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健
【摘? ?要】?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優(yōu)化課堂提問,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本文主要通過精心設計、方法恰當、留時候答、巧用叫答等方式闡述高中歷史課堂提問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 高中歷史;課堂提問;策略
傳統(tǒng)的課堂提問流于形式,教師要優(yōu)化課堂提問,調動學生的參與度,促進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思考,促進思維能力的提升。教師要通過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促進對問題的探索,發(fā)掘創(chuàng)造潛能。
一、精心設計,依生而問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關注教材的重難點內容以及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要了解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掌握內容,分層設計問題,以激活學生的思維。教師要把握問題的難度,引發(fā)學生的思考,調動學生的思維潛能。高中歷史知識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師要循序漸進,通過有邏輯性、層次性的小問題或與生活的關聯(lián)點設計問題,幫助學生突破思路,讓學生去思考、概括,從而促進思維能力的提升。教師的提問要貼近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讓學生感興趣,這樣會容易為學生所接受。問題的設計要有針對性,能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獲得思維的發(fā)展。如,在學習《從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國》一課內容時,教師以多媒體呈現(xiàn)《職貢圖》,讓學生觀察繪畫,回答:畫中有哪些人?他們在畫中做什么?隋唐時期為何會出現(xiàn)盛世?繁榮景象還有哪些?教師通過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促進他們對問題的思考。
二、語言簡潔,方法恰當
教師提問的語言與方法恰當與否,會直接影響課堂提問的效果。教師的語言要精煉、突出重點,提問的方式要多樣,這樣才能引發(fā)學生探索的積極性。教師要以歷史視頻、故事、史料等作為提問的輔助手段,讓學生融入歷史情景中,調動他們探索歷史問題的興趣。教師表達的語言要簡潔明了、清晰易懂,教師要適時改變交流的語速,把握交流的節(jié)奏,在問題簡單時,可以適當加快節(jié)奏,而對于有一定思維難度的問題,教師可以有意識地放慢語速,或以幽默風趣的語言降低學生對難題的恐懼感。
教師在提問時要采用多樣的提問方式,或以溫故知新式的提問,幫助學生復習舊知,并引出新的問題;或以反問式提問激活學生的思維,引發(fā)他們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并形成自己的理解。如,在《遼夏金元的統(tǒng)治》一文教學中,教師提出問題:岳飛取得了哪些戰(zhàn)績?岳家軍打勝仗的原因是什么?朝廷為何命岳飛班師回朝?如果你遇到此狀況會如何做?教師還可以依據(jù)學生的特點,運用直問、曲問等方式提問,促進學生對問題的思考。
三、留時候答,促進深思
教師在提問、回答中要留有兩個候答時間,一是教師提問后給學生充分思考問題的時間,二是學生回答后做3至5秒鐘的停頓,讓學生的回答變得更加完善,學生的表達變得更加深入。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教師往往缺乏“靜待花開”之心,急于讓學生作答,或替代了學生回答,這樣學生的思路被打斷,難以形成有條理的見解。同時學生的觀點不被重視,他們思考問題的興趣逐漸被磨滅,會逐漸產(chǎn)生思維的惰性。對于有難度的問題,教師要多讓一讓,為他們留有充分思考的時間,讓他們的思維獲得充分的發(fā)展。在學生回答問題后,教師不要立即作出評價,而是留有讓學生去補充、完善的機會,讓他們在交流中使學習的內容獲得升華。教師只有留時間于學生,讓他們充分地思考問題,這樣才能發(fā)掘他們的思維潛能,促進思維拓展延伸。
四、巧用叫答,引生參與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提問要面向全體學生,要讓每一位學生都有參與課堂互動的機會,教師要豐富叫答的形式,以促進學生的情感投入,激發(fā)他們的主體意識。在傳統(tǒng)的課堂中,學生參與度不高,他們不愿意自己被提問。教師要營造平等的氛圍,讓他們感受到自己被教師尊重、包容,讓他們能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教師在叫答前,要面帶笑容,用自己的眼神暗示學生,相信他們能說出精彩的答案。當學生回答錯誤時,教師也要持有包容之心,要相信他們的潛能。教師要優(yōu)化課堂提問方式,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促進他們對問題的理解。教師要依據(jù)問題內容優(yōu)化叫答方式,對于相對容易的題,可以運用“接力答”的方式,按座位號輪番叫答學生,而對于有難度的問題,可以讓學生“匯報答”,引導學生展開討論交流,在研討的基礎上派出匯報員作答;對于開放性的問題,教師要讓學生“辯論答”,根據(jù)學生的觀點將他們分為兩組,每組持有不同的觀點,通過辯論活動展開研討交流。教師要依托學情,采用不同的叫答方式,能促進學生歷史素養(yǎng)的提升。如,在學習《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一課內容時,教師提出問題:請大家結合所學內容,指出英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的背景、過程和結果。教師運用匯報作答的方式引導學生交流,讓他們在共學共研的基礎上解決問題。
總之,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樹立以素養(yǎng)為本的理念,通過有效的提問優(yōu)化課堂教學,要精心設計問題,保證候答時間,優(yōu)化叫答方式,激發(fā)學生的互動意識,為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提供指引。
【參考文獻】
[1]龔玲.優(yōu)質提問教學法在課堂中的應用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3(33).
[2]馬衛(wèi)華.中學數(shù)學教學優(yōu)質提問的特征[J].高師理科學刊,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