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會學習英語有一個重要的標志就是會閱讀。可見,閱讀對學生學好英語有重要作用,可以這樣說,沒有閱讀的參與,英語學習始終是蒼白的、不完整的。英語閱讀教學要以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為中心,要讓閱讀真正促進學生的成長。基于此,教師可以推進“3s”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閱讀的主人。“3s”指smile, speed, smart,即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既要帶給學生歡笑,提升他們的閱讀速度,又要啟發(fā)他們的英語思維。
關鍵詞:小學英語;核心素養(yǎng);“3s”模式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1)16-0057-02
引 言
小學生正處于英語學習的起步階段,沒有進行大量的英語閱讀,也沒積累多少閱讀經(jīng)驗,缺少相應的閱讀技巧。因此,教師要從零抓起,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鍛煉他們的閱讀思維,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教師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3s”教學模式,不僅能讓學生主動參與閱讀,讓他們愛上閱讀,還能讓他們實現(xiàn)深度閱讀。
一、小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
小學生生性活潑、好動,思維也較為活躍。教師由于受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影響,課堂上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模式,為了保持自己的威嚴性,很少與學生互動,對待學生也較為嚴厲。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多是被動地學習,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而且大多數(shù)教師在教學中,以課本為藍本,很少補充相關的內容,沒有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豐富教學內容、增強課堂的趣味性?;谶@樣的情況,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氛圍沉悶、壓抑,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1]。
當前,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著這樣的問題,即多數(shù)教師認為,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在教學中只需培養(yǎng)小學生的低階思維即可。其實對于學生來說,高階思維更能推動他們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更能促進他們的全面發(fā)展。
例如,在牛津英語譯林版六年級下冊Unit 3 A healthy diet中,教師會讓學生記憶單詞sweets, cakes, ice cream, rice, noodles;學會運用句式“ Too many/much...are/ is bad for his/her health/teeth”。于是,學生就不停地記憶單詞、背誦句子。學生背過了、會寫了,教師就認為這個單元的教學任務結束了,開始下個單元的教學。其實,學生獲得的只是識記能力的發(fā)展,他們的其他能力沒有得到相應的鍛煉。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高階思維,教師可以結合本課主題提問學生:“你們的飲食健康嗎?”讓他們深入思考,培養(yǎng)他們的分析能力;教師還可以列舉一個人的飲食習慣,然后讓學生判斷這個人的飲食是否健康,以培養(yǎng)他們的思辨能力。
當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效率較低,教師沒能對學生進行相關閱讀速度的訓練,對于學生怎么閱讀,教師沒有給予過多的指導。無論學生是一字一句地讀完,還是快速瀏覽閱讀,教師大多不會給予過多關注。教師關注更多的是結果,即是否讀完了、相關練習是否完成了。這就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較低。
二、推進“3s”教學模式的實踐與策略
“3s”教學模式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也是基于新課程改革的需要而提出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不斷完善教學方式,以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
(一)“smile”:讓學生感受閱讀的樂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感知到閱讀的樂趣,自然也就樂意參與到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能促使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知識。學生如果在小學階段沒有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興趣,就會漸漸喪失英語學習能力,間接地成為潛在的學困生?;诖耍囵B(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成為閱讀教學的目標之一。
以牛津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8 Chinese New Year為例,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播放一些節(jié)日相關的音頻,如鞭炮的聲音、眾人劃船的聲音、一群人朗誦“明月幾時有”的聲音……讓學生猜一猜這是什么節(jié)日。這時,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紛紛舉手回答:“春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緊接著,教師可讓同桌之間用英語進行互動,互相說出一個節(jié)日的特征,讓對方回答是哪個節(jié)日。
教師還可以在教學中融入實踐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讓學生用紅色的紙折疊出各式各樣的紅包,并讓他們用英文來表達,如“It is red”“It gives wishes”“When you get it,you will be lucky”。接著,教師讓學生在紙條上寫上最想對好朋友說的話,然后塞進紅包,再在紅包封面寫上“To XX”。最后,教師將所有的紅包收集起來,隨意抽取一張,讓學生猜一猜紅包是誰寫的,又是送給誰的。對于猜中的學生,教師可給予相應獎勵。這樣,學生的參與興趣更高了,都興高采烈地參與其中。有學生這樣表達:I wish you a happy winter; I wish we could be friends for ever; I hope to see you on the New Year.
教師還可以通過講述有趣的故事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本節(jié)課中,教師就給學生講了有關“年”的故事和貼對聯(lián)的傳說。這樣,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得到深化,體驗到學習的樂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中心,結合他們的心理需要,以“smile”促進他們更好地進行英語學習。
(二)“speed”:提升學生的閱讀速度
首先,教師要教給學生閱讀技巧,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進而改變學生過去遇到生詞就查字典,用手指著單詞一個接一個閱讀的習慣。換言之,為了提升閱讀速度,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猜測單詞意思的能力。以小學英語繪本Shadow為例,教師可先展示一幅圖畫,再展示相應的句子,如“Susan is good at skipping. She can jump very high”。教師問學生畫橫線的詞是什么意思。學生借助圖片,聯(lián)系上下文很快就能推測出這個單詞是“跳躍”的意思。教師讓學生去猜測單詞的意思,一方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如學生看到“jump”,就能推理出“skipping”跟它的意思差不多,再結合實際的場景,自然就能感知這個詞的意思;另一方面也能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學生就算不懂某些單詞的意思,也能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不僅能提高閱讀效率,還能拓展英語思維。
此外,教師還要讓學生將相關的短語當成一個整體來讀,在確保句式完整的情況下,這既提高了學生的整體認知,又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閱讀速度。小學生由于語感不強、閱讀積累少,看到單詞時,甚至需要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地拼寫、識別;在識別完單詞后,再一個單詞一個單詞地翻譯,然后從整體上理解文本。這樣,學生不但浪費了大量的閱讀時間,其閱讀能力也得不到有效提升,甚至不能基本理解文本內容?;诖耍瑢W生要學會感知相應的詞塊,由詞塊去理解整個句子。這樣,學生的閱讀速度就提高了,理解能力也就提升了。
以小學英語繪本Shadow為例,At noon, the sun is high in the sky. The shadow grows short.學生就可以將劃橫線的這一部分作為意群來讀,閱讀速度自然就提升了。所謂意群,一般來說,就是句子中意思相近的詞。學生如果沒有弄清楚意群,對文章和句子也就不會有很好的理解。
為提升學生的閱讀速度,教師還要與學生一起制訂相應的閱讀計劃、閱讀方案,明確閱讀的進度、閱讀的內容等。在小學階段,學生學習過The lion and the mouse,他們可將伊索語言作為課外閱讀的篇目。教師可鼓勵學生自己設計一個閱讀計劃,讓課外閱讀活動有序開展,同時讓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真正得到培養(yǎng)。比如,有學生這樣規(guī)劃,第一周看The nurse and the wolf,第二周看The fox and the lion。學生有了具體的閱讀進度表,閱讀整本書的速度就有了一定的規(guī)劃,就能按照計劃,更好地完成閱讀任務,從而提高自身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
(三)“smart”:啟發(fā)學生的閱讀智慧
閱讀能帶給人智慧。針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而言,閱讀過程要成為學生能力生成的過程。學生能力強當然就有“smart”。因此,推行“3s”教學模式,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要培育學生的多元能力。
要想在閱讀教學中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還以小學英語繪本Shadow為例,教師在分析相關文本后,提出這樣的觀點:“Maybe shadows can cheat our eyes.”學生也同意這樣的觀點,這是文本給他們的感受。接著,教師問能不能從生活中列舉出一個實例來佐證這一觀點。這其實是讓學生進一步認知主題,挖掘文章的內涵。學生想到了這樣一個成語——“杯弓蛇影”,這顯然是對影子產生錯覺的典型故事。學生的想象力從文本飛出來,再與過去的體驗相對接,加深了對文本的理解,提高了閱讀能力。
其次,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以課外閱讀Safari park為例,教師可讓學生通過仔細觀察封面,來猜測動物的心情,以及講了一個什么故事。這就為學生發(fā)散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奠定了基礎。在用英語表達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有不同的想法,只要合情合理就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就是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個性解讀,能讓學生發(fā)出自己的聲音。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不能設置太多的標準答案,對于學生給出的不同答案,了解他們思維的特點。從兩只長頸鹿親近的樣子,學生知道它們的心情是“happy”;從老虎往樹上爬,去追趕獵物,學生知道老虎的心情是“excited”;從獅子對著大象呼叫,學生知道大象的心情是“afraid”;當然老虎上樹了,有學生說老虎的心情是“curious”。可見,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就要給學生營造寬松的閱讀環(huán)境,給他們提供自由想象的空間。
結? ? 語
英語閱讀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當前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著一定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可以通過推進“3s”教學模式得以解決。因此,教師應充分認識“3s”教學模式,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充分發(fā)揮其作用,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參考文獻]
陳曉旭.“悅讀”閱美,“閱”有滋味:淺談核心素養(yǎng)目標下小學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小學教學研究,2019(05):82-83.
作者簡介:陸玲娟(1985.5—),女,江蘇南通人,本科學歷,中小學一級教師。