37 ℃下培養(yǎng)48 h后檢測培養(yǎng)皿中的菌落數(shù)。
1.3 統(tǒng)計指標
1.3.1 無抗飼料試驗的豬生長性能
試驗結束時,按組計算各組仔豬的平均始重、平均末重和平均日增重、平均采食量、料肉比和死淘率。
1.3.2 陽光豬舍內的有害氣體與微生物指標
試驗結束時統(tǒng)計“1.2.2陽光豬舍內環(huán)境試驗”節(jié)中所列的各項指標。
2? 結果
2.1 無抗飼料飼喂試驗
試驗仔豬喂給無抗飼料或市售普通飼料前后的各項性能指標見表1。
由表1可知,各組仔豬具有相似的平均始重,但試驗組仔豬在平均末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采食量上明顯高于對照組仔豬的,料肉比和死淘率顯著低于對照組仔豬的。
2.2 陽光豬舍內環(huán)境試驗
育肥豬和后備母豬采用陽光豬舍或普通豬舍飼養(yǎng)時,夏季和冬季豬舍內的溫度、濕度等環(huán)境指標見表2。
由表2可以發(fā)現(xiàn),與普通豬舍相比,用陽光豬舍飼養(yǎng)母豬和育肥豬后:各豬舍的室內溫度在冬季分別提高了8.6 ℃和8.2 ℃,在夏季分別降低了0.6 ℃和5.4 ℃;室內濕度提高到50%~60%,符合豬舍內環(huán)境標準,而普通豬舍室內濕度不穩(wěn)定;室內氨氣濃度降低了100%,硫化氫濃度冬季和夏季分別降低了33.3%和66.7%;有害微生物的含量冬季和夏季分別降低了57.1%和73.7%。
3? 討論
3.1? 無抗飼料對豬生長性能的影響
在本試驗所用的無抗飼料中,無抗核心料主要添加了中草藥添加劑和酸化劑。中草藥添加劑由黃芪、山楂根、蒼術、泡桐葉、黃芩、當歸、南瓜花、黨參、蒲公英、向日葵花盤組成。其中,黃芪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抗應激、抗菌作用[1]。山楂根具有消積和胃、止血、祛風和消腫之功效。蒼術可以健脾、促消化,泡桐葉具有清熱、解毒、止血、消腫等功效[2]。黃芩具有清熱燥濕、止血等功效,當歸可補血活血,提高豬的免疫力[3]。南瓜花可清利濕熱、消腫散瘀,減少腸道疾病。黨參可提高機體免疫力,增強造血功能[4]。蒲公英可清熱解毒、健胃[5]。向日葵花盤具有清熱、平肝、止痛、止血等功效[6]。
在飼料中添加酸化劑可調節(jié)豬胃腸道微生物菌群的組成,改善消化道酶的活性和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率,降低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機會,抑制病微原生物的增殖,有利于益生菌的繁殖[7]。同時,酸化劑也可直接參與動物機體的代謝,增加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吸收,增強免疫力,緩解應激,改善飼料的適口性,增加采食量等[8]。
本試驗結果表明,無抗飼料可顯著提高豬群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采食量,降低料肉比和死淘率。胡新旭等[9]的研究結果與本試驗結果類似,他們證明,無抗飼料能提高豬的生長性能,增強免疫力,提高屠宰豬肉的肉品質。在飼料中添加中草藥和酸化劑可以改善豬的生長性能,提高豬的免疫力。
3.2? 陽光豬舍對豬舍內環(huán)境的影響
豬是恒溫動物,豬舍內的溫度越穩(wěn)定越有利于豬的健康[10]。第一,陽光豬舍可有效改善豬舍內溫度,一是改善了豬舍內的溫度。在豬場的生產管理中,室內溫度是直接決定豬生產成績的重要因素,也是豬場制勝的法寶,把科學控制豬舍內的溫度提高到一個重要的位置是管理理念的重大提高[11]。陽光豬舍應用配套的設施設備后,可有效增強豬舍的保溫隔熱效果。本研究發(fā)現(xiàn),在寒冷季節(jié),陽光豬舍內的溫度比普通豬舍內的可提高8.2 ℃,開通電地熱時,豬躺臥位的溫度可提高12 ℃以上,夜間豬舍內的溫度較白天僅下降4.5 ℃;在炎熱的夏季,豬舍內的溫度較普通豬舍內的可降低5.4 ℃;當啟用遮陰網、噴淋等設施后,豬舍內的溫度還可再降低4 ℃以上。第二,陽光豬舍可改善豬舍內的濕度。陽光豬舍內的濕度可達到50%~60%,符合豬舍內環(huán)境標準。第三,陽光豬舍可降低豬舍內有害氣體的含量:氨氣濃度降低了100%,硫化氫濃度在冬季和夏季分別降低了33.3%和66.7%。第四,陽光豬舍可降低豬舍內有害微生物的含量,冬季和夏季分別降低了57.1%和73.7%。良好的豬場環(huán)境有利于豬群的健康成長,避免疫病發(fā)生[12]。不論是夏季還是冬季,陽光豬舍都能滿足豬健康生長所需的環(huán)境要求,從而避免豬出現(xiàn)應激。
4? 結論
在陽光豬肉飼養(yǎng)模式下,無抗飼料可以明顯改善豬的生長性能和料肉比,使豬的免疫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陽光豬舍可有效改善豬舍的內環(huán)境,利于豬的生長。綜上所述,陽光豬肉飼養(yǎng)模式采用健康飼養(yǎng)理念,充分利用太陽能這一自然資源,通過對豬的生長環(huán)境、飼料營養(yǎng)等進行科學調控,以構建并強化豬自身的免疫系統(tǒng),從而使豬少發(fā)病、少用藥,最終提高豬的生長性能和肉品品質安全。
參考文獻
[1] 徐明霞,于玲. 黃芪提取物對比目魚生長性能和飼料利用的影響[J]. 中國飼料,2020(24):71-74.
[2] 蒲博強,邢曉偉,郭祥. 蒼術提取物通過調控miR-378c影響IL-1β誘導的骨關節(jié)炎軟骨細胞增殖和凋亡[J]. 中國免疫學雜志,2021,37(2):167-173.
[3] 劉萍,唐代,王旭,等. 黃芩苷對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機制[J]. 中醫(yī)藥學報,2021,49(2):16-21.
[4] 李金鳳,宋依,于洋,等. 甘草、淫羊藿、銀杏、黨參和黃芪組方對雞脾淋巴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J]. 飼料研究,2020,43(10):29-32.
[5] 王春華,張書杰. 育肥豬飼料中添加蒲公英等中草藥合劑對豬鏈球菌病的防控作用[J]. 飼料研究,2015(13):31-32.
[6] 趙萍,Saeed Hamid Saeed Omer,楊恒,等. 向日葵花盤功能成分及研究現(xiàn)狀[J]. 生物資源,2018,40(3):203-207.
[7] 朱曉萍,莊智威,崔英杰,等. 不同酸化劑對常見致病菌的體外抑菌效果研究[J]. 安徽農業(yè)科學,2020,48(4):78-80.
[8] 徐淼,劉明宇,黃竹,等. 飼料酸化劑替代抗生素的作用機制及應用研究進展[J]. 畜牧與飼料科學,2021,42(1):51-55.
[9] 胡新旭,周映華,卞巧,等. 無抗發(fā)酵飼料對生長育肥豬生產性能、血液生化指標和肉品質的影響[J]. 華中農業(yè)大學學報,2015,34(1):72-77.
[10] 李修松,葉章穎,李國銘,等. 規(guī)模化豬場妊娠母豬舍改進濕簾降溫系統(tǒng)的環(huán)境特性[J]. 農業(yè)工程學報,2020,36(20):238-245.
[11] 李立東,高曉晶. 對豬場溫度控制的飼養(yǎng)管理方法[J]. 養(yǎng)殖技術顧問,2009(4):14.
[12] 周海青. 豬場環(huán)境條件對豬群健康的影響 [J]. 獸醫(yī)導刊,2020(1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